SlideShare uma empresa Scribd logo
1 de 76
Baixar para ler offline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辑团队
       (按拼音排序)

                         一只在上海的水浜里出身,喝过几年英国水,对媒介环境挺感兴趣的大河马。
  禾玛      @上海            【tracyjames@126.com】

                         媒介与传播研究者,关心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北京师范
  何威      @北京            大学教师,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ohmymedia.com          【x@ohmymedia.com】

                         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好读书不求甚解,好武侠虚度年华。
  慧声      @上海


                         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目前的研究兴趣在电信法和互联网治理。
  胡凌      @香港            【hulingpku@gmail.com】

                         北大传播学硕士,伪文艺女青年,个人的几个关键词:自由、怀疑、理解、存
  立早      @北京            在主义、相对主义、非主流。目前对媒介环境学、互联网政治、新媒体技术抱
  www.lizaoo.com         有浓厚研究兴趣。【hopechoice@hotmail.com】

                         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
  马金馨        @香港         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
  majinxin.com           【majinxin.cn@gmail.com】

                         美国康奈迪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牟怡      @美国 Storrs     【mouyi@mouyi.net】

                         鄭緯筌,台湾《数位时代》杂志主编,知名 blogger。
  Vista @台北              【iamvista@gmail.com】
  http://blog.vista.tw

                         曾供职于多家网络公司,混迹互联网多年,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对一切数字
  魏武挥        @上海         化的互动媒体都抱有浓厚的观察、研究和批判的兴趣。
  weiwuhui.com           【weiwuhui@gmail.com】

                         知识管理研究者,热爱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萧秋水        @深圳         互联网。《名博是怎样炼成的》        、《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 30 种实用技巧》
  www.xiaoqiushui.com    作者。【qsxiao99@gmail.com】

                         网名树子,   《互联网天地》编辑部主任,个人经历可用以下标签标示:长沙、
  袁楚      @北京            语音技术、伪文化人、美食、人文摄影、新媒体观察者、电子阅读抵制者。
                         【biz8341@gmail.com】

                         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作过记者,作着学者,当前研究兴趣为
  章戈浩                    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CAQDAS 等。
  @英国 Milton Keynes      【zhanggehao@yahoo.com】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者的话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几日,恰是北京秋天最美好的时
  光,金风送爽,碧空澄澈,令人心神宁静而愉快。

       我们的创刊号发布后,其 PDF 文档在“新浪爱问”的下载量,三天内超过了 1500 次,一
  周超过了 2000 次。在浩瀚的比特海中这只是个小数目,但是一份新创书评读物,既没有娱
  乐八卦,也不谈成功致富,能有这么多同好关注,还是让人开心。更有人因为读到创刊号,
  前来加盟编辑团队,令本刊的视野更为宽广,令我们的交流网络更为多元。

       于是,有了第二期的丰富内容。 篇书评, 篇编译文章,
                     12   3      加上其他栏目内容,共约 6.5
  万字。希望在信息爆炸和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数字时代,本刊能打上“耐读”的标签。

       在“书评”栏目中,胡凌的《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由读书而见问题,由问题
  而触现实,引人深思。郭镇之教授的《历史的洞见》及牟怡的《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
  后》均属“旧书新读”,且都与“媒介形态演化”主题相关,提醒我们前人著述之可借鉴。
  其后来自章戈浩、任珏、胡凌三位的书评,都是未译介到国内的英文原版学术著作,原作
  或许艰涩,但经过消化后的精华,让我觉得趣味和价值多多。 Malingcat 老师自称“最爱名
  家小书”而写下的《脂赝斋批豆瓣》,在我看来也是“名家小文”,将法学政治学教授桑斯
  坦的观点融入对日常网络生活的评点,挥洒自如。立早《技术世界的西西弗》对波斯曼读
  得细致,更发挥她对“媒介生态”的钻研积累,纵横捭阖加以比较。接下来三篇书评,是
  真正的不约而同——都涉及对同一本书的阅读和评论;而且,作者分别自拟的标题中居然
  都有一个问号。所不同的是,魏武挥的《大规模业余化之后?》同时点评了两本书且从个
  人媒介素养的角度来阐发其观感;袁楚的《web2.0 正在退化?》则带着 IT 业界观察者的视
  角;刘晗的《互联网在扼杀文化?》是基于该书的英文原版的阅读,评述较少但背景介绍
  甚为详尽,而且从其行文中似乎也隐现臧否判断。最后一篇是秋叶的《谨以革命的名义忽
  悠》
   ,评的是畅销的书,写的是轻松的字,其中蕴藏的批判怀疑态度,却是一点也不少。

       在“编译”栏目中,立早节译了波斯曼书中一段,《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讲的
  是极为根本的方法论,以及“关于理论的理论”。另两篇文章则是由小米译自《经济学人》
  杂志和“传统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主题分别为“网络战”和“公共外交 2.0”,引人入胜。

       感谢由网络志愿翻译者们创办的《译者》电子读物,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
  中心主办的《互联网法律通讯》与本刊共享内容。

       简介过本期内容后,请读者诸君各取所需。开卷有益,欢迎你向本刊投稿,也欢迎加
  入编辑、撰稿人团队。


                                     本期责编:何威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目录

                                                                                                                                          目录
  编辑团队........................................................................................................................................... I
  编者的话......................................................................................................................................... II
  目录............................................................................................................................................... III
  书评................................................................................................................................................... 1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
       读《当 Google 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文:胡凌...................................................1
    历史的洞见
       读《电话的社会影响》/文:郭镇之...........................................................................................7
    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后
       读《媒介形态变化》/文:牟怡................................................................................................11
    数字时代的流离失所
     读《Digit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文:章戈浩................................. 15
    网络时代的爱情“买卖”
     读《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文:任珏................................................................................ 18
    网络社会运动的文化解释
     读《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Citizen Activism Online》/文:胡凌.................................. 21
    脂赝斋批豆瓣:Going to Extremes
     读《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文:malingcat............................................................... 25
    技术世界的西西弗
     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文:立早............................................................................. 29
    大规模业余化之后?
     读《未来是湿的》《网民的狂欢》/文:魏武挥..........................................................................33
                               、
    Web2.0 正在退化?
     读《网民的狂欢》/文:袁楚......................................................................................................36
    互联网在扼杀文化?
     读《The Cult of the Amateur》/文:刘晗..................................................................................... 38
    谨以革命的名义忽悠
     读《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文:秋叶.................................................................................... 41
  编译................................................................................................................................................. 44
    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译:立早....................................................................................... 44
    网络战:第五空间的战争/译:小米....................................................................................... 52
    公众外交 2.0:当美国政府遇到“新媒体”/译:小米........................................................ 58
  短评................................................................................................................................................. 67
    《网络财富:社会生产如何改变市场与自由》.................................................................. 67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67
    《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 68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68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 69
  资源................................................................................................................................................. 70
  版权声明......................................................................................................................................... 71
  关于我们......................................................................................................................................... 7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书评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

                                                            胡凌 *


                                    《当 Google 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

                                    作者:   让-诺埃尔.让纳内
                                    译者:   裴程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 年 5 月
                                    ISBN: 9787501330089
                                    页数:    93 页
                                    定价:    16.0 元



        谷歌数字图书馆(Google Book Search Project) 2004 年推出以来在美国国内和世界范
                                           自
  围内都引起了较大争议。主要的法律争议在于,谷歌对图书的扫描以及向用户提供有限的
  内容搜索是否属于美国版权法上的合理使用。 1经济学家论证说,谷歌数字图书馆不仅对版
  权人图书未来的图书销售有利,也有利于公众以低成本获得更多的信息(比如那些已经丧
  失版权保护的古老作品),是一个双赢。况且,由于孤儿作品不断增加,加之版权保护期限
  不断延长,寻找真正的版权人并进行协商会花费高额费用。谷歌数字图书馆采取的选择退
  出制度(opt-out)将比选择加入(opt-in)对社会福利的增加更为有利。2目前,谷歌已经就
  版权诉讼达成和解,并等待法院对修改后的和解协议进行包括价格垄断在内的司法审查。3一
  旦通过审查,谷歌数字图书馆将把选择退出和加入两种模式混和起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无边界特性,谷歌数字图书馆影响的不仅仅是本国版权人的利益,
  也引起了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警惕。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就谷歌未经授权即对部分中国
  作家的作品进行扫描的做法与谷歌进行了几轮谈判,但由于今年初的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事
  件而中断。本文不打算就法律问题进行评论, 4而是想从文化建设和创新的角度进行讨论,

  ∗
      作者为本刊编辑,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
  1
    一个相关综述,见 Emily Anne Proskine, “Google’s Technicolor Dreamcoat: A Copyright Analysis of the Google Book Search
  Library Project,” 21 Berkeley Tech. L.J. 213 (2006).
  2
    Hal Varian, “The Google Library Project,” available at http://people.ischool.berkeley.edu/~hal/Papers/2006/google-library.pdf;
  Benjamin Chiao, Henry Hu and Fan Wang, “Copyright Debates in Digital-Libraries: A Law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Google
  Book Search,” unpublished paper.
  3
    Pamela Samuelson, “Google Book Search and the Future of Books in Cyberspace,” Minnesota Law Review, Forthcoming
  (2010).
  4
    中国著作权法与美国版权法对合理使用的规定和认定标准有很大不同,                                              谷歌的行为在美国现行制度下可以认定为合理使

                                                                                                                               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即一家全球性网络巨头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是否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如果
  有影响,该如何应对。本文第一节从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让纳内的一本小册子谈起,讨论
  谷歌图书馆如何带来文化冲击。第二节进一步分析文化冲击的目标是文化创新以及背后的
  一整套产业政策与生产机制。第三节分析谷歌图书馆给中国带来的另类意义上的文化冲击:
  现代版权法观念遮蔽下的文化分享与象征交换。本文的发现是,两种挑战殊途同归,都需
  要对开放文化生产有某种制度上的保障和创新。


  一、问题

        这本题为《当 Google 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1的小册子发表于 2005 年,
  正是谷歌策划推进其数字图书馆的时候。作者作为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对本国和欧洲的
  文化怀有无比热爱之情。他担心的问题很明确:一旦谷歌数字图书馆将大量图书进行数字
  扫描,并提供搜索,将会对欧洲的既有文化产生重大冲击。第一,谷歌图书馆想要囊括的
  首先是英语作品,对于大量没有英语翻译的外文作品则不会优先考虑,这就使得英语文化
  通过无国界的网络传播占优。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使用英语,欧洲文化将逐渐会被来自
  英语世界的力量主导。第二,即使谷歌扫描法语作品,也存在选择偏见的问题,一些重要
  的本国作品和涉及到重大历史的作品很可能由于小众市场的缘故得不到和其他大众畅销书
  平等的待遇。第三,与上一点相联系,谷歌搜索引擎本身会带来一些非客观的结果,搜索
  结果的主次排序会极大影响人们的认知和选择,一些重要的古老书籍很可能因为得不到足
  够数量的链接而排到后面,从而不利于文化传承。“书籍和图片领域可能受文化民粹倾向的
  冲击,让那些常识性的、没有争议的平庸的作品充塞市场。”(30 页)2最后,谷歌图书搜
  索会“导致发行书籍的主次排列受广告效益的支配,以最高地满足出资者的利益”,而“出资
  者大多是拍卖角逐获胜的大公司”,小书商出版的图书则很难得到优先认可。(31 页)

        概括说来,作者并不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例如侵犯版权)来提醒人们注意的,而是
  从一个更高的有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批判。 PageRank 算法是谷歌的独门秘笈,它
  根据网络上对某些内容的页面提供的链接数量和质量综合计算出某项搜索内容结果的排
  序,遵循的原则是所谓“群体的智慧”,一项内容人气越旺就越可能被搜索到,无论该内容的
  好坏程度。谷歌相信大众需要的也就是用户所需要的,依托大众搜索和链接的庞大数据库,
  容易造成“富者愈富”的状况,从而扩大虚拟世界中的数字鸿沟。3人们甚至可以设计“谷歌炸
  弹”来影响和优化搜索结果。以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标。4对于图书馆而言,作者认为这种不
  平等是有悖于知识的储存和传播的。他坚持认为政府有责任确保那些受众范围小的作品得

  用,但在中国就几乎不可能,而是明显的侵权行为。另外,谷歌数字图书馆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书籍内容的搜索,而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这种搜索服务的基础是扫描整本图书存放在数据库中,正是这种数字化行为引发了激烈争议。
  1
    中译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年。   英译本见 Jean-Noël Jeanneney, Google and the Myth of Universal Knowledge: A View
  from Europ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正文引用的页码均来自中译本。
  2
    关于这一点的更为充分的论述,见 Matteo Pasquinelli, “Google’s PageRank Algorithm,” in Konrad Becker and Felix Stalder
  (eds.), Deep Search: the politics of search beyond Google (Innsbruck: Studien Verlag, 2009).
  3
    April M. Barton, “Application of Cascade Theory to Online Systems: A Study of Email and Google Cascades,” Minnesota
  Journal of La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0, Issue 2, Spring 2009. 有关谷歌如何加深了数字鸿沟,见 Elad Segev, Google
  and the Digital Divide: the bias of online knowledge (Oxford: Chandos Pub., 2010)。
  4
    John W. Dozier Jr. and Sue Scheff, Google Bomb: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11.3M Verdict That Changed the Way We Use the
  Internet (HCI, 2009).

                                                                                                                        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到和大众作品平等的保护,例如防止针对大众书籍的商业广告,否则那些图书就不会创作
  出来。
    (31 页)同理,从全球范围来看,相对于英语文化的市场,欧洲国家的文化和出版就
  显得薄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应当通过谷歌数字图书馆享有全球知识界的优越地位。不
  同国家和民族的知识可以交流借鉴,但一旦出现一种文化以压倒性的趋势借助市场和大众
  威胁到其他小众文化生存时,国家就要承担保护责任。 1作者的建议是针锋相对地由政府进
  行大规模的本国图书扫描,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向公众免费提供阅读,占领文化阵地,
  并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生产出回应本国和民众需要的文
  化,这样的文化不必然是封闭的,但却是有根基的,这种根基最终只能来自于取得文化领
  导权的知识阶层的创造,并通过教育体制为整个社会源源不断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借由
  谷歌数字图书馆引出来的数字图书模式就不单单是一个文化产业政策,更是一种文化政治
  考量。面对互联网上激烈的文化竞争,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真正遇到了挑战。实际上,欧洲
  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进行这样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作为对谷歌图书馆的抵制。

       作者的分析为我们讨论中国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创见的视角。目前的讨论基本上集中在
  法律问题上面,很少讨论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文化是否因为谷歌的行为而受到影响。按照
  让纳内的说法,这一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挽回,后果会十分严重。中国的
  情况略有不同:一方面商业数字图书馆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像超星、书生、方正这样的
  公司就面向社会提供电子文献阅读服务,但并没有达到引人注目的规模,不可能像谷歌一
  样凭借搜索技术和数据库占据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全国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文化产业建设来体现的。这一工程的目标和意义在于“一手抓公益性文化
  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方针,用先进文化占领互联网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
  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这一工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要面向大众免费提
  供,因此不可避免会遭遇现代版权法。按照文化共享的方针:

         改革开放前由国家投资生产的电影等,“工程”可以无偿使用。今后各级政府和有关
      部门投资或部分投资创作的各类作品,应当事先与有关单位或个人就该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问题签定协议,协议确定由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享有著作权的,“工程”可以无偿使用该
      作品。要充分利用“工程”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影响力,积极动员著作权人和有关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向“工程”捐赠作品的使用权。对不能通过无偿方式获得使用许可的作
                                 3
      品,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使用许可。

         各地要处理好本地区信息资源的著作权问题,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加以解决。
      由国家投资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系统拥有自主版权的文化产品,要无偿提供给工程使用。同
      时,各地也要创造条件,动员和鼓励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版权捐赠或低价转让给文化共享工


  1
    作者在 2007 年中国的一次讲演中也提到,他最担心的问题是由谷歌数字图书馆引起的“文化的趋同”,见让纳内:
                                                         “欧
  洲数字图书馆与世界文化多样性”    ,载《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 年第 1 期。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厅字〔2005〕5 号) 。
  3
    同上。

                                                         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1
      程。对于农村急需的其他文化产品,可由政府购买作品使用权,提供给广大农民群众。


  二、文化创新与国家的角色

       政府主导的国家信息数据库能够实现让纳内的梦想吗?从理念到现实,中间有很长的
  路。他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扫描图书耗费巨大,在财力上不会比谷歌更加慷慨,技术也不够
  先进。2在中国,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也享用到文化成果,首先需要建专网,购买统一的技术,
  兴建场所,其次才是将一些作品搬到网上。如果加上购买版权的费用,配套资金会更庞大,
  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在全国和各地的共享工程
  数据库中,影视和图书作品大都比较陈旧,例如电影还不如视频网站一个栏目的节目多,
  很难同商业化的互联网公司进行竞争,而且不少红色革命电影在其他网站都找得到,缺乏
  比较优势。那么是否只有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才能在动力和财力上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商
  业逻辑会不会反过来侵蚀文化逻辑?这并非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就目前而言,通过市场
  竞争达到的文化传播和普及的效果确实要强于政府主导推进的项目。

       那么国家究竟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让纳内并没有反对知识商品市场化,因为
  这是互联网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免费”正是新经济不可或缺的模式之一。国家的意义不在
  于参与市场竞争(否则无异于裁判进场),而在于为那些不适合以市场竞争为评价标准的作
  品保留一席之地,因为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保证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创造,而繁荣的前提是
  避免以市场为唯一的批判标准。另一个同样的重要的角色在于确保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
  承和再创作,文化共享的着眼点不在于文化消费和宣传,而在于文化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
  的主体性的确立、自觉和互动。互联网极大便利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创造,也即所谓的“只读
  文化”向“写文化”转变。3在西方,“只读文化”受到现代版权法的普遍保护,尽管这并非是版
  权法创设的初衷。在尊重商业化作品利益的同时,国家应当保障大众的文化创造和创意,
  鼓励对传统文化和过去作品的开放利用。这就意味着,这些文化资源不应当成为私人所有
  的知识,而必须掌握在社会手中,人人都有权利进行消费和创造。4

       在拥有一个丰富的公有文化资源之后,如何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传统资源?
  缺乏市场激励的组织不太可能将有创意的作品精致化或者推广,甚至容易出现“公有资源的
  悲剧”。这就需要国家发挥第三个作用:维持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让较好的再创造涌
  现出来。文化产业不应当由国家垄断,而是必须引入竞争,降低创新的制度成本,让人们
  知道传统文化是可以利用的。这样一个不断创造的活生生的文化才会经久不息。这大概是
  让纳内未能说出的深意,而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尤为关键。

       更为具体的法律政策建议包括放宽合理使用的约束条件,允许更多地非商业使用传统
  和当代作品进行文化创造,繁荣文化市场。即使谷歌的搜索结果违背中国版权法,但其商
  业模式仍然可以由国家使用,即向大众提供书籍的片断,不至于侵犯大量版权人的利益。
  1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文社图发[2007]14 号)。
  2
    例如国家图书馆一期数字资源包括“5 万种 330 万册电子图书以及 19 万种、38 万册电子图书的远程帐号访问”(见
  http://www.nlc.gov.cn/service/tsfw/whgx.htm),这和谷歌已经扫描的 1 千万册图书形成鲜明对照。
  3
    Lawrence Lessig, Remix: 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8).
  4
    有关中国网络公共资源的全面分析,见胡凌:“中国网络公共资源政策再检讨”(未刊稿)                                                 。

                                                                                                                    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另外孤儿作品也是应当由国家负责搜集逐渐公有化的,直到某个作者出现并选择退出,否
  则就可以视为作者放弃该作品的版权。这些建议的重要前提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归属,如
  果图书出版合同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分配给出版社,那么可以减少权利交涉的费用,并发挥
  著作权集体组织的作用。


  三、另一种文化冲突

       上面谈到的是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问题,在数字时代,其遭遇的危机尤为
  明显。如果仔细分析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维权行为,我们还会发现另一种被掩盖了的更
  为微妙的文化冲突。

       单纯就版权法而言,一些作家认为谷歌图书搜索服务未经他们的许可,损害了他们的
  利益,理应得到赔偿。但其中是否存在合理使用(中美版权法的规定并不一致)却很少有
  学者进行分析,民族主义情绪占了上风。更重要的是,商业利益是可以通过合作得到完美
  解决的,或者,直接通过谷歌的网上系统选择退出要比费尽心力打官司要好得多,即使心
  存一口气,高昂的费用也会阻止这样的行为发生。文字著作权协会的解决方案一开始就集
  中在法律权利上面,还认为有些作家“对于版权的意识并不强,甚至有些无动于衷”。1尽管
  文著协“是官方认可的代表著作权人利益的唯一法定机构”,但是“会员不多,没有被广大著
  作权人授权代表的资格,处于空壳化的境遇。”2加上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的
  权属并不明确,3集体维权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最终需要个人直接进行选择。4

       这样一种商业视角背后反映的并非是作家的权利意识不强,而是权利话语和法律分析
  并未成为人们理解事态发生和行动的首要动机。例如,像张抗抗、毕淑敏这样的作家得到
  消息之后,“他们很震惊,同时表示,这并不是说我的书值多少钱,而是你用了我的书,并
  没有跟我打招呼”。5没有打招呼的行为被文著协解读为“得到授权”,很可能是法律意识的先
  入为主。在我看来没有打招呼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作者和作品的不尊重,不是费用的问
  题,也和法律权利无涉。如果打了招呼,很可能就同意使用,表明自己愿意让更多人看到
  自己的作品。这种“礼物经济”思维并不同于“商业经济”,遵循的原则也不是金钱,而是声誉、
  分享、创新和社会责任。6

       按照谷歌公司原初的逻辑,他们希望建造一个开放分享的信息平台供网民利用,开掘
  古老的知识宝库,这是他们兴建谷歌图书馆的动因之一。7但美国传统的版权文化占了上风,

  1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载
  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id=452。韩寒应该算是一个法盲典型,因为他欢迎谷歌扫描他的作品,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fzmm.html?tj=1。
  2
    孙景伟:“文字著作权协会在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中的尴尬”,载
  http://www.callattorney.com.cn/yewufanwei/2009-03-03-06-29-43/263-2009-10-24-16-04-28.html。
  3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
  4
    文著协:“就谷歌侵权致著作权人”,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09/2009-10-16/78131.html。
  5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
  6
    参见 Lessig, Remix,同前注。Gladwell 在一本近著中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关于现代版权与创新的故事,见 Malcolm
  Gladwell, What the Dog Saw and Other Adventures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 2009), pp222-243。
  7
    布林:“一座永远的图书馆”,载 http://www.google.com.hk/ggblog/googlechinablog/2009/10/blog-post_2562.html。有关谷歌
  的商业文化与心态,见 Ken Auletta, Googled: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New York : Penguin Press, 2009).

                                                                                                       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文著协也采用了这样一套话语,使得国内作家天然认为谷歌的扫描复制行为是为了商业目
  的,从而加深了对谷歌的厌恶。 1可以看出,在当下中国,现代法律意识形态已经为人们的
  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参照物,迫使人们不断反思,并塑造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模式,最终不得
  不向现代法律靠拢。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形态的自觉表达,它尽管政治正确,
  却遮蔽了其他可能的丰富的伦理行为与实践,比如合作、分享、礼尚往来,这反过来又会
  激发人们对现代法律权利话语的质疑。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润滑剂填充在僵硬的法律体制和温情脉脉的伦理实
  践当中。在美国,允许“一些权利保留”的 Creative Commons(CC)就是这样兴起的。通
  过一种分权开放式的结构(选择加入,和谷歌图书馆相反) 2使人们可以自由使用不同的作
                            ,
  品共享条款,允许自己的作品在更大范围内被使用和再创作而不必担心法律问题。在中国,
  甚至 CC 本身也成为一种外来的权利体系,在受到现代版权法的挑战之前,很多网民和作者
  并不会意识到 CC 带给他们的便利。3而只有一些看重和标榜互联网精神的博客才采用 CC
  授权模式表明自己的身份。在他们那里,自由的伦理开始和有关知识信息的法律并行不悖,
  种种发扬网络精神的法律设计也开始得到使用。

        在这一点上,上面总结的经由谷歌数字图书馆引起的两种文化冲突有了相通之处。国
  家需要保障一个丰富的可创新的文化资源,这仅仅依靠国家的财力投入还远远不够。它还
  可以从小处着手,拨开强调权利本位的法治意识形态,近距离观察丰富多样的文化生产和
  伦理实践,提供更加贴切的服务,增强人民的创作主体意识,才能够确保数字时代的精神
  世界不被像谷歌这样的全球公司所统治。文化战争将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现象,谷歌数字图书馆事件无疑提供了一个引起这方面问题思考的机会。




  1
    “谷歌白拿了你的东西,然后立一个牌子告诉你,如果你想要回自己的东西,必须和我和解,我给你一点钱补偿,如果
  打官司我也不怕,因为我有的是钱。如果你不找我,那我就可以白用这个东西了。”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
  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
  2
    用另一种比喻来说,CC 是海星系统而非蜘蛛系统,见布莱福曼、贝克斯特朗:                                          《海星模式》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
  CC 的原初设计却是蜘蛛系统,即希望人们选择加入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但维护起来费用十分高昂,只有谷歌这样的公司
  才有动力做的到。        参见 David Bollier, Viral Spiral: how the commoners built a digital republic of their own (New York: New Press,
  2008)。姜奇平认为,礼物经济是后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见姜奇平:                                  《后现代经济》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
  3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 2008 年三面向公司的版权诉讼,相关的讨论见王晓明:                                     “从三面向版权现象看今日中国的法律和知识
  生产”  ,载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ziliao/200803/5314.html。这个问题的一个经典表达是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故事。

                                                                                                                           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历史的洞见
                                           *
                                   郭镇之


                         《电话的社会影响》

                         主编:   伊锡尔·德·索拉·普尔(美)
                         译者:   邓天颖
                         校对:   展江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年
                         ISBN: 9787300090771
                         页数:   500 页
                         定价:   59.8 元



       面前有两本书。一本是 Ithiel de Sola Pool 主编的 The Social Impact of Telephone, 麻省
  理工学院出版社(The MIT Press)1977 年出版;另一本是它的译本,
                                         《电话的社会影响》
                                                 (邓
  天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出版)。对于研究媒介历史和理论的人来说,这(以
  下以《电话的社会影响》代替,包括英文版和中文版)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两本书的相遇很有意思。我在研究中国电话的历史时看了很多国内外的资料。这本书
  最初看到的是英文本,觉得非常好,很能启发思路。正在琢磨:是不是应该推荐一下,翻
  译成中文?可惜的是此书已然超过 30 周岁,年代有些久远,不符合趋时的当前学术氛
  围……正犹豫呢,学生就在图书馆发现了中文译本,并推荐给我。于是,我放下看了一半
  的英文本,改看中文版,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但在有疑惑的地方还需对照英文。对
  一些重要问题的见解,我都重读了英文原版。

                                      一

       《电话的社会影响》是一本探讨电话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学特征的学术论文集。出版背
  景是,1976 年,麻省理工学院为了纪念诞生于 1876 年的电话 100 周岁,召开了一个关于
  电话的学术研讨会,因此,这是一本总结历史经验、预言未来发展的以史带论的书。而这
  一本电话历史的回顾著作于 1977 年出版后,到 2008 年中文版出版,又经历了 30 年的时
  光,于是,它本身也成为验证历史结论、印证学术预言的考察对象。

       这 100 多年来,世界的变化太大了,社会的变化太大了。回望 30 年前,再回首 100

  *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文原载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全球传媒评论》
  第四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6 月)
                        。在此感谢作者本人赐稿。

                                                                          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年前,现代化过程中的世界是一幅多么不同的模样:
                        “人类从未飞翔过,无论是在空中还是
  在外空。无线电波、X 射线、病毒、染色体、基因、量子、黑洞、塑料和电子更是前所未
  闻。
   ”那个时候,移动的空间通常只是本地或者邻居,如果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可能就意味
  着与家乡亲友的永别。社会的文化习俗也大不一样:
                        “公共场合或者出版物中,粗俗的语言
  不会出现,服从长辈是年轻人最重要的美德”
                     (翻译版,第 4 页)。130 年前,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电话和其他电子媒介促进了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地域间包括全球的距离缩
  短了,远距离的联系更密切了。如今,几近普及的移动电话在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
  扮演着交流中心的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手机的含义更是非同小可。

       正如书中所揭示的,在西方现代社会中,在电话成为交流枢纽的 20 世纪,电话又是
  诸多媒介史研究中最少获得关注的对象。学者发现,对电话及电话史研究的忽视,不是由
  于电话在社会生活中无足轻重,相反,电话是太重要、太普遍、太寻常了,它已经融入现
  代生活,以致被视为当然,就如空气和水那样,不再受到特别的关注。同时,电话对社会
  的作用是结构化的,是与技术、文化、社会习俗、政策规定和使用选择等诸多要素密切相
  关的。而在提及电话功能的时候,人们一方面断言电话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
  又对电话影响的原因和方式语焉不详。从这个意义上说,
                          《电话的社会影响》是一本填补空
  白之作。

       在电话诞生 130 年的时候,互联网和手机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电话的地位,全球化世
  界的时空进一步压缩:跨国流动已经成为常态;在单元楼居住的都市居民鲜有往来;人们
  通过电子媒介进行远程交流;面向大众传媒倾诉衷肠……而在《电话的社会影响》发表 30
  年后的今天,我们见识了更多的传播新事物:我们被网络语言“雷”倒,我们热衷于从博
  客中看新闻,在网站上看电视。
               “啃老族”成为新的社会现象,在西方和东方的一些发达城
  市,做人工流产的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女孩儿。

       电话在后现代的美国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情况不一样。在中国,电话与手机几乎同
  时进入开发热潮。甚至当电话还未能充分发展的时候,手机便后来居上,支配了社会的通
  话交流,更成为研究媒介史学术关注的焦点。

       不过,在阅读这部外国学者 30 年前对固定电话社会影响的研究著作时,我却时时发
  现与手机的关联——西方学者对电话的认识提示了许多深邃的历史洞见和可贵的研究思
  路,使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发现手机在现代中国生活中发挥影响的奥妙。

                            二

       此书的格局大致如下:第一部分是早期电话,提示了电话作为交流工具的许多萌芽状
  的现象,如第 1 章和第 2 章,分别从早期人们对电话功用的两种——信息和娱乐——期待
  中梳理出一些具有“基因”性质的论题,这个新生的“电子玩具”究竟是大众传播的宣传
  工具?还是个人的交流工具?虽然贝尔对电话基本用途的设想是“中央办公系统”(central
  office system, p.21) ;但最终,宣传的知性功能还是让位给了沟通的情感需要——“愉悦
  电话”
    (pleasure telephone, p.40)。这里有电话“一对一”的技术特征的限制,也有现代化的
  “原子社会”对个人市场的制度选择,还有媒介的竞争作用——电报排斥电话,把它挤出


                                                      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了“群发”的市场;而后来报刊压制广播,最终还是广播胜出并占据大众传播要津。最终,
  无线电,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也取代了电话的核心地位,遮掩了电话的光辉,因为
  在现代社会,大众运动的需要是超过个人表达需求的。

       在第 3 章,英国学者通过对英国早期电话(1876-1912)发展历史的描述指出,英国电
  话缓慢发展的原因,似乎与围绕它的电子媒介——有线电报和无线电——的竞争有关:大
  获成功的先行者电报对后来者的发展具有压抑影响;而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发展需要也倾向
  于“被选中的媒介”——无线电。第 4 章讲述法国的故事。这段历史与中国的相似之处在
  于,政府对灌输性单向独白情有独钟;结果,国有化政策干扰了电话的正常发展。第 5 章
  从组织、经济、社会等角度阐述了流动性对变革的影响,而电话覆盖面的扩大促成了流动,
  这是一篇电话社会学的全面审视。第 6 章考察了历史上预言者对电话的预期和这些预言实
  现的情况,也发表了研究者对电话后知的假设。第 7 章以贝尔实验室为研究基地,对电话
  100 年的历史,特别是技术设备的发展流变进行了鸟瞰式的研究分析,展示了大量的研究
  数据和图表。 以上基本是历史研究。

       第二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话)、第三部分(电话与城市)、第四部分(电话与人际交
  往)
   、第五部分(电话的社会功能)是对电话使用的理论性研究,到处都是熟悉而陌生的社
  会思考,熟悉在于,他们研究的往往是我们日常所见然而习焉不察的现象;陌生的是,研
  究者对现象本质的发掘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其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

       此书的编辑方法也有意思。由于是一本研讨会的论文集,研究者的方法不尽一致,有
  定量的,但大多是定性的,论题有大有小,有比较抽象的(如第 8 章“我们的第 6.5 感”
                                             ),
  也有个案研究(如第 16 章对波士顿地区电话发展的考察) 。编者在每一部分之前都加入
  了导读性质的评论,有简有繁,把诸多纷繁的话题纳入电视历史社会学的结构。简言之,
                                        《电
  话的社会影响》对西方固定电话的研究提供了我们对当代中国手机研究的若干“框架”。

                           三

       对我们当今的电话/手机研究而言,以下各点的提示也许不无意义:

       1.   交流和传播的关系。交流抑或传播,是电话发生时主要的认识分歧。广播电视是传
  播的,纵向流动的,一对多的;电话和手机主要是交流的,横向流动的,一对一的。“个人
  交流”的特征并不影响电话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通过复杂的人际网络、
  模糊的因果联系产生的结构化的总体影响。对电话社会后果的“科学”考察是困难的。正
  如一切社会学研究一样,电话的作用的整体性的,历史性的。

       2.   交流的意义。就提供信息而言,电话是一种充满“废话”的过程,如马克吐温的小
  说《一次电话交谈》 Telephonic Conversation)所“实录”的耳闻交谈那样,只有意义不
           (A
  明的“一面之词”。但废话果真没有意义吗?不。废话有它的社会功能。而电话产生了一种
  “闻其声而不见其面”的另类直接交流,这种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交流方式却正是当
  年人们倍感新奇甚至望而生畏的特征。

       3.   新旧技术的关系。新旧技术的取代和互补关系是本书值得注意的另一种思路。对新


                                                     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技术,从来有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大阵营。技术带来的明显好处使急功近利者每每乐观;
  而深谋远虑者则往往对技术的超强作用不寒而栗。很难说哪一方面完全对,或者完全错。
  但社会常常在两种观点中权衡抉择,却也十分必要。

       4.   电话传播的悖论。电话究竟使人们聚集还是分散呢?电话史研究发现,电话既使人
  们分散,如郊区乡居;又使人们聚集,如核心商业区、摩天大厦。电话联系方便,压缩了
  时空,免除了面对面交谈的奔波之劳,是否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呢?研究却发现,电话使
  远距离的人们更容易接触,而信息沟通的增加,反而增大了工作量,因为增加的机会使人
  们增加了奔波见面的频次。其实,电话的悖论也是手机和一切传播媒介面对的悖论。一方
  面,媒介的便捷沟通大大减少了人们穿梭时空的成本;另一方面,媒介增加了人们的生活
  内容,人们更忙碌了。此外,媒介和技术的确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生活;但当代的我们是不
  是更快乐?是不是更健康?是不是更聪敏了呢?按照庸俗进化论的观点,是一代胜过一代。
  但研究发现,一些能力的获得常常伴随着另一些能力的丧失。传播媒介带给我们的,既有
  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5.   历史的借鉴与文化的比较。历史既是过往的纪录,又是当今的写照。如早期,电话
  公司的一笔重大收入是通告弹子房赌博的结果。尽管政府禁止这种“服务”,但见利忘义的
  小电话公司仍然乐此不疲,并极力逃避法律的监管。今天,以广告为主的手机垃圾短信,
  包括诈骗短信,因为与电信公司和手机服务商的利益息息相关,不也屡禁不止吗?电话礼
  仪曾经给早期西方用户带来困惑,如今手机的“机德”实际也反映了社会习俗对交往礼仪
  的期待。

       总之,30 年前研究电话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今天的手机研究提示了比当前许多表面化的
  调查更广泛、更深入的见解。

       此书的译者显然花了很大的力气,查证了不少资料,来解读电话的奥秘。但在涉及技
  术和社会这样复杂的问题上,译者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学术著作的翻译的确是吃力
  不讨好的工作。正如受邀担任校译者的展江教授所言,翻译工作非常不容易:
                                   “成绩全是别
  人的,问题都是自己的。”




                                              1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后
                                      *
                                 牟怡




 Media 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媒介形态变化》
        作者:Roger Fidler                     作者:罗杰·菲德勒
        出版社:Pine Forge Press                译者:明安香
        出版年:1997-02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10:0803990863                  出版年:2000-01
        ISBN-13:978-0803990869              ISBN:9787508020921
        定价:69.95 美元                         定价:32 元
        页数:320                              页数:258
        语言:英语

                                 (一)

       关于未来的预言,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是当未来到来的时候反过头去看这些预言,用
  当下的现实去评判。

       世界知名的电子出版先驱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发表于 1997 年的《媒介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
       (Media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在当年就称得上预言之作。菲德
  勒甚至在书中用了 2 章的篇幅描述了他当年想象中的 2010 年的情景。13 年后的今天,重新

  *
      作者为本刊编辑,美国康奈迪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1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审视这本书显得格外有必要和有意义。

       首先有必要回忆一下菲德勒的职业经历。请允许我引用 1997 的一份菲德勒的简历:

         罗杰・菲德勒是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驻校专家和信息设计实验
    室协调人。他是一位国际公认的电子出版预言家和先行者。

         他在报业领域作为新闻工作者、设计师和技术专家工作了三十四年,从 1979 年起一
    直积极致力于新媒介的开发。1981 年,他产生了开发电子平板报纸的想法并且在十年以
    后作为哥伦比亚大学自由论坛媒介研究中心研究员开发出了早期模型。从 1992 年到 1995
    年,他担任了位于科罗拉多州玻尔德的信息设计实验室主任。他还在 1985 年创立了第一
    家服务于报业的在线电脑服务――报业在线(PressLink),1983 年创建了赖特-里德图
    形网络(现为 KRT 图形)――第一家为报纸设立的电脑图形网络。1979 年到 1983 年,他
    是赖特-里德有线图文开发组的主要成员,并且担任视特灵(Viewtron)公司商业服务设
    计第一主任。

         他的报业生涯开始于 1961 年,在俄勒冈州尤金市一家周报“什么事都做一点”,以帮
    助他度过在俄勒冈大学的生活。此后,他工作过的有:尤金市《注册―卫报》、埃弗里特
    的《先驱报》《太平洋星条旗报》
          、       (东京)、圣皮兹堡《时代报》和赖特-里德报系。他担
    任过的职务有:科普作者、记者、校对编辑、星期日杂志编辑、美工、摄影记者、艺术主
    编、美工主编、设计主任、新闻编辑室系统经理和公司顾问。在 1974 至 1984 年期间,他
    重新设计了三十多种报纸。他是报纸设计学会(SND)的创始人。

       他于 2001 年发展了一个用于数字编辑的模型,将 Adobe Acrobat 软件融入平板电脑
  (Tablet PC)。 2003 和 2004 连续 两年 菲德 勒进入 媒体 与新闻 世界技术大 奖( The World
  Technology Award in Media and Journalism)的决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菲德勒 1999 年才
  拿到 Kent State University 的新闻与大众传媒的硕士学位。正是这样一个在出版业历练了几
  十年的人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敏锐的察觉到他们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
  革,从而凝结出一本《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二)

       “Mediamorphosis”是菲德勒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创造出来的(注:这个词早在 1970 年
  代就被运用,但是被运用在完全不同的场合),是通常由知性需求,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
  社会和技术创新共同带来的的传播媒体的演变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cation media,
  usually brought about by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perceived needs, competitive and political
  pressures, and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p. xv)]。中文译作“媒体形态变化”。

       菲德勒开宗明义,提出媒体形态变化的基本原则:已经存在的传播媒体必须面对新媒
  体作出反应和变化,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这条基本原则具体到三个词,就是共同演化
  (coevolution),趋同化(convergence)和复杂化(complexity)。接着菲德勒从古推到今,从不同
  媒体的发展过程详细阐释了作为他的中心论点的媒体形态变化原则。

       作为预测,菲德勒描绘了三个 2010 年的日常生活场景。第一个“虚拟居民”(Cyber

                                                                                           1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Dwellers)场景展现了 2010 年一对退休的老年夫妇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与他们的家人朋友交
  流,获取信息,以及保持对现实和虚拟社区的高度关注。第二个“使用交互视频的家庭”
  (Interactive Video Family)场景描绘了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他们十多岁的女儿使用各种互动
  数字电视系统的情景。而第三个场景“移动数字文档阅读器”(Mobile Digital Document
  Reader)则反映了一个年轻的职业女性在旅途中通过手提电脑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景象。场景
  中提到的三维头像, 个人定制的报纸, 液晶显示器, 远程电话会议, 高清电视, 交互电视,
  远程学习, 小众传播, 数字阅读器(3D avatar, individualized newspaper, LCD, teleconference,
  HDTV, Interactive TV, long-distance learning, narrowcasting, digital reader)正是如今炙手可热
  的概念或产品。由此看来,菲德勒 13 年前的预言被实现得八九不离十了。这也正是他这么
  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吧。

                                              (三)

       和任何一个领域一样,知识的积累与梳理离不开从业经验。在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从前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做学问方式已经开始显得不合时宜。信
  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仅仅作圈外人的围观已经不能带给学者必要的思想锤炼。也正是这一
  点,罗杰∙菲德勒才显得难能可贵。

       相比之下,其他关注新媒体的著述则显得苍白了一些。此处不得不提与《媒介形态变
  化:认识新媒介》几乎同时面世的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的《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
  史与未来》
      (The soft edge: 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莱文森是
  媒体生态学重镇美国纽约大学的弟子,这本《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也被媒体
  生态学的官方网站(www.media-ecology.org)列为入门必读读物之一。全书遵循莱文森在
  1979 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媒体进化理论(A theory of evolution of media),即所有媒体最
  终在功能上将越来越人性化,也就是说媒体的最终功能是带给人类自然的,非媒体的交流
  感受[All media eventually      become    more human in their performance–that is, they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that is increasingly like the ways humans process information "naturally", or prior
  to the advent of given media”(p. XVI).]。

       这样的观点放在 1997 年算的上十分新颖。与其异曲同工的是同年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
  学弗朗克∙毕欧卡(Frank Biocca)提出的“虚拟人的困境(the cyborg’s dilemma) ,即机
                                                        ”
  器界面越来越人性化,而人为了适应机器界面而越来越朝非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引出
  虚拟 人 的 进退 两难 之境 ( The more natural the interface the more "human" it is, the more it
  adapts to the human body and mind. The more the interface adapts to the human body and mind,
  the more the body and mind adapts to the non-human interface. Therefore, the more natural the
  interface, the more we become "unnatural", the more we become cyborgs) 毕欧卡时任密歇根州
                                                                        。
  立大学网络媒体交互界面与网络设计实验室(M.I.N.D. Lab)主任,他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这
  个“虚拟人的困境”,影响了一代从事虚拟现实的研究者。如今,世界上研究呈现(Presence)
  的人是决计绕不开毕欧卡的著述的。由此看来,13 年前的 1997 年,前辈们确实给后来的人
  提出了不少有趣而深刻的预言,值得我们品味和反思。



                                                                                                1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参考书目:

     Biocca, F. (1997). The cyborg ’ s dilemma: Progressive embodiment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3(2).

       Fidler, R. (1997). Media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Pine Forge Press: Thousand Oaks, CA.

      Levinson, P. (1979). Human replay: 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 Ph.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Levinson, P. (1997). The soft edge: 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Routledge:
  New York.




                                                                                                            1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数字时代的流离失所
                                   *
                            章戈浩



                              Digit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

                              (数字移民:身份认同与跨国聚集)

                              作者:Jennifer M. Brinkerhoff
                              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09-03
                              ISBN-10:0521741432
                              ISBN-13:978-0521741439
                              定价:24.99 美元
                              语言:英语




       Digital 是媒体研究里的热门词,diaspora 是文化研究里的流行语,两者叠加,自然是近
  年来学术研究里的重量级流行语了,也难怪 2009 年以来,几本名为 Digital Diaspora(s)的书
  大行其道了。Diaspora 听起来是个吓人的词,其实是“移民”一词的专业术语升级版(虽然
  在学术大腕那里两者不同语境、不同内涵与外延的区别可以写出一本本宏篇巨著),翻译得
  文青一点,就是离开了家(国)又想着家(国)的一群人。

                                        《圣经》记述的神话
       diaspora(离散,也有译者浪漫地译作流离失所)可谓是源远流长,
  时代里犹太人的四海漂泊,也正是这一术语的来源之一。对于离散族群与传播媒体的关系,
  离散族群的文化构建,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虽然有时并不那么炙手可热,有
  时又穿上不同学术术语的马甲在不同的学科里打着游击。近几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的
  全球化浪潮,离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社会学者日益重视。有趣的是,但凡新的媒体
  技术出现之时,新兴的媒体技术与离散族群的话题总能引发一阵热议。早在社会学的肇始
  之时,波兰移民与报纸的关系就成为芝加哥学派的经典研究案例;家庭录像出现之时,宝
  莱坞录像如何参与构建英国南亚裔身份认同则成为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重要研究作品;更不

  *
      作者为本刊编辑,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

                                                               1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用说已是汗牛充栋的对卫星电视与离散族群的讨论。那么,相对以往的媒体技术而言,新
  兴的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又为离散族群带来了什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事务与国际关系的副教授 Jennifer M Brinkerhoff 是号称是首
  部研究数字离散这一新兴现象的首部学术研究作品。她所作的回答是,数字信息技术是离
  散族群最理想的工具,它不仅可以让离散族群在物理上远离故园之时,精神上与之息息相
  通。当然这一点不少传统的传播技术(比如电视),甚至毫无技术含量的白日梦也能实现,
  数字信息技术则提供了双向沟通的可能。离散族群不仅仅使用数字信息技术保持着与故国
  家园的联系,也可以将自己的种种信息反馈到故乡。

       Jennifer M Brinkerhoff 的研究侧重离散族群(移民)如何在移入国使用互联网从而与移
  出国保持联系。她所作出的结论颇有几分乐观,这对通过网络技术与母国的联系,一方面
  减轻了移民们减轻了他们母国对移入国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既提升了他们在移入国的生
  命质量,也对他们移出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这一研究的个案体现明显的后九一一效应。由于在九一一及其以后的若干西方国家的
  恐怖主义事件中,总是若隐若现显露出恐怖分子与移民社区的联系。这无疑在大众媒体与
  公众空间出现了对移民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移民的数字社区的疑虑。在个人偏激的大众媒体
  渲染之中,伊斯兰社区似乎成了恐怖袭击阴谋的策源地。这一研究则试图从个案出发,还
  原离散族群数字社区的真象,研究个案包括基于美国的阿富汗人、埃及科普特人,索马里
  人、藏人、尼泊尔人的九个数字机构。研究对象包括离散族群的数字社区构建、社区里的
  主要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种种行为构建身份。或许由于本书研究实用功利目的较强的缘故,
  本书所选择的个案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因此也选择了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
  质性分析研究方法。

       作者访谈了 copticchurch 网站的创始人 George Andraws, tibetboard 网站的创始人 Dorjee
  Nudup, thamel.com 的主要创建人。这些网站无论从创始人的初始目的,还是后来的实际运
  作,在作者看来主要就是为参与构建混杂身份认同(hybrid identity) 是为了
                                         ,   “让梦想鲜活”。

       对于另两个网站 afhanistanonline 与 somailnet,作者主要考察的是它们的论坛。这两个
  网站前者的信息来自既有的研究。后者的数据同样来自作者的访谈。对于这两个网站,作
  者通过会员制、内部规则、会员福利、论坛内的人际交流等角度将数字离散作为一个塞博
  社区(cybercomunities)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在这两个论坛上的热门帖子,这两个社区同样存
  在了应对所面向的离散族群在美国社会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多重身份问题。而这两个网
  站试图为离散族群的不同社会资本之间架起桥梁,传播作为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自
  由价值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类网站实际上起到了预防社会冲突的作用。

       此外, tibetboard 和 copt 网站往往还积极参与到一些政治议题或是人权活动的社会动
          象
  员之中。而这些议题通常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联系不大,反而是与他们的故乡祖国相关。当
  然不少网站不仅仅涉足于政治性话题,而在直接促进了故乡祖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如一个
  叫 afghans4tomorrow 的网站直接招募志愿者参与阿富汗的战后重建。而一个叫 coptic orphans
  (科普特孤儿)的组织则通过自己的网页推动收养科普特孤儿。


                                                                       1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通过这一系列经验性研究,作者认为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数字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离
  散者在保持原来故国身份的同时,又能获得新的混杂身份。同时由于互联网不同于以往传
  播技术的新特性,使得离散族群可以参与母国的社会发展讨论。因此作者认为数字离散既
  可以参与离散族群的身份协调,本身又一个社区组织,它同样还可以承担社会动员的职责。
  由于全书试图提供政策性参考意见,因此作者认为作为移民输入国、移民输出国、国际性
  的发展组织以及移民团体就应当鼓励离散族群使用。

       这本书,正如作者颇为自得地提出,是关于这一现象的首部长篇研究作品。但它所能
  触发的研究路径其实完不局限于去国离家的离散族群。对于在同一国家不同区域流动者,
  实际也出现了类似的数字社区,这类数字社会是否类似数字离散族群值得进一步探讨。而
  作者提出数字社区具有一定的防止社会冲突的作用,是否普遍存在于各类数字社区之中,
  也可以成为有趣的研究项目。

       如果说,这部作品有什么遗憾之处,首先作者虽然力图深入离散族群内部,而不仅仅
  将他们视为主流社会的他者,但作为一项政策研究的产物而非批判的社会研究,作者的研
  究带有明显为美国国家安全服务的目的,行文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腔调,最突
  出的例子便是如自由价值观等术语的使用。作者过于强调个别数字离散网站对于故国人权
  等问题的作用,而对于这类数字社区在离散族群在美国遭受的种族问题,虽从边缘化角度
  加以阐述但明显不足。而且作者的结论过于乐观,只强调了数字离散的积极社会意义,几
  乎没有涉及数字离散的负面因素。再者,由于这一研究出于为行政机构提供政策决策参考
  的目的,她从所列举的个案观察而来的诸多现象并不一定都可以普遍化。事实上她所列举
  的若干离散族群往往是由于他们的故乡祖国的缘故新闻关注度较高或是社会热点较集中,
  但在绝对数量上,他们并非在西方国家的主要离散族群。特别是作为中国的读者不免遗憾
  这本书都完全未曾谈及世界上数量上最为巨大的离散族群——华人。当然这也正是为华人
  学者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1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网络时代的爱情“买卖”
                                    *
                              任珏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tu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s

                            (全球舞台上的浪漫:笔友、虚拟民族志和

                            “邮购”婚姻)
                            作者:Nicole Constable(郭思嘉)
                            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出版年:2003-09
                            ISBN-10:0520238702
                            ISBN-13:978-0520238701
                            定价:24.95 美元
                            页数:293
                            语言:英语



       对于宅男、剩女们来说,在网上寻找另一半,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世纪佳缘、百合
  网、珍爱网等交友婚介网站在国内遍地开花,现在已经和《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
                                 、
  电视征婚节目实现对接。记得我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征婚类网站,当
  时在各大网站上作广告比较多的,是一个名为“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会员以欧美男性
  和亚洲女性为主,为跨国交友、婚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到 2000 年,全球已有 350 多家类
  似“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在从事“电邮新娘”贸易,这些生意主要是为西方男人与东欧、
  拉美和亚洲的女性配对,这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人类学家郭思嘉(尼科勒·康斯特布尔,Nicole Constable)教授的《全球舞台上的浪漫:
  笔友、虚拟民族志和“邮购”婚姻》,是一本对菲律宾、中国等地通过互联网结合的跨国婚
  姻进行考察的民族志作品。郭思嘉(Constable 2003)指出,虽然上个世纪 90 年代,菲律宾
  立法禁止婚恋机构促使菲律宾女性嫁给外国人,但是这些机构在互联网上列出的菲律宾女
  性名单依旧不断增长,其数量位于东欧和前苏联女性之后,排名第三。随后,中国内地女
  性也成为这类在线婚恋机构以及寻觅跨国婚姻的美国男性青睐的对象。

  *
      作者为本刊撰稿人,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博士候选人。

                                                                 1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在本书中,郭思嘉教授采用在线参与、面对面访谈等多点民族志的方法,历时3年在
  中国、菲律宾、美国等地对多位通过互联网虚拟社区结识的跨国夫妇进行访问,试图探究
  夫妻双方对互联网上呈现的异国对象的想象、择偶动机和婚姻体验,揭示出全球化背景中
  的跨国婚姻的多样性特质。


  邮购新娘的浪漫爱情

       美国人大多认为这种邮购婚姻中的女孩,是在用自己的青春来作为交换,以获得经济
  上的保障,在美国媒体中,
             “邮购新娘工业”往往被描述为全球性产业的一个分支(郭思嘉
  2003:5)。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婚姻中的美国丈夫都比她们的外国妻子富有,也大多承诺能
  够为妻子获得绿卡。传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也认为邮购婚姻是另一种形式的人口拐
  卖,邮购新娘在婚姻关系中大多数是受压迫的、无助的、被虐待的第三世界女性。

       但是郭思嘉教授的研究,揭示出邮购婚姻夫妇多样化的动机和选择,正如威廉·扬科
  维尔克(William Jankowiak 2006)教授所说,她发现邮购新娘既不是被男性控制的无助的
  受害者,也不是只想获得绿卡的精明外国女人。虽然这类婚姻中的妻子大多数是年轻女性,
  但是郭思嘉教授并不认为年龄的差异是婚姻中权力不平等的证据。
                              “爱情、吸引力、化学反
  应、尊重、实用以及个人考虑,对于那些决定嫁给外国人的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Constable
  2003:84),不仅仅是邮购新娘,就连包括她们的美国丈夫,都认为浪漫爱情是结为夫妇
          ”
  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美国男性往往选择美貌、性感但却不那么具有肉欲色彩的异国女性
  作为伴侣。

       这些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美国观念,也挑战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对邮购新娘的刻板
  印象。郭思嘉教授并未将邮购新娘预置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的角色,而是通过和她们的交
  谈,发现她们在择偶阶段和婚姻中所呈现出来的能动性。作为一个能动者,邮购新娘们,
  能够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追求属于她们自己的浪漫爱情和美满婚姻。

       当然,也有学者批评郭思嘉教授的结论太过浪漫主义,例如 Chun(2003)认为此书较
  少关注这些互联网上的跨国新娘遭遇到的家庭暴力,也并没有深入探讨美国白种男人与中
  国以及菲律宾女人的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虚拟民族志方法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郭思嘉教授采用了多点民族志(Marcus 1995)的方法,在香港、
  北京、马尼拉、宿雾岛等地,通过互联网与数百名邮购婚姻的男女进行联络。她加入 4 个
  私人新闻组,和数百名男性取得联系。在她研究的高峰期,郭教授每天能接到一百个电邮,
  并和来自全美以及中国菲律宾的不同地区的男女进行沟通。

       多点民族志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民族志方法,人类学家往往对几个不同田野地点的社会
  结构、经济状况等文化要素进行考察,从更加复杂的宏观结构中考察和解读文化现象。多
  点民族志方法多用于一些跨学科的新领域中,例如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科技和社会研

                                                   1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究(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缩写为 STS),诸如生育与生育科技研究,医学人类学
  中的流行病研究,生物科技及人类基因计划等领域(Marcus 1995:104)。

       虚拟社区,是郭思嘉教授的多个田野地点中的一个,这也为多点民族志方法指出了新
  的发展方向,挑战了关于人类学方法对于虚拟/现实,本地/全球的两分法提出新的探问。当
  人类学者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时,这个虚拟社区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拟现实?人类学
  者身处当地还是处于互联网世界中的某个节点?在新闻组中的互动,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是
  研究者还是朋友”的身份追问。

       “被观察的观察者”,指的是人类学者,尤其是来自异国的研究者,在进入田野地点初
  期常常会遇到被当地人观察、盘问的情况,只有经过这个阶段,获得当地人足够的理解和
  信任,人类学者才有可能在当地顺利的展开田野调查工作。有趣的是,郭思嘉教授在虚拟
  社区中也获得了这种“被观察”的体验,例如她被告知,经过新闻组管理人员对她的情况
  进行讨论之后,她才被允许加入。就这个细节来看,虚拟社区的文化环境与线下世界存在
  相似之处,这也为我们探寻“虚拟社区”的边界问题提供了依据。


  互联网作为一个舞台

       通过郭思嘉的这本书,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跨国婚姻本身对于跨国夫妇的意义,并
  能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全球化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使得第三世界的女性能够利用互联
  网这个舞台,充分的展示自己,追逐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婚姻梦。也为后来者对纷繁复
  杂、理不断剪还乱的亲密关系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网络跨国婚恋,对于我们这些宅男、剩女们来说,也许是多了一种选择,也许只是一
  个作为“他者”存在的“异文化”。世纪佳缘、百合、珍爱这些网站依旧做着以内地交友为
  主要内容的网络服务,主要消费者还是那些努力寻觅伴侣的红男绿女们。作为研究者,或
  许我们要问,这些既是消费者又是使用者的寻爱者,是如何在互联网上呈现他们自己的形
  象,他们又是如何理解网络交友和数字时代中的婚姻关系的呢?作为凡尘俗世中的一员,我
  们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是通过何种途径。


  参考文献

    Chun, Wendy Hui Kyong. 2003. “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rtur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 Journal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Vol6(3):321-326.

      Constable, Nicole. 2003.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Pen Pals, Vitu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nkoviak, William R. 2006. “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rtur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 Feminist Formations, Vol 18(2):228-230.

      Marcus. George E. 1995. “ 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 Sited
  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4: 95-117.



                                                                                                   2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网络社会运动的文化解释
                                                   *
                                            胡凌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itizen Activism Online

                                      (中国互联网的力量:线上公民的积极行动1)

                                                   作者:Guobin Yang(杨国斌)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09-06
                                                   ISBN-10:0231144202
                                                   ISBN-13: 978-0231144209
                                                   定价:29.5 美元
                                                   装帧:精装
                                                   页数:320
                                                   语言:英语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自 2000 年以来,基本上每年
  都会出现一本和中国互联网有关的英文学术著作,中文研究也开始慢慢增多。总体说来,
  西方的研究较为单一,基本上停留在互联网政治这一话题上,由于中国国家对互联网严格
  管理,加之主流的西方意识形态渲染和媒体炒作,对中国互联网政策的批评和对网络公民
  社会的强调就占据了西方学界研究的主流。尽管其中一些评论很有道理,但这种单一的视
  角往往只令人看到最为表面的东西,不仅容易遮蔽复杂的现实,也会阻碍人们从不同的学
  术传统和方法反思现实背后的东西。在这个背景下,杨国斌的《中国互联网的力量:线上
  公民的积极行动》(简称《力量》)就提供了一个鲜活不同的研究方向。(Guobin Yang,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online citizen activ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后文引
  用只标注页码。
        )

       线上积极行动(online activism)或网络社会运动(online social movement)是新近得到
  较多关注的研究领域,它主要采取现实世界中社会运动的理论和视角分析线上的集体行动
  和抗议行为,例如,互联网降低了民众参与运动的门槛和费用,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机会”
  和资源,便利了运动的发起和组织,等等。但是这些分析大多是针对某项行动进行的分析

  *
   作者为本刊编辑,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
  1
   “activism”普遍译为“行动主义”,本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各种网络行为构成一个统一一贯的意识形态或教义,而更多是
  描述分析具体实在的行为。因此这里译为“积极行动”,可以直接体现其表现形式。

                                                                                            2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式个案研究,不能给读者以强烈的整体印象。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互联网的分析固然可以
  应用传统的一般理论,但那将无法令人感受到“中国式”的网民行为方式与特点。我们既
  需要以社会科学家的眼光剖析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互联网络内部的结构和动力,也需要以
  一个文化人类学者的态度不断反思综合,将人们的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整合起来进行统一
  的解释。
     《力量》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向人们展示互联网如何便利了公民社会组织和个体进
  行活动和抗争,并且这些行动如何在文化和方式上延续了历史上的发生过的线下社会运动。

       在导言中, 力量》提出了贯穿本书的分析框架:多重维度的互动论
            《
  (multi-interactionism)。这是指在分析涉及到多个层面和行为主体的复杂现象时,抓住线上
  行动(研究的对象)与其他重要因素之间的互动和表现,这些互动既能够便利线上积极行
  动,同时也是一种约束。 页)其他重要的因素包括(1)国家权力,
            (7                  (2)文化,
                                     (3)市场,
  (4)公民社会,
         (5)跨国行动。整本书就通过展示网络运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描绘
  出中国式的线上行动作为一种集体行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线上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并与之同 80、90 年代的学生运动
  与社会抗争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前者和后者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一些不同:发生更
  加频繁,涉及的事项更多,社会基础更广泛,既可以组织起来也可以是自发的,追求不偏
  激的目标,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但这并不表明两者截然不同,因为它们都脱胎
  于同一个历史进程,并成为新公民积极行动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回
  应。作者认为传统的社会运动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线上运动所采取的特定形
  式,必须对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一些约束条件和环境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导言中
  提到的五种因素就提供了观察的视角。

       第二章从国家管理互联网的强大权力谈起。鉴于国家的网络管制相当严格甚至随意,
  这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线上抗争的特定形式,即抗争始终要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在国家
  认同的价值领域网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例如网络民族主义,对腐败的批评),但在国
  家禁止的地带,网民们会施展合法的和策略性的呼吁手段,曲折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
  可以看到,国家的控制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网民的抵抗也只部分取得了胜利,互联网带
  来的最大成果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民众发动抗议的重要手段,鉴于国家需要发展互联网进
  行宣传和信息化建设,这种手段就不可能遭到完全禁止。由于作者集中于国家权力和抗争
  形式的关系上面,因此没能够进一步分析线上运动本身得以兴起的条件和过程,例如中央
  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极大影响了互联网管制的效果,也影响了特定网络运动发生和消
  亡。为了全面理解线上运动,背后的动力学仍然是需要探讨的。

       在以往关于中国社会运动的研究中,文化表现形式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关注,人们要么
  从参加者视角进行成本收益的理性选择解释,要么强调从众、愤怒等非理性因素。但这个
  过程仍然是令人困惑的,因为人不仅会自然地理性算计、释放激情,也是文化的动物。文
  化塑照着社会成员的一些行为模式,并通过他们的行为不断再生产出来。文化、仪式、修
  辞这些符号性的因素构成了人们日常交往和行动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润滑剂和微妙的动力,
  但是在集体行动的研究中却被忽视了。如果说传统的社会理论忽视这一点是因为文化仪式
  的作用尚不明显,那么,在身体和物理力量不在场的情况下,以文字和表达为主要形式的

                                                    2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虚拟抗争就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其实还便利了以符号性表达推动的
  积极行动,视频、图像、戏仿、娱乐、嬉笑怒骂,各种形式纷纷跃上前台,成为不可忽视
  的力量。
     《力量》第三、四章就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作者指出当代中国的在线运动不仅有
  效利用了传统的文化和仪式(比如标语、口号、串联),而且还创造出很多新形式,利用各
  种媒介手段,使参加者被深深地感染和触动,增强了动员的号召力。作者还认为,线上文
  化是可以通过创生性的互联网不断创造生产的,并成为某种新的权力。只需稍加注意便可
  发现,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网民创造和传播的,连官方媒体最后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套修
  辞,这套修辞和表达带来了权力的变化,人们正在创造自己的文化领域和氛围,从这个意
  义上讲,互联网确实带来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我们每天都上网,沉浸于各种文化
  形式中却浑然不觉,这两章内容则唤醒我们进行反思,我认为是比较有特色和重要的。

       《力量》的另一个贡献在于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在线抗争的经济逻辑。
                                    (第五章)中国互
  联网的研究者通常看到的是国家无与伦比的专断性权力,其背后尽管可能有对地方代理人
  进行监督和激励的成本考量,本质上却是非经济性的。但网络信息的生产在作者看来却遵
  循着某些特定的经济模式,或者受经济力量的影响。作者先讨论了作为一种社会生产的网
  络信息模式,相对于网络购物来说网民更热衷于众多的 web 2.0 服务,并积极参与网络讨论,
  这对于熟悉网络理论的读者大概并不陌生。更重要的是,诸多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培养吸引
  点击率的博客作者当作盈利的手段,这种并不高尚的动机实际上促成了众多名博得出现,
  并引领着相当程度的网络民意。服务商们还学会了传统媒体的包装策略,对中性的公共事
  件进行炒作,经济利益是主要的动机。作者还敏锐地观察到网络推手或“商业五毛党”在
  网络民意形成中的负面效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能够招募到足够多的人对某些话题
  进行吹捧,就可以轻易吸引眼球,获得大笔收入。尽管这种商业化的民意和被操纵的共识
  客观存在,作者乐观地认为它们不应该被夸大,因为复杂的网络生态能够确保没有人能够
  完全随心所欲地操纵,只要互联网保持开放,就会有人对既定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

       公民组织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网络结社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网
  民能够更加容易地以兴趣、事业、话题聚在一起,超越地域的限制,并花费更少。传统的
  公民组织(例如 NGO)也开始更多地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作为它们行动的平台和手段。
                                         《力
  量》第六章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调查进行的一些总结,作者还指出,公民社会和互联网其
  实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网络服务,也就进一步推动信息技
  术的扩散。这一章内容首次对网络组织使用互联网的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具有启发意义。
  第七章则将重点放在线上社群上面,提供了一个个案研究。作者剖析了网络社群的不同想
  象:自由、怀乡、江湖,也讨论了诸如隐私和信任这样的关键议题。这些乌托邦式的幻想
  很可能发生在网络的新手上面,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没有那样
  大,
   “扁平化”并没有真正发生,网络并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处所。如何能将线上社群建设
  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有家的感觉,是需要人们不断探讨和反思的问题。

       《力量》第八章分析了线上积极行动的国际维度。互联网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
  使得国外的个人与组织能够在一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作者研究了一些海外的 NGO 在中国
  的活动情况,认为在国内有合法身份的 NGO 倾向于采取较为温和的积极行动,而没有身份


                                              2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的 NGO 则更多地直接挑战中国政府的权威。国际维度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互联网的地缘政
  治视角,很多国内的维权人士常常得到国外维权组织的支持,由于无法在国内产生影响,
  它们不得不发出极端声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向国内施压。未来这种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文化和社会革命,线上积极行动正是
  这场革命的反映。目前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在作者看来都是一种新型民主的体现。整体
  而言,本书采用的是描述性的方式,因此能够将文化形式的问题分析得较为透彻。但一旦
  涉及到诸如网络民主、公民社会一类的需要更为实证和评价的研究,本书的一些结论可能
  就有失偏颇。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网络抗争形式就断定这带来了网络民主或网络公民社会,
  或者说,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才有价值。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仍然十分严格,控制着互
  联网的各个层面和端点,这个体制丝毫没有削弱的迹象,愈加巩固。在这个意义上,网络
  社会运动更像是“笼中鸟”,尽管发生了,政府仍然有能力笼住它,并引导至能够忍受的范
  围之内。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
               “网络抗争”在本书中泛化了,似乎只要能够吸引眼球的网
  络信息表达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这样我们就需要将网络抗争与网络舆情等现象统合起来
  进行研究。按照作者的意图,抗争仍然是一种政治和权利表达,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可能需要更加清楚地界定这一表达及其范例,否则我们就只能通过探究网络民意动力
  学进行科学分析。如前所述,未来的研究者们需要从科学和文化两个角度观察网络运动和
  集体行动,将线上与线下的事件统合对照,形成新的认识和看法。




                                           2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脂赝斋批豆瓣:Going to Extremes

                                         *
                             Malingcat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作者:Cass R. Sunstein (凯斯·R. 桑斯坦)
                               译者:尹宏毅 郭彬彬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年:2010-05
                               ISBN:9787501191970
                               定价:29 元
                               页数:220




        越来越,我喜欢名家写的小书。真的“名家”,不是浪得虚名的名家,看到名家的名
  字印在书皮上,就像看到蓝色的检疫戳盖在猪肉皮上,放心。而真的“小书”,字大行稀,
  文字平易,妇孺咸宜,就像在难啃的大部头之间喝了碗大米粥,舒坦哪。我有时疑惑,名
  家抽出时间信手写部小书,是不是类似于用鸿篇巨制的边角料熬了 锅生滚瘦肉粥,对自己
  算是种休息,对读者也是意外之喜吧。

        凯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出生于 1954 年 9 月 21 日,有犹太血统。他一路
  优秀着,在 1978 年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任麻省高级法院本杰明·卡普
  兰(Benjamin Kaplan)法官以及美国最高法院瑟古德·马歇尔法官(Thurgood Marshall)的
  助手,又任美国司法部法律顾问室顾问。27 岁时在芝加哥法学院谋了个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的职位,30 岁时在芝大政治科学系谋了同样的职位,不过又两年的时间,他已
  是法学与政治学双料教授,34 岁时拥有卡尔·卢埃林(Karl N. Llewellyn)讲席教授头衔。
  桑斯坦在芝加哥大学服务 27 年,然后在 2008 年加盟哈佛法学院,同年担任风险治理项目
  总监(director of the Program on Risk Regulation)。2009 年,他成为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
  事务办公室主任。此外,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律师协会分权与政府组织委
  员会副主席、美国法学院联合会行政法分会主席。是《新共和》(New Republic)和《美国

  *
      本文原载于作者的 Blog(原文链接在此)
                          。在此感谢作者本人赐稿。

                                                                   2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Mais conteúdo relacionado

Semelhante a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
「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
「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sugeladi
 
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
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
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Shanghai Library
 
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
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
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Lonson Huang
 
Cape weekly010期
Cape weekly010期Cape weekly010期
Cape weekly010期NPLUS
 
Cape 周刊010期
Cape 周刊010期Cape 周刊010期
Cape 周刊010期NPLUS
 
090617 New Media Cafe
090617 New Media Cafe090617 New Media Cafe
090617 New Media Cafechunyan yang
 
CC通讯创刊号
CC通讯创刊号CC通讯创刊号
CC通讯创刊号ccchina
 
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
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
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Bobby Tung
 
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
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
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Kantar Media CIC
 
091012 New Media Cafe.
091012 New Media Cafe.091012 New Media Cafe.
091012 New Media Cafe.ethan.lee
 
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
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
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ethan.lee
 
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
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
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Liang Wang
 
091516 new media cafe
091516 new media cafe091516 new media cafe
091516 new media cafeNPLUS
 
New media cafe vol1
New media cafe vol1New media cafe vol1
New media cafe vol1lhl0071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Charles (XXC) Chen
 
Cfi social media watch-42
Cfi social media watch-42Cfi social media watch-42
Cfi social media watch-42AppLeap Inc.
 
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
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
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Kantar Media CIC
 
《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
《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
《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36Kr.com
 

Semelhante a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20)

「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
「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
「當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與讀者服務新趨勢研討會」會後感
 
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
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
Library 2.0: Upgrade your services
 
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
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
中文网志年会简介PPT
 
Cape weekly010期
Cape weekly010期Cape weekly010期
Cape weekly010期
 
Cape 周刊010期
Cape 周刊010期Cape 周刊010期
Cape 周刊010期
 
Hangzhoulib
HangzhoulibHangzhoulib
Hangzhoulib
 
090617 New Media Cafe
090617 New Media Cafe090617 New Media Cafe
090617 New Media Cafe
 
CC通讯创刊号
CC通讯创刊号CC通讯创刊号
CC通讯创刊号
 
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
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
電子書的雙線發展史
 
业态Upload
业态Upload业态Upload
业态Upload
 
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
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
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主题二:市场研究的社会化创新
 
091012 New Media Cafe.
091012 New Media Cafe.091012 New Media Cafe.
091012 New Media Cafe.
 
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
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
100320 New Media Cafe Vol9
 
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
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
When we are no longer just blogger
 
091516 new media cafe
091516 new media cafe091516 new media cafe
091516 new media cafe
 
New media cafe vol1
New media cafe vol1New media cafe vol1
New media cafe vol1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出版
 
Cfi social media watch-42
Cfi social media watch-42Cfi social media watch-42
Cfi social media watch-42
 
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
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
IWOM Watch 1st Half Year Review 2008 (Chinese)
 
《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
《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
《氪周刊:互联网创业必读》(第46期)
 

Mais de 武挥 魏

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
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
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武挥 魏
 
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
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
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武挥 魏
 
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
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
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武挥 魏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武挥 魏
 
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
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
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武挥 魏
 
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
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
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武挥 魏
 
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
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
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武挥 魏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武挥 魏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武挥 魏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武挥 魏
 
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
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
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武挥 魏
 
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
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
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武挥 魏
 
以客户端为中心
以客户端为中心以客户端为中心
以客户端为中心武挥 魏
 
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
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
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武挥 魏
 
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
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
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武挥 魏
 
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
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
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武挥 魏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武挥 魏
 
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
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
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武挥 魏
 
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
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
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武挥 魏
 
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
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
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武挥 魏
 

Mais de 武挥 魏 (20)

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
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
公民2.0 by Pew Internet,中文编译版
 
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
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
全美2011年4季度在线广告市场报告(英文版)
 
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
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
2011comScore社交网络十大要点 中文注释版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眼中的互联网趋势,201110
 
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
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
Socialmediaaroundtheworld2011
 
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
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
友盟:2011年q2 中国ios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报告
 
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
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
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 by 尼尔森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公司美国ipo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2010与2011 by 易观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
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
Kpcb: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趋势研究报告
 
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
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
企业Facebook营销最佳实践指南
 
以客户端为中心
以客户端为中心以客户端为中心
以客户端为中心
 
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
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
传播法制建设30年to刘
 
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
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
2010 2011年广告主媒体投放现状与趋势调查分析
 
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
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
2011社交媒体营销行业调研报告 英文版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tablet survey by Google Ad mob
 
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
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
英国启动诽谤法改革
 
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
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
Distimo insights into apple app ecosystem comparing mac i pad and iphone
 
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
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
解读苹果软件生态环境
 

Último

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
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
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mekosin001123
 
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
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
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黑客 接单【TG/微信qoqoqdqd】
 
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
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
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mekosin001123
 
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jakepaige317
 
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
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
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mekosin001123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jakepaige317
 

Último (6)

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
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
EDUC6506_ClassPresentation_TC330277 (1).pptx
 
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
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
1.🎉“入侵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修改成绩”来袭!ALEVEL替考大揭秘,轻松搞定考试成绩! 💥你还在为无法进入大学招生系统而烦恼吗?想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改...
 
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
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
educ6506presentationtc3302771-240427173057-06a46de5.pptx
 
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泽兰应用科学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购买一个假的建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
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
EDUC6506(001)_ClassPresentation_2_TC330277 (1).pptx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筑波学院大学学位记/做个假的文凭可认证吗/仿制日本大学毕业证/意大利语CELI证书定制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 1.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 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辑团队 (按拼音排序) 一只在上海的水浜里出身,喝过几年英国水,对媒介环境挺感兴趣的大河马。 禾玛 @上海 【tracyjames@126.com】 媒介与传播研究者,关心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北京师范 何威 @北京 大学教师,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ohmymedia.com 【x@ohmymedia.com】 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好读书不求甚解,好武侠虚度年华。 慧声 @上海 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目前的研究兴趣在电信法和互联网治理。 胡凌 @香港 【hulingpku@gmail.com】 北大传播学硕士,伪文艺女青年,个人的几个关键词:自由、怀疑、理解、存 立早 @北京 在主义、相对主义、非主流。目前对媒介环境学、互联网政治、新媒体技术抱 www.lizaoo.com 有浓厚研究兴趣。【hopechoice@hotmail.com】 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 马金馨 @香港 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 majinxin.com 【majinxin.cn@gmail.com】 美国康奈迪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牟怡 @美国 Storrs 【mouyi@mouyi.net】 鄭緯筌,台湾《数位时代》杂志主编,知名 blogger。 Vista @台北 【iamvista@gmail.com】 http://blog.vista.tw 曾供职于多家网络公司,混迹互联网多年,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对一切数字 魏武挥 @上海 化的互动媒体都抱有浓厚的观察、研究和批判的兴趣。 weiwuhui.com 【weiwuhui@gmail.com】 知识管理研究者,热爱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萧秋水 @深圳 互联网。《名博是怎样炼成的》 、《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 30 种实用技巧》 www.xiaoqiushui.com 作者。【qsxiao99@gmail.com】 网名树子, 《互联网天地》编辑部主任,个人经历可用以下标签标示:长沙、 袁楚 @北京 语音技术、伪文化人、美食、人文摄影、新媒体观察者、电子阅读抵制者。 【biz8341@gmail.com】 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作过记者,作着学者,当前研究兴趣为 章戈浩 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CAQDAS 等。 @英国 Milton Keynes 【zhanggehao@yahoo.com】
  • 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者的话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几日,恰是北京秋天最美好的时 光,金风送爽,碧空澄澈,令人心神宁静而愉快。 我们的创刊号发布后,其 PDF 文档在“新浪爱问”的下载量,三天内超过了 1500 次,一 周超过了 2000 次。在浩瀚的比特海中这只是个小数目,但是一份新创书评读物,既没有娱 乐八卦,也不谈成功致富,能有这么多同好关注,还是让人开心。更有人因为读到创刊号, 前来加盟编辑团队,令本刊的视野更为宽广,令我们的交流网络更为多元。 于是,有了第二期的丰富内容。 篇书评, 篇编译文章, 12 3 加上其他栏目内容,共约 6.5 万字。希望在信息爆炸和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数字时代,本刊能打上“耐读”的标签。 在“书评”栏目中,胡凌的《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由读书而见问题,由问题 而触现实,引人深思。郭镇之教授的《历史的洞见》及牟怡的《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 后》均属“旧书新读”,且都与“媒介形态演化”主题相关,提醒我们前人著述之可借鉴。 其后来自章戈浩、任珏、胡凌三位的书评,都是未译介到国内的英文原版学术著作,原作 或许艰涩,但经过消化后的精华,让我觉得趣味和价值多多。 Malingcat 老师自称“最爱名 家小书”而写下的《脂赝斋批豆瓣》,在我看来也是“名家小文”,将法学政治学教授桑斯 坦的观点融入对日常网络生活的评点,挥洒自如。立早《技术世界的西西弗》对波斯曼读 得细致,更发挥她对“媒介生态”的钻研积累,纵横捭阖加以比较。接下来三篇书评,是 真正的不约而同——都涉及对同一本书的阅读和评论;而且,作者分别自拟的标题中居然 都有一个问号。所不同的是,魏武挥的《大规模业余化之后?》同时点评了两本书且从个 人媒介素养的角度来阐发其观感;袁楚的《web2.0 正在退化?》则带着 IT 业界观察者的视 角;刘晗的《互联网在扼杀文化?》是基于该书的英文原版的阅读,评述较少但背景介绍 甚为详尽,而且从其行文中似乎也隐现臧否判断。最后一篇是秋叶的《谨以革命的名义忽 悠》 ,评的是畅销的书,写的是轻松的字,其中蕴藏的批判怀疑态度,却是一点也不少。 在“编译”栏目中,立早节译了波斯曼书中一段,《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讲的 是极为根本的方法论,以及“关于理论的理论”。另两篇文章则是由小米译自《经济学人》 杂志和“传统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主题分别为“网络战”和“公共外交 2.0”,引人入胜。 感谢由网络志愿翻译者们创办的《译者》电子读物,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 中心主办的《互联网法律通讯》与本刊共享内容。 简介过本期内容后,请读者诸君各取所需。开卷有益,欢迎你向本刊投稿,也欢迎加 入编辑、撰稿人团队。 本期责编:何威
  • 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目录 目录 编辑团队........................................................................................................................................... I 编者的话......................................................................................................................................... II 目录............................................................................................................................................... III 书评................................................................................................................................................... 1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 读《当 Google 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文:胡凌...................................................1 历史的洞见 读《电话的社会影响》/文:郭镇之...........................................................................................7 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后 读《媒介形态变化》/文:牟怡................................................................................................11 数字时代的流离失所 读《Digit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文:章戈浩................................. 15 网络时代的爱情“买卖” 读《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文:任珏................................................................................ 18 网络社会运动的文化解释 读《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Citizen Activism Online》/文:胡凌.................................. 21 脂赝斋批豆瓣:Going to Extremes 读《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文:malingcat............................................................... 25 技术世界的西西弗 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文:立早............................................................................. 29 大规模业余化之后? 读《未来是湿的》《网民的狂欢》/文:魏武挥..........................................................................33 、 Web2.0 正在退化? 读《网民的狂欢》/文:袁楚......................................................................................................36 互联网在扼杀文化? 读《The Cult of the Amateur》/文:刘晗..................................................................................... 38 谨以革命的名义忽悠 读《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文:秋叶.................................................................................... 41 编译................................................................................................................................................. 44 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译:立早....................................................................................... 44 网络战:第五空间的战争/译:小米....................................................................................... 52 公众外交 2.0:当美国政府遇到“新媒体”/译:小米........................................................ 58 短评................................................................................................................................................. 67 《网络财富:社会生产如何改变市场与自由》.................................................................. 67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67 《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 68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68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 69 资源................................................................................................................................................. 70 版权声明......................................................................................................................................... 71 关于我们......................................................................................................................................... 72
  • 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书评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 胡凌 * 《当 Google 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 作者: 让-诺埃尔.让纳内 译者: 裴程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 年 5 月 ISBN: 9787501330089 页数: 93 页 定价: 16.0 元 谷歌数字图书馆(Google Book Search Project) 2004 年推出以来在美国国内和世界范 自 围内都引起了较大争议。主要的法律争议在于,谷歌对图书的扫描以及向用户提供有限的 内容搜索是否属于美国版权法上的合理使用。 1经济学家论证说,谷歌数字图书馆不仅对版 权人图书未来的图书销售有利,也有利于公众以低成本获得更多的信息(比如那些已经丧 失版权保护的古老作品),是一个双赢。况且,由于孤儿作品不断增加,加之版权保护期限 不断延长,寻找真正的版权人并进行协商会花费高额费用。谷歌数字图书馆采取的选择退 出制度(opt-out)将比选择加入(opt-in)对社会福利的增加更为有利。2目前,谷歌已经就 版权诉讼达成和解,并等待法院对修改后的和解协议进行包括价格垄断在内的司法审查。3一 旦通过审查,谷歌数字图书馆将把选择退出和加入两种模式混和起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无边界特性,谷歌数字图书馆影响的不仅仅是本国版权人的利益, 也引起了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警惕。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就谷歌未经授权即对部分中国 作家的作品进行扫描的做法与谷歌进行了几轮谈判,但由于今年初的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事 件而中断。本文不打算就法律问题进行评论, 4而是想从文化建设和创新的角度进行讨论, ∗ 作者为本刊编辑,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 1 一个相关综述,见 Emily Anne Proskine, “Google’s Technicolor Dreamcoat: A Copyright Analysis of the Google Book Search Library Project,” 21 Berkeley Tech. L.J. 213 (2006). 2 Hal Varian, “The Google Library Project,” available at http://people.ischool.berkeley.edu/~hal/Papers/2006/google-library.pdf; Benjamin Chiao, Henry Hu and Fan Wang, “Copyright Debates in Digital-Libraries: A Law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Google Book Search,” unpublished paper. 3 Pamela Samuelson, “Google Book Search and the Future of Books in Cyberspace,” Minnesota Law Review, Forthcoming (2010). 4 中国著作权法与美国版权法对合理使用的规定和认定标准有很大不同, 谷歌的行为在美国现行制度下可以认定为合理使 1
  • 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即一家全球性网络巨头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是否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如果 有影响,该如何应对。本文第一节从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让纳内的一本小册子谈起,讨论 谷歌图书馆如何带来文化冲击。第二节进一步分析文化冲击的目标是文化创新以及背后的 一整套产业政策与生产机制。第三节分析谷歌图书馆给中国带来的另类意义上的文化冲击: 现代版权法观念遮蔽下的文化分享与象征交换。本文的发现是,两种挑战殊途同归,都需 要对开放文化生产有某种制度上的保障和创新。 一、问题 这本题为《当 Google 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1的小册子发表于 2005 年, 正是谷歌策划推进其数字图书馆的时候。作者作为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对本国和欧洲的 文化怀有无比热爱之情。他担心的问题很明确:一旦谷歌数字图书馆将大量图书进行数字 扫描,并提供搜索,将会对欧洲的既有文化产生重大冲击。第一,谷歌图书馆想要囊括的 首先是英语作品,对于大量没有英语翻译的外文作品则不会优先考虑,这就使得英语文化 通过无国界的网络传播占优。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使用英语,欧洲文化将逐渐会被来自 英语世界的力量主导。第二,即使谷歌扫描法语作品,也存在选择偏见的问题,一些重要 的本国作品和涉及到重大历史的作品很可能由于小众市场的缘故得不到和其他大众畅销书 平等的待遇。第三,与上一点相联系,谷歌搜索引擎本身会带来一些非客观的结果,搜索 结果的主次排序会极大影响人们的认知和选择,一些重要的古老书籍很可能因为得不到足 够数量的链接而排到后面,从而不利于文化传承。“书籍和图片领域可能受文化民粹倾向的 冲击,让那些常识性的、没有争议的平庸的作品充塞市场。”(30 页)2最后,谷歌图书搜 索会“导致发行书籍的主次排列受广告效益的支配,以最高地满足出资者的利益”,而“出资 者大多是拍卖角逐获胜的大公司”,小书商出版的图书则很难得到优先认可。(31 页) 概括说来,作者并不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例如侵犯版权)来提醒人们注意的,而是 从一个更高的有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批判。 PageRank 算法是谷歌的独门秘笈,它 根据网络上对某些内容的页面提供的链接数量和质量综合计算出某项搜索内容结果的排 序,遵循的原则是所谓“群体的智慧”,一项内容人气越旺就越可能被搜索到,无论该内容的 好坏程度。谷歌相信大众需要的也就是用户所需要的,依托大众搜索和链接的庞大数据库, 容易造成“富者愈富”的状况,从而扩大虚拟世界中的数字鸿沟。3人们甚至可以设计“谷歌炸 弹”来影响和优化搜索结果。以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标。4对于图书馆而言,作者认为这种不 平等是有悖于知识的储存和传播的。他坚持认为政府有责任确保那些受众范围小的作品得 用,但在中国就几乎不可能,而是明显的侵权行为。另外,谷歌数字图书馆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书籍内容的搜索,而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这种搜索服务的基础是扫描整本图书存放在数据库中,正是这种数字化行为引发了激烈争议。 1 中译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年。 英译本见 Jean-Noël Jeanneney, Google and the Myth of Universal Knowledge: A View from Europ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正文引用的页码均来自中译本。 2 关于这一点的更为充分的论述,见 Matteo Pasquinelli, “Google’s PageRank Algorithm,” in Konrad Becker and Felix Stalder (eds.), Deep Search: the politics of search beyond Google (Innsbruck: Studien Verlag, 2009). 3 April M. Barton, “Application of Cascade Theory to Online Systems: A Study of Email and Google Cascades,” Minnesota Journal of La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0, Issue 2, Spring 2009. 有关谷歌如何加深了数字鸿沟,见 Elad Segev, Google and the Digital Divide: the bias of online knowledge (Oxford: Chandos Pub., 2010)。 4 John W. Dozier Jr. and Sue Scheff, Google Bomb: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11.3M Verdict That Changed the Way We Use the Internet (HCI, 2009). 2
  • 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到和大众作品平等的保护,例如防止针对大众书籍的商业广告,否则那些图书就不会创作 出来。 (31 页)同理,从全球范围来看,相对于英语文化的市场,欧洲国家的文化和出版就 显得薄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应当通过谷歌数字图书馆享有全球知识界的优越地位。不 同国家和民族的知识可以交流借鉴,但一旦出现一种文化以压倒性的趋势借助市场和大众 威胁到其他小众文化生存时,国家就要承担保护责任。 1作者的建议是针锋相对地由政府进 行大规模的本国图书扫描,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向公众免费提供阅读,占领文化阵地, 并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生产出回应本国和民众需要的文 化,这样的文化不必然是封闭的,但却是有根基的,这种根基最终只能来自于取得文化领 导权的知识阶层的创造,并通过教育体制为整个社会源源不断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借由 谷歌数字图书馆引出来的数字图书模式就不单单是一个文化产业政策,更是一种文化政治 考量。面对互联网上激烈的文化竞争,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真正遇到了挑战。实际上,欧洲 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进行这样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作为对谷歌图书馆的抵制。 作者的分析为我们讨论中国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创见的视角。目前的讨论基本上集中在 法律问题上面,很少讨论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文化是否因为谷歌的行为而受到影响。按照 让纳内的说法,这一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挽回,后果会十分严重。中国的 情况略有不同:一方面商业数字图书馆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像超星、书生、方正这样的 公司就面向社会提供电子文献阅读服务,但并没有达到引人注目的规模,不可能像谷歌一 样凭借搜索技术和数据库占据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全国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文化产业建设来体现的。这一工程的目标和意义在于“一手抓公益性文化 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方针,用先进文化占领互联网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 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这一工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要面向大众免费提 供,因此不可避免会遭遇现代版权法。按照文化共享的方针: 改革开放前由国家投资生产的电影等,“工程”可以无偿使用。今后各级政府和有关 部门投资或部分投资创作的各类作品,应当事先与有关单位或个人就该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问题签定协议,协议确定由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享有著作权的,“工程”可以无偿使用该 作品。要充分利用“工程”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影响力,积极动员著作权人和有关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向“工程”捐赠作品的使用权。对不能通过无偿方式获得使用许可的作 3 品,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使用许可。 各地要处理好本地区信息资源的著作权问题,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加以解决。 由国家投资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系统拥有自主版权的文化产品,要无偿提供给工程使用。同 时,各地也要创造条件,动员和鼓励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版权捐赠或低价转让给文化共享工 1 作者在 2007 年中国的一次讲演中也提到,他最担心的问题是由谷歌数字图书馆引起的“文化的趋同”,见让纳内: “欧 洲数字图书馆与世界文化多样性” ,载《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 年第 1 期。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厅字〔2005〕5 号) 。 3 同上。 3
  • 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1 程。对于农村急需的其他文化产品,可由政府购买作品使用权,提供给广大农民群众。 二、文化创新与国家的角色 政府主导的国家信息数据库能够实现让纳内的梦想吗?从理念到现实,中间有很长的 路。他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扫描图书耗费巨大,在财力上不会比谷歌更加慷慨,技术也不够 先进。2在中国,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也享用到文化成果,首先需要建专网,购买统一的技术, 兴建场所,其次才是将一些作品搬到网上。如果加上购买版权的费用,配套资金会更庞大, 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在全国和各地的共享工程 数据库中,影视和图书作品大都比较陈旧,例如电影还不如视频网站一个栏目的节目多, 很难同商业化的互联网公司进行竞争,而且不少红色革命电影在其他网站都找得到,缺乏 比较优势。那么是否只有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才能在动力和财力上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商 业逻辑会不会反过来侵蚀文化逻辑?这并非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就目前而言,通过市场 竞争达到的文化传播和普及的效果确实要强于政府主导推进的项目。 那么国家究竟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让纳内并没有反对知识商品市场化,因为 这是互联网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免费”正是新经济不可或缺的模式之一。国家的意义不在 于参与市场竞争(否则无异于裁判进场),而在于为那些不适合以市场竞争为评价标准的作 品保留一席之地,因为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保证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创造,而繁荣的前提是 避免以市场为唯一的批判标准。另一个同样的重要的角色在于确保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 承和再创作,文化共享的着眼点不在于文化消费和宣传,而在于文化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 的主体性的确立、自觉和互动。互联网极大便利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创造,也即所谓的“只读 文化”向“写文化”转变。3在西方,“只读文化”受到现代版权法的普遍保护,尽管这并非是版 权法创设的初衷。在尊重商业化作品利益的同时,国家应当保障大众的文化创造和创意, 鼓励对传统文化和过去作品的开放利用。这就意味着,这些文化资源不应当成为私人所有 的知识,而必须掌握在社会手中,人人都有权利进行消费和创造。4 在拥有一个丰富的公有文化资源之后,如何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传统资源? 缺乏市场激励的组织不太可能将有创意的作品精致化或者推广,甚至容易出现“公有资源的 悲剧”。这就需要国家发挥第三个作用:维持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让较好的再创造涌 现出来。文化产业不应当由国家垄断,而是必须引入竞争,降低创新的制度成本,让人们 知道传统文化是可以利用的。这样一个不断创造的活生生的文化才会经久不息。这大概是 让纳内未能说出的深意,而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尤为关键。 更为具体的法律政策建议包括放宽合理使用的约束条件,允许更多地非商业使用传统 和当代作品进行文化创造,繁荣文化市场。即使谷歌的搜索结果违背中国版权法,但其商 业模式仍然可以由国家使用,即向大众提供书籍的片断,不至于侵犯大量版权人的利益。 1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文社图发[2007]14 号)。 2 例如国家图书馆一期数字资源包括“5 万种 330 万册电子图书以及 19 万种、38 万册电子图书的远程帐号访问”(见 http://www.nlc.gov.cn/service/tsfw/whgx.htm),这和谷歌已经扫描的 1 千万册图书形成鲜明对照。 3 Lawrence Lessig, Remix: 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8). 4 有关中国网络公共资源的全面分析,见胡凌:“中国网络公共资源政策再检讨”(未刊稿) 。 4
  • 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另外孤儿作品也是应当由国家负责搜集逐渐公有化的,直到某个作者出现并选择退出,否 则就可以视为作者放弃该作品的版权。这些建议的重要前提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归属,如 果图书出版合同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分配给出版社,那么可以减少权利交涉的费用,并发挥 著作权集体组织的作用。 三、另一种文化冲突 上面谈到的是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问题,在数字时代,其遭遇的危机尤为 明显。如果仔细分析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维权行为,我们还会发现另一种被掩盖了的更 为微妙的文化冲突。 单纯就版权法而言,一些作家认为谷歌图书搜索服务未经他们的许可,损害了他们的 利益,理应得到赔偿。但其中是否存在合理使用(中美版权法的规定并不一致)却很少有 学者进行分析,民族主义情绪占了上风。更重要的是,商业利益是可以通过合作得到完美 解决的,或者,直接通过谷歌的网上系统选择退出要比费尽心力打官司要好得多,即使心 存一口气,高昂的费用也会阻止这样的行为发生。文字著作权协会的解决方案一开始就集 中在法律权利上面,还认为有些作家“对于版权的意识并不强,甚至有些无动于衷”。1尽管 文著协“是官方认可的代表著作权人利益的唯一法定机构”,但是“会员不多,没有被广大著 作权人授权代表的资格,处于空壳化的境遇。”2加上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的 权属并不明确,3集体维权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最终需要个人直接进行选择。4 这样一种商业视角背后反映的并非是作家的权利意识不强,而是权利话语和法律分析 并未成为人们理解事态发生和行动的首要动机。例如,像张抗抗、毕淑敏这样的作家得到 消息之后,“他们很震惊,同时表示,这并不是说我的书值多少钱,而是你用了我的书,并 没有跟我打招呼”。5没有打招呼的行为被文著协解读为“得到授权”,很可能是法律意识的先 入为主。在我看来没有打招呼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作者和作品的不尊重,不是费用的问 题,也和法律权利无涉。如果打了招呼,很可能就同意使用,表明自己愿意让更多人看到 自己的作品。这种“礼物经济”思维并不同于“商业经济”,遵循的原则也不是金钱,而是声誉、 分享、创新和社会责任。6 按照谷歌公司原初的逻辑,他们希望建造一个开放分享的信息平台供网民利用,开掘 古老的知识宝库,这是他们兴建谷歌图书馆的动因之一。7但美国传统的版权文化占了上风, 1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载 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id=452。韩寒应该算是一个法盲典型,因为他欢迎谷歌扫描他的作品,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fzmm.html?tj=1。 2 孙景伟:“文字著作权协会在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中的尴尬”,载 http://www.callattorney.com.cn/yewufanwei/2009-03-03-06-29-43/263-2009-10-24-16-04-28.html。 3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 4 文著协:“就谷歌侵权致著作权人”,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09/2009-10-16/78131.html。 5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 6 参见 Lessig, Remix,同前注。Gladwell 在一本近著中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关于现代版权与创新的故事,见 Malcolm Gladwell, What the Dog Saw and Other Adventures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 2009), pp222-243。 7 布林:“一座永远的图书馆”,载 http://www.google.com.hk/ggblog/googlechinablog/2009/10/blog-post_2562.html。有关谷歌 的商业文化与心态,见 Ken Auletta, Googled: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New York : Penguin Press, 2009). 5
  • 1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文著协也采用了这样一套话语,使得国内作家天然认为谷歌的扫描复制行为是为了商业目 的,从而加深了对谷歌的厌恶。 1可以看出,在当下中国,现代法律意识形态已经为人们的 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参照物,迫使人们不断反思,并塑造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模式,最终不得 不向现代法律靠拢。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形态的自觉表达,它尽管政治正确, 却遮蔽了其他可能的丰富的伦理行为与实践,比如合作、分享、礼尚往来,这反过来又会 激发人们对现代法律权利话语的质疑。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润滑剂填充在僵硬的法律体制和温情脉脉的伦理实 践当中。在美国,允许“一些权利保留”的 Creative Commons(CC)就是这样兴起的。通 过一种分权开放式的结构(选择加入,和谷歌图书馆相反) 2使人们可以自由使用不同的作 , 品共享条款,允许自己的作品在更大范围内被使用和再创作而不必担心法律问题。在中国, 甚至 CC 本身也成为一种外来的权利体系,在受到现代版权法的挑战之前,很多网民和作者 并不会意识到 CC 带给他们的便利。3而只有一些看重和标榜互联网精神的博客才采用 CC 授权模式表明自己的身份。在他们那里,自由的伦理开始和有关知识信息的法律并行不悖, 种种发扬网络精神的法律设计也开始得到使用。 在这一点上,上面总结的经由谷歌数字图书馆引起的两种文化冲突有了相通之处。国 家需要保障一个丰富的可创新的文化资源,这仅仅依靠国家的财力投入还远远不够。它还 可以从小处着手,拨开强调权利本位的法治意识形态,近距离观察丰富多样的文化生产和 伦理实践,提供更加贴切的服务,增强人民的创作主体意识,才能够确保数字时代的精神 世界不被像谷歌这样的全球公司所统治。文化战争将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现象,谷歌数字图书馆事件无疑提供了一个引起这方面问题思考的机会。 1 “谷歌白拿了你的东西,然后立一个牌子告诉你,如果你想要回自己的东西,必须和我和解,我给你一点钱补偿,如果 打官司我也不怕,因为我有的是钱。如果你不找我,那我就可以白用这个东西了。”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 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 2 用另一种比喻来说,CC 是海星系统而非蜘蛛系统,见布莱福曼、贝克斯特朗: 《海星模式》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 CC 的原初设计却是蜘蛛系统,即希望人们选择加入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但维护起来费用十分高昂,只有谷歌这样的公司 才有动力做的到。 参见 David Bollier, Viral Spiral: how the commoners built a digital republic of their own (New York: New Press, 2008)。姜奇平认为,礼物经济是后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见姜奇平: 《后现代经济》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 3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 2008 年三面向公司的版权诉讼,相关的讨论见王晓明: “从三面向版权现象看今日中国的法律和知识 生产” ,载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ziliao/200803/5314.html。这个问题的一个经典表达是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故事。 6
  • 1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历史的洞见 * 郭镇之 《电话的社会影响》 主编: 伊锡尔·德·索拉·普尔(美) 译者: 邓天颖 校对: 展江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年 ISBN: 9787300090771 页数: 500 页 定价: 59.8 元 面前有两本书。一本是 Ithiel de Sola Pool 主编的 The Social Impact of Telephone, 麻省 理工学院出版社(The MIT Press)1977 年出版;另一本是它的译本, 《电话的社会影响》 (邓 天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出版)。对于研究媒介历史和理论的人来说,这(以 下以《电话的社会影响》代替,包括英文版和中文版)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两本书的相遇很有意思。我在研究中国电话的历史时看了很多国内外的资料。这本书 最初看到的是英文本,觉得非常好,很能启发思路。正在琢磨:是不是应该推荐一下,翻 译成中文?可惜的是此书已然超过 30 周岁,年代有些久远,不符合趋时的当前学术氛 围……正犹豫呢,学生就在图书馆发现了中文译本,并推荐给我。于是,我放下看了一半 的英文本,改看中文版,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但在有疑惑的地方还需对照英文。对 一些重要问题的见解,我都重读了英文原版。 一 《电话的社会影响》是一本探讨电话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学特征的学术论文集。出版背 景是,1976 年,麻省理工学院为了纪念诞生于 1876 年的电话 100 周岁,召开了一个关于 电话的学术研讨会,因此,这是一本总结历史经验、预言未来发展的以史带论的书。而这 一本电话历史的回顾著作于 1977 年出版后,到 2008 年中文版出版,又经历了 30 年的时 光,于是,它本身也成为验证历史结论、印证学术预言的考察对象。 这 100 多年来,世界的变化太大了,社会的变化太大了。回望 30 年前,再回首 100 *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文原载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全球传媒评论》 第四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6 月) 。在此感谢作者本人赐稿。 7
  • 1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年前,现代化过程中的世界是一幅多么不同的模样: “人类从未飞翔过,无论是在空中还是 在外空。无线电波、X 射线、病毒、染色体、基因、量子、黑洞、塑料和电子更是前所未 闻。 ”那个时候,移动的空间通常只是本地或者邻居,如果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可能就意味 着与家乡亲友的永别。社会的文化习俗也大不一样: “公共场合或者出版物中,粗俗的语言 不会出现,服从长辈是年轻人最重要的美德” (翻译版,第 4 页)。130 年前,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电话和其他电子媒介促进了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地域间包括全球的距离缩 短了,远距离的联系更密切了。如今,几近普及的移动电话在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 扮演着交流中心的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手机的含义更是非同小可。 正如书中所揭示的,在西方现代社会中,在电话成为交流枢纽的 20 世纪,电话又是 诸多媒介史研究中最少获得关注的对象。学者发现,对电话及电话史研究的忽视,不是由 于电话在社会生活中无足轻重,相反,电话是太重要、太普遍、太寻常了,它已经融入现 代生活,以致被视为当然,就如空气和水那样,不再受到特别的关注。同时,电话对社会 的作用是结构化的,是与技术、文化、社会习俗、政策规定和使用选择等诸多要素密切相 关的。而在提及电话功能的时候,人们一方面断言电话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 又对电话影响的原因和方式语焉不详。从这个意义上说, 《电话的社会影响》是一本填补空 白之作。 在电话诞生 130 年的时候,互联网和手机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电话的地位,全球化世 界的时空进一步压缩:跨国流动已经成为常态;在单元楼居住的都市居民鲜有往来;人们 通过电子媒介进行远程交流;面向大众传媒倾诉衷肠……而在《电话的社会影响》发表 30 年后的今天,我们见识了更多的传播新事物:我们被网络语言“雷”倒,我们热衷于从博 客中看新闻,在网站上看电视。 “啃老族”成为新的社会现象,在西方和东方的一些发达城 市,做人工流产的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女孩儿。 电话在后现代的美国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情况不一样。在中国,电话与手机几乎同 时进入开发热潮。甚至当电话还未能充分发展的时候,手机便后来居上,支配了社会的通 话交流,更成为研究媒介史学术关注的焦点。 不过,在阅读这部外国学者 30 年前对固定电话社会影响的研究著作时,我却时时发 现与手机的关联——西方学者对电话的认识提示了许多深邃的历史洞见和可贵的研究思 路,使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发现手机在现代中国生活中发挥影响的奥妙。 二 此书的格局大致如下:第一部分是早期电话,提示了电话作为交流工具的许多萌芽状 的现象,如第 1 章和第 2 章,分别从早期人们对电话功用的两种——信息和娱乐——期待 中梳理出一些具有“基因”性质的论题,这个新生的“电子玩具”究竟是大众传播的宣传 工具?还是个人的交流工具?虽然贝尔对电话基本用途的设想是“中央办公系统”(central office system, p.21) ;但最终,宣传的知性功能还是让位给了沟通的情感需要——“愉悦 电话” (pleasure telephone, p.40)。这里有电话“一对一”的技术特征的限制,也有现代化的 “原子社会”对个人市场的制度选择,还有媒介的竞争作用——电报排斥电话,把它挤出 8
  • 1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了“群发”的市场;而后来报刊压制广播,最终还是广播胜出并占据大众传播要津。最终, 无线电,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也取代了电话的核心地位,遮掩了电话的光辉,因为 在现代社会,大众运动的需要是超过个人表达需求的。 在第 3 章,英国学者通过对英国早期电话(1876-1912)发展历史的描述指出,英国电 话缓慢发展的原因,似乎与围绕它的电子媒介——有线电报和无线电——的竞争有关:大 获成功的先行者电报对后来者的发展具有压抑影响;而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发展需要也倾向 于“被选中的媒介”——无线电。第 4 章讲述法国的故事。这段历史与中国的相似之处在 于,政府对灌输性单向独白情有独钟;结果,国有化政策干扰了电话的正常发展。第 5 章 从组织、经济、社会等角度阐述了流动性对变革的影响,而电话覆盖面的扩大促成了流动, 这是一篇电话社会学的全面审视。第 6 章考察了历史上预言者对电话的预期和这些预言实 现的情况,也发表了研究者对电话后知的假设。第 7 章以贝尔实验室为研究基地,对电话 100 年的历史,特别是技术设备的发展流变进行了鸟瞰式的研究分析,展示了大量的研究 数据和图表。 以上基本是历史研究。 第二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话)、第三部分(电话与城市)、第四部分(电话与人际交 往) 、第五部分(电话的社会功能)是对电话使用的理论性研究,到处都是熟悉而陌生的社 会思考,熟悉在于,他们研究的往往是我们日常所见然而习焉不察的现象;陌生的是,研 究者对现象本质的发掘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其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 此书的编辑方法也有意思。由于是一本研讨会的论文集,研究者的方法不尽一致,有 定量的,但大多是定性的,论题有大有小,有比较抽象的(如第 8 章“我们的第 6.5 感” ), 也有个案研究(如第 16 章对波士顿地区电话发展的考察) 。编者在每一部分之前都加入 了导读性质的评论,有简有繁,把诸多纷繁的话题纳入电视历史社会学的结构。简言之, 《电 话的社会影响》对西方固定电话的研究提供了我们对当代中国手机研究的若干“框架”。 三 对我们当今的电话/手机研究而言,以下各点的提示也许不无意义: 1. 交流和传播的关系。交流抑或传播,是电话发生时主要的认识分歧。广播电视是传 播的,纵向流动的,一对多的;电话和手机主要是交流的,横向流动的,一对一的。“个人 交流”的特征并不影响电话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通过复杂的人际网络、 模糊的因果联系产生的结构化的总体影响。对电话社会后果的“科学”考察是困难的。正 如一切社会学研究一样,电话的作用的整体性的,历史性的。 2. 交流的意义。就提供信息而言,电话是一种充满“废话”的过程,如马克吐温的小 说《一次电话交谈》 Telephonic Conversation)所“实录”的耳闻交谈那样,只有意义不 (A 明的“一面之词”。但废话果真没有意义吗?不。废话有它的社会功能。而电话产生了一种 “闻其声而不见其面”的另类直接交流,这种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交流方式却正是当 年人们倍感新奇甚至望而生畏的特征。 3. 新旧技术的关系。新旧技术的取代和互补关系是本书值得注意的另一种思路。对新 9
  • 1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技术,从来有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大阵营。技术带来的明显好处使急功近利者每每乐观; 而深谋远虑者则往往对技术的超强作用不寒而栗。很难说哪一方面完全对,或者完全错。 但社会常常在两种观点中权衡抉择,却也十分必要。 4. 电话传播的悖论。电话究竟使人们聚集还是分散呢?电话史研究发现,电话既使人 们分散,如郊区乡居;又使人们聚集,如核心商业区、摩天大厦。电话联系方便,压缩了 时空,免除了面对面交谈的奔波之劳,是否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呢?研究却发现,电话使 远距离的人们更容易接触,而信息沟通的增加,反而增大了工作量,因为增加的机会使人 们增加了奔波见面的频次。其实,电话的悖论也是手机和一切传播媒介面对的悖论。一方 面,媒介的便捷沟通大大减少了人们穿梭时空的成本;另一方面,媒介增加了人们的生活 内容,人们更忙碌了。此外,媒介和技术的确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生活;但当代的我们是不 是更快乐?是不是更健康?是不是更聪敏了呢?按照庸俗进化论的观点,是一代胜过一代。 但研究发现,一些能力的获得常常伴随着另一些能力的丧失。传播媒介带给我们的,既有 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5. 历史的借鉴与文化的比较。历史既是过往的纪录,又是当今的写照。如早期,电话 公司的一笔重大收入是通告弹子房赌博的结果。尽管政府禁止这种“服务”,但见利忘义的 小电话公司仍然乐此不疲,并极力逃避法律的监管。今天,以广告为主的手机垃圾短信, 包括诈骗短信,因为与电信公司和手机服务商的利益息息相关,不也屡禁不止吗?电话礼 仪曾经给早期西方用户带来困惑,如今手机的“机德”实际也反映了社会习俗对交往礼仪 的期待。 总之,30 年前研究电话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今天的手机研究提示了比当前许多表面化的 调查更广泛、更深入的见解。 此书的译者显然花了很大的力气,查证了不少资料,来解读电话的奥秘。但在涉及技 术和社会这样复杂的问题上,译者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学术著作的翻译的确是吃力 不讨好的工作。正如受邀担任校译者的展江教授所言,翻译工作非常不容易: “成绩全是别 人的,问题都是自己的。” 10
  • 1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后 * 牟怡 Media 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媒介形态变化》 作者:Roger Fidler 作者:罗杰·菲德勒 出版社:Pine Forge Press 译者:明安香 出版年:1997-02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10:0803990863 出版年:2000-01 ISBN-13:978-0803990869 ISBN:9787508020921 定价:69.95 美元 定价:32 元 页数:320 页数:258 语言:英语 (一) 关于未来的预言,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是当未来到来的时候反过头去看这些预言,用 当下的现实去评判。 世界知名的电子出版先驱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发表于 1997 年的《媒介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 (Media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在当年就称得上预言之作。菲德 勒甚至在书中用了 2 章的篇幅描述了他当年想象中的 2010 年的情景。13 年后的今天,重新 * 作者为本刊编辑,美国康奈迪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11
  • 1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审视这本书显得格外有必要和有意义。 首先有必要回忆一下菲德勒的职业经历。请允许我引用 1997 的一份菲德勒的简历: 罗杰・菲德勒是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驻校专家和信息设计实验 室协调人。他是一位国际公认的电子出版预言家和先行者。 他在报业领域作为新闻工作者、设计师和技术专家工作了三十四年,从 1979 年起一 直积极致力于新媒介的开发。1981 年,他产生了开发电子平板报纸的想法并且在十年以 后作为哥伦比亚大学自由论坛媒介研究中心研究员开发出了早期模型。从 1992 年到 1995 年,他担任了位于科罗拉多州玻尔德的信息设计实验室主任。他还在 1985 年创立了第一 家服务于报业的在线电脑服务――报业在线(PressLink),1983 年创建了赖特-里德图 形网络(现为 KRT 图形)――第一家为报纸设立的电脑图形网络。1979 年到 1983 年,他 是赖特-里德有线图文开发组的主要成员,并且担任视特灵(Viewtron)公司商业服务设 计第一主任。 他的报业生涯开始于 1961 年,在俄勒冈州尤金市一家周报“什么事都做一点”,以帮 助他度过在俄勒冈大学的生活。此后,他工作过的有:尤金市《注册―卫报》、埃弗里特 的《先驱报》《太平洋星条旗报》 、 (东京)、圣皮兹堡《时代报》和赖特-里德报系。他担 任过的职务有:科普作者、记者、校对编辑、星期日杂志编辑、美工、摄影记者、艺术主 编、美工主编、设计主任、新闻编辑室系统经理和公司顾问。在 1974 至 1984 年期间,他 重新设计了三十多种报纸。他是报纸设计学会(SND)的创始人。 他于 2001 年发展了一个用于数字编辑的模型,将 Adobe Acrobat 软件融入平板电脑 (Tablet PC)。 2003 和 2004 连续 两年 菲德 勒进入 媒体 与新闻 世界技术大 奖( The World Technology Award in Media and Journalism)的决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菲德勒 1999 年才 拿到 Kent State University 的新闻与大众传媒的硕士学位。正是这样一个在出版业历练了几 十年的人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敏锐的察觉到他们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 革,从而凝结出一本《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二) “Mediamorphosis”是菲德勒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创造出来的(注:这个词早在 1970 年 代就被运用,但是被运用在完全不同的场合),是通常由知性需求,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 社会和技术创新共同带来的的传播媒体的演变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cation media, usually brought about by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perceived needs, competitive and political pressures, and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p. xv)]。中文译作“媒体形态变化”。 菲德勒开宗明义,提出媒体形态变化的基本原则:已经存在的传播媒体必须面对新媒 体作出反应和变化,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这条基本原则具体到三个词,就是共同演化 (coevolution),趋同化(convergence)和复杂化(complexity)。接着菲德勒从古推到今,从不同 媒体的发展过程详细阐释了作为他的中心论点的媒体形态变化原则。 作为预测,菲德勒描绘了三个 2010 年的日常生活场景。第一个“虚拟居民”(Cyber 12
  • 1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Dwellers)场景展现了 2010 年一对退休的老年夫妇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与他们的家人朋友交 流,获取信息,以及保持对现实和虚拟社区的高度关注。第二个“使用交互视频的家庭” (Interactive Video Family)场景描绘了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他们十多岁的女儿使用各种互动 数字电视系统的情景。而第三个场景“移动数字文档阅读器”(Mobile Digital Document Reader)则反映了一个年轻的职业女性在旅途中通过手提电脑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景象。场景 中提到的三维头像, 个人定制的报纸, 液晶显示器, 远程电话会议, 高清电视, 交互电视, 远程学习, 小众传播, 数字阅读器(3D avatar, individualized newspaper, LCD, teleconference, HDTV, Interactive TV, long-distance learning, narrowcasting, digital reader)正是如今炙手可热 的概念或产品。由此看来,菲德勒 13 年前的预言被实现得八九不离十了。这也正是他这么 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吧。 (三) 和任何一个领域一样,知识的积累与梳理离不开从业经验。在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从前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做学问方式已经开始显得不合时宜。信 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仅仅作圈外人的围观已经不能带给学者必要的思想锤炼。也正是这一 点,罗杰∙菲德勒才显得难能可贵。 相比之下,其他关注新媒体的著述则显得苍白了一些。此处不得不提与《媒介形态变 化:认识新媒介》几乎同时面世的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的《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 史与未来》 (The soft edge: 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莱文森是 媒体生态学重镇美国纽约大学的弟子,这本《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也被媒体 生态学的官方网站(www.media-ecology.org)列为入门必读读物之一。全书遵循莱文森在 1979 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媒体进化理论(A theory of evolution of media),即所有媒体最 终在功能上将越来越人性化,也就是说媒体的最终功能是带给人类自然的,非媒体的交流 感受[All media eventually become more human in their performance–that is, they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that is increasingly like the ways humans process information "naturally", or prior to the advent of given media”(p. XVI).]。 这样的观点放在 1997 年算的上十分新颖。与其异曲同工的是同年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 学弗朗克∙毕欧卡(Frank Biocca)提出的“虚拟人的困境(the cyborg’s dilemma) ,即机 ” 器界面越来越人性化,而人为了适应机器界面而越来越朝非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引出 虚拟 人 的 进退 两难 之境 ( The more natural the interface the more "human" it is, the more it adapts to the human body and mind. The more the interface adapts to the human body and mind, the more the body and mind adapts to the non-human interface. Therefore, the more natural the interface, the more we become "unnatural", the more we become cyborgs) 毕欧卡时任密歇根州 。 立大学网络媒体交互界面与网络设计实验室(M.I.N.D. Lab)主任,他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这 个“虚拟人的困境”,影响了一代从事虚拟现实的研究者。如今,世界上研究呈现(Presence) 的人是决计绕不开毕欧卡的著述的。由此看来,13 年前的 1997 年,前辈们确实给后来的人 提出了不少有趣而深刻的预言,值得我们品味和反思。 13
  • 1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参考书目: Biocca, F. (1997). The cyborg ’ s dilemma: Progressive embodiment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3(2). Fidler, R. (1997). Media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Pine Forge Press: Thousand Oaks, CA. Levinson, P. (1979). Human replay: 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 Ph.D.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Levinson, P. (1997). The soft edge: 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Routledge: New York. 14
  • 1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数字时代的流离失所 * 章戈浩 Digit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 (数字移民:身份认同与跨国聚集) 作者:Jennifer M. Brinkerhoff 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09-03 ISBN-10:0521741432 ISBN-13:978-0521741439 定价:24.99 美元 语言:英语 Digital 是媒体研究里的热门词,diaspora 是文化研究里的流行语,两者叠加,自然是近 年来学术研究里的重量级流行语了,也难怪 2009 年以来,几本名为 Digital Diaspora(s)的书 大行其道了。Diaspora 听起来是个吓人的词,其实是“移民”一词的专业术语升级版(虽然 在学术大腕那里两者不同语境、不同内涵与外延的区别可以写出一本本宏篇巨著),翻译得 文青一点,就是离开了家(国)又想着家(国)的一群人。 《圣经》记述的神话 diaspora(离散,也有译者浪漫地译作流离失所)可谓是源远流长, 时代里犹太人的四海漂泊,也正是这一术语的来源之一。对于离散族群与传播媒体的关系, 离散族群的文化构建,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虽然有时并不那么炙手可热,有 时又穿上不同学术术语的马甲在不同的学科里打着游击。近几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的 全球化浪潮,离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社会学者日益重视。有趣的是,但凡新的媒体 技术出现之时,新兴的媒体技术与离散族群的话题总能引发一阵热议。早在社会学的肇始 之时,波兰移民与报纸的关系就成为芝加哥学派的经典研究案例;家庭录像出现之时,宝 莱坞录像如何参与构建英国南亚裔身份认同则成为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重要研究作品;更不 * 作者为本刊编辑,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 15
  • 2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用说已是汗牛充栋的对卫星电视与离散族群的讨论。那么,相对以往的媒体技术而言,新 兴的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又为离散族群带来了什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事务与国际关系的副教授 Jennifer M Brinkerhoff 是号称是首 部研究数字离散这一新兴现象的首部学术研究作品。她所作的回答是,数字信息技术是离 散族群最理想的工具,它不仅可以让离散族群在物理上远离故园之时,精神上与之息息相 通。当然这一点不少传统的传播技术(比如电视),甚至毫无技术含量的白日梦也能实现, 数字信息技术则提供了双向沟通的可能。离散族群不仅仅使用数字信息技术保持着与故国 家园的联系,也可以将自己的种种信息反馈到故乡。 Jennifer M Brinkerhoff 的研究侧重离散族群(移民)如何在移入国使用互联网从而与移 出国保持联系。她所作出的结论颇有几分乐观,这对通过网络技术与母国的联系,一方面 减轻了移民们减轻了他们母国对移入国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既提升了他们在移入国的生 命质量,也对他们移出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这一研究的个案体现明显的后九一一效应。由于在九一一及其以后的若干西方国家的 恐怖主义事件中,总是若隐若现显露出恐怖分子与移民社区的联系。这无疑在大众媒体与 公众空间出现了对移民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移民的数字社区的疑虑。在个人偏激的大众媒体 渲染之中,伊斯兰社区似乎成了恐怖袭击阴谋的策源地。这一研究则试图从个案出发,还 原离散族群数字社区的真象,研究个案包括基于美国的阿富汗人、埃及科普特人,索马里 人、藏人、尼泊尔人的九个数字机构。研究对象包括离散族群的数字社区构建、社区里的 主要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种种行为构建身份。或许由于本书研究实用功利目的较强的缘故, 本书所选择的个案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因此也选择了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 质性分析研究方法。 作者访谈了 copticchurch 网站的创始人 George Andraws, tibetboard 网站的创始人 Dorjee Nudup, thamel.com 的主要创建人。这些网站无论从创始人的初始目的,还是后来的实际运 作,在作者看来主要就是为参与构建混杂身份认同(hybrid identity) 是为了 , “让梦想鲜活”。 对于另两个网站 afhanistanonline 与 somailnet,作者主要考察的是它们的论坛。这两个 网站前者的信息来自既有的研究。后者的数据同样来自作者的访谈。对于这两个网站,作 者通过会员制、内部规则、会员福利、论坛内的人际交流等角度将数字离散作为一个塞博 社区(cybercomunities)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在这两个论坛上的热门帖子,这两个社区同样存 在了应对所面向的离散族群在美国社会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多重身份问题。而这两个网 站试图为离散族群的不同社会资本之间架起桥梁,传播作为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自 由价值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类网站实际上起到了预防社会冲突的作用。 此外, tibetboard 和 copt 网站往往还积极参与到一些政治议题或是人权活动的社会动 象 员之中。而这些议题通常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联系不大,反而是与他们的故乡祖国相关。当 然不少网站不仅仅涉足于政治性话题,而在直接促进了故乡祖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如一个 叫 afghans4tomorrow 的网站直接招募志愿者参与阿富汗的战后重建。而一个叫 coptic orphans (科普特孤儿)的组织则通过自己的网页推动收养科普特孤儿。 16
  • 2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通过这一系列经验性研究,作者认为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数字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离 散者在保持原来故国身份的同时,又能获得新的混杂身份。同时由于互联网不同于以往传 播技术的新特性,使得离散族群可以参与母国的社会发展讨论。因此作者认为数字离散既 可以参与离散族群的身份协调,本身又一个社区组织,它同样还可以承担社会动员的职责。 由于全书试图提供政策性参考意见,因此作者认为作为移民输入国、移民输出国、国际性 的发展组织以及移民团体就应当鼓励离散族群使用。 这本书,正如作者颇为自得地提出,是关于这一现象的首部长篇研究作品。但它所能 触发的研究路径其实完不局限于去国离家的离散族群。对于在同一国家不同区域流动者, 实际也出现了类似的数字社区,这类数字社会是否类似数字离散族群值得进一步探讨。而 作者提出数字社区具有一定的防止社会冲突的作用,是否普遍存在于各类数字社区之中, 也可以成为有趣的研究项目。 如果说,这部作品有什么遗憾之处,首先作者虽然力图深入离散族群内部,而不仅仅 将他们视为主流社会的他者,但作为一项政策研究的产物而非批判的社会研究,作者的研 究带有明显为美国国家安全服务的目的,行文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腔调,最突 出的例子便是如自由价值观等术语的使用。作者过于强调个别数字离散网站对于故国人权 等问题的作用,而对于这类数字社区在离散族群在美国遭受的种族问题,虽从边缘化角度 加以阐述但明显不足。而且作者的结论过于乐观,只强调了数字离散的积极社会意义,几 乎没有涉及数字离散的负面因素。再者,由于这一研究出于为行政机构提供政策决策参考 的目的,她从所列举的个案观察而来的诸多现象并不一定都可以普遍化。事实上她所列举 的若干离散族群往往是由于他们的故乡祖国的缘故新闻关注度较高或是社会热点较集中, 但在绝对数量上,他们并非在西方国家的主要离散族群。特别是作为中国的读者不免遗憾 这本书都完全未曾谈及世界上数量上最为巨大的离散族群——华人。当然这也正是为华人 学者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17
  • 2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网络时代的爱情“买卖” * 任珏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tu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s (全球舞台上的浪漫:笔友、虚拟民族志和 “邮购”婚姻) 作者:Nicole Constable(郭思嘉) 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出版年:2003-09 ISBN-10:0520238702 ISBN-13:978-0520238701 定价:24.95 美元 页数:293 语言:英语 对于宅男、剩女们来说,在网上寻找另一半,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世纪佳缘、百合 网、珍爱网等交友婚介网站在国内遍地开花,现在已经和《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 、 电视征婚节目实现对接。记得我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征婚类网站,当 时在各大网站上作广告比较多的,是一个名为“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会员以欧美男性 和亚洲女性为主,为跨国交友、婚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到 2000 年,全球已有 350 多家类 似“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在从事“电邮新娘”贸易,这些生意主要是为西方男人与东欧、 拉美和亚洲的女性配对,这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人类学家郭思嘉(尼科勒·康斯特布尔,Nicole Constable)教授的《全球舞台上的浪漫: 笔友、虚拟民族志和“邮购”婚姻》,是一本对菲律宾、中国等地通过互联网结合的跨国婚 姻进行考察的民族志作品。郭思嘉(Constable 2003)指出,虽然上个世纪 90 年代,菲律宾 立法禁止婚恋机构促使菲律宾女性嫁给外国人,但是这些机构在互联网上列出的菲律宾女 性名单依旧不断增长,其数量位于东欧和前苏联女性之后,排名第三。随后,中国内地女 性也成为这类在线婚恋机构以及寻觅跨国婚姻的美国男性青睐的对象。 * 作者为本刊撰稿人,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博士候选人。 18
  • 2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在本书中,郭思嘉教授采用在线参与、面对面访谈等多点民族志的方法,历时3年在 中国、菲律宾、美国等地对多位通过互联网虚拟社区结识的跨国夫妇进行访问,试图探究 夫妻双方对互联网上呈现的异国对象的想象、择偶动机和婚姻体验,揭示出全球化背景中 的跨国婚姻的多样性特质。 邮购新娘的浪漫爱情 美国人大多认为这种邮购婚姻中的女孩,是在用自己的青春来作为交换,以获得经济 上的保障,在美国媒体中, “邮购新娘工业”往往被描述为全球性产业的一个分支(郭思嘉 2003:5)。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婚姻中的美国丈夫都比她们的外国妻子富有,也大多承诺能 够为妻子获得绿卡。传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也认为邮购婚姻是另一种形式的人口拐 卖,邮购新娘在婚姻关系中大多数是受压迫的、无助的、被虐待的第三世界女性。 但是郭思嘉教授的研究,揭示出邮购婚姻夫妇多样化的动机和选择,正如威廉·扬科 维尔克(William Jankowiak 2006)教授所说,她发现邮购新娘既不是被男性控制的无助的 受害者,也不是只想获得绿卡的精明外国女人。虽然这类婚姻中的妻子大多数是年轻女性, 但是郭思嘉教授并不认为年龄的差异是婚姻中权力不平等的证据。 “爱情、吸引力、化学反 应、尊重、实用以及个人考虑,对于那些决定嫁给外国人的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Constable 2003:84),不仅仅是邮购新娘,就连包括她们的美国丈夫,都认为浪漫爱情是结为夫妇 ” 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美国男性往往选择美貌、性感但却不那么具有肉欲色彩的异国女性 作为伴侣。 这些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美国观念,也挑战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对邮购新娘的刻板 印象。郭思嘉教授并未将邮购新娘预置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的角色,而是通过和她们的交 谈,发现她们在择偶阶段和婚姻中所呈现出来的能动性。作为一个能动者,邮购新娘们, 能够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追求属于她们自己的浪漫爱情和美满婚姻。 当然,也有学者批评郭思嘉教授的结论太过浪漫主义,例如 Chun(2003)认为此书较 少关注这些互联网上的跨国新娘遭遇到的家庭暴力,也并没有深入探讨美国白种男人与中 国以及菲律宾女人的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虚拟民族志方法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郭思嘉教授采用了多点民族志(Marcus 1995)的方法,在香港、 北京、马尼拉、宿雾岛等地,通过互联网与数百名邮购婚姻的男女进行联络。她加入 4 个 私人新闻组,和数百名男性取得联系。在她研究的高峰期,郭教授每天能接到一百个电邮, 并和来自全美以及中国菲律宾的不同地区的男女进行沟通。 多点民族志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民族志方法,人类学家往往对几个不同田野地点的社会 结构、经济状况等文化要素进行考察,从更加复杂的宏观结构中考察和解读文化现象。多 点民族志方法多用于一些跨学科的新领域中,例如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科技和社会研 19
  • 2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究(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缩写为 STS),诸如生育与生育科技研究,医学人类学 中的流行病研究,生物科技及人类基因计划等领域(Marcus 1995:104)。 虚拟社区,是郭思嘉教授的多个田野地点中的一个,这也为多点民族志方法指出了新 的发展方向,挑战了关于人类学方法对于虚拟/现实,本地/全球的两分法提出新的探问。当 人类学者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时,这个虚拟社区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拟现实?人类学 者身处当地还是处于互联网世界中的某个节点?在新闻组中的互动,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是 研究者还是朋友”的身份追问。 “被观察的观察者”,指的是人类学者,尤其是来自异国的研究者,在进入田野地点初 期常常会遇到被当地人观察、盘问的情况,只有经过这个阶段,获得当地人足够的理解和 信任,人类学者才有可能在当地顺利的展开田野调查工作。有趣的是,郭思嘉教授在虚拟 社区中也获得了这种“被观察”的体验,例如她被告知,经过新闻组管理人员对她的情况 进行讨论之后,她才被允许加入。就这个细节来看,虚拟社区的文化环境与线下世界存在 相似之处,这也为我们探寻“虚拟社区”的边界问题提供了依据。 互联网作为一个舞台 通过郭思嘉的这本书,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跨国婚姻本身对于跨国夫妇的意义,并 能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全球化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使得第三世界的女性能够利用互联 网这个舞台,充分的展示自己,追逐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婚姻梦。也为后来者对纷繁复 杂、理不断剪还乱的亲密关系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网络跨国婚恋,对于我们这些宅男、剩女们来说,也许是多了一种选择,也许只是一 个作为“他者”存在的“异文化”。世纪佳缘、百合、珍爱这些网站依旧做着以内地交友为 主要内容的网络服务,主要消费者还是那些努力寻觅伴侣的红男绿女们。作为研究者,或 许我们要问,这些既是消费者又是使用者的寻爱者,是如何在互联网上呈现他们自己的形 象,他们又是如何理解网络交友和数字时代中的婚姻关系的呢?作为凡尘俗世中的一员,我 们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是通过何种途径。 参考文献 Chun, Wendy Hui Kyong. 2003. “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rtur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 Journal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Vol6(3):321-326. Constable, Nicole. 2003.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Pen Pals, Vitu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nkoviak, William R. 2006. “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rtur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 Feminist Formations, Vol 18(2):228-230. Marcus. George E. 1995. “ 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 Sited 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4: 95-117. 20
  • 2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网络社会运动的文化解释 * 胡凌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itizen Activism Online (中国互联网的力量:线上公民的积极行动1) 作者:Guobin Yang(杨国斌)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09-06 ISBN-10:0231144202 ISBN-13: 978-0231144209 定价:29.5 美元 装帧:精装 页数:320 语言:英语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自 2000 年以来,基本上每年 都会出现一本和中国互联网有关的英文学术著作,中文研究也开始慢慢增多。总体说来, 西方的研究较为单一,基本上停留在互联网政治这一话题上,由于中国国家对互联网严格 管理,加之主流的西方意识形态渲染和媒体炒作,对中国互联网政策的批评和对网络公民 社会的强调就占据了西方学界研究的主流。尽管其中一些评论很有道理,但这种单一的视 角往往只令人看到最为表面的东西,不仅容易遮蔽复杂的现实,也会阻碍人们从不同的学 术传统和方法反思现实背后的东西。在这个背景下,杨国斌的《中国互联网的力量:线上 公民的积极行动》(简称《力量》)就提供了一个鲜活不同的研究方向。(Guobin Yang,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online citizen activ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后文引 用只标注页码。 ) 线上积极行动(online activism)或网络社会运动(online social movement)是新近得到 较多关注的研究领域,它主要采取现实世界中社会运动的理论和视角分析线上的集体行动 和抗议行为,例如,互联网降低了民众参与运动的门槛和费用,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机会” 和资源,便利了运动的发起和组织,等等。但是这些分析大多是针对某项行动进行的分析 * 作者为本刊编辑,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 1 “activism”普遍译为“行动主义”,本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各种网络行为构成一个统一一贯的意识形态或教义,而更多是 描述分析具体实在的行为。因此这里译为“积极行动”,可以直接体现其表现形式。 21
  • 2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式个案研究,不能给读者以强烈的整体印象。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互联网的分析固然可以 应用传统的一般理论,但那将无法令人感受到“中国式”的网民行为方式与特点。我们既 需要以社会科学家的眼光剖析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互联网络内部的结构和动力,也需要以 一个文化人类学者的态度不断反思综合,将人们的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整合起来进行统一 的解释。 《力量》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向人们展示互联网如何便利了公民社会组织和个体进 行活动和抗争,并且这些行动如何在文化和方式上延续了历史上的发生过的线下社会运动。 在导言中, 力量》提出了贯穿本书的分析框架:多重维度的互动论 《 (multi-interactionism)。这是指在分析涉及到多个层面和行为主体的复杂现象时,抓住线上 行动(研究的对象)与其他重要因素之间的互动和表现,这些互动既能够便利线上积极行 动,同时也是一种约束。 页)其他重要的因素包括(1)国家权力, (7 (2)文化, (3)市场, (4)公民社会, (5)跨国行动。整本书就通过展示网络运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描绘 出中国式的线上行动作为一种集体行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线上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并与之同 80、90 年代的学生运动 与社会抗争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前者和后者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一些不同:发生更 加频繁,涉及的事项更多,社会基础更广泛,既可以组织起来也可以是自发的,追求不偏 激的目标,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但这并不表明两者截然不同,因为它们都脱胎 于同一个历史进程,并成为新公民积极行动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回 应。作者认为传统的社会运动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线上运动所采取的特定形 式,必须对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一些约束条件和环境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导言中 提到的五种因素就提供了观察的视角。 第二章从国家管理互联网的强大权力谈起。鉴于国家的网络管制相当严格甚至随意, 这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线上抗争的特定形式,即抗争始终要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在国家 认同的价值领域网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例如网络民族主义,对腐败的批评),但在国 家禁止的地带,网民们会施展合法的和策略性的呼吁手段,曲折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 可以看到,国家的控制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网民的抵抗也只部分取得了胜利,互联网带 来的最大成果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民众发动抗议的重要手段,鉴于国家需要发展互联网进 行宣传和信息化建设,这种手段就不可能遭到完全禁止。由于作者集中于国家权力和抗争 形式的关系上面,因此没能够进一步分析线上运动本身得以兴起的条件和过程,例如中央 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极大影响了互联网管制的效果,也影响了特定网络运动发生和消 亡。为了全面理解线上运动,背后的动力学仍然是需要探讨的。 在以往关于中国社会运动的研究中,文化表现形式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关注,人们要么 从参加者视角进行成本收益的理性选择解释,要么强调从众、愤怒等非理性因素。但这个 过程仍然是令人困惑的,因为人不仅会自然地理性算计、释放激情,也是文化的动物。文 化塑照着社会成员的一些行为模式,并通过他们的行为不断再生产出来。文化、仪式、修 辞这些符号性的因素构成了人们日常交往和行动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润滑剂和微妙的动力, 但是在集体行动的研究中却被忽视了。如果说传统的社会理论忽视这一点是因为文化仪式 的作用尚不明显,那么,在身体和物理力量不在场的情况下,以文字和表达为主要形式的 22
  • 2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虚拟抗争就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其实还便利了以符号性表达推动的 积极行动,视频、图像、戏仿、娱乐、嬉笑怒骂,各种形式纷纷跃上前台,成为不可忽视 的力量。 《力量》第三、四章就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作者指出当代中国的在线运动不仅有 效利用了传统的文化和仪式(比如标语、口号、串联),而且还创造出很多新形式,利用各 种媒介手段,使参加者被深深地感染和触动,增强了动员的号召力。作者还认为,线上文 化是可以通过创生性的互联网不断创造生产的,并成为某种新的权力。只需稍加注意便可 发现,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网民创造和传播的,连官方媒体最后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套修 辞,这套修辞和表达带来了权力的变化,人们正在创造自己的文化领域和氛围,从这个意 义上讲,互联网确实带来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我们每天都上网,沉浸于各种文化 形式中却浑然不觉,这两章内容则唤醒我们进行反思,我认为是比较有特色和重要的。 《力量》的另一个贡献在于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在线抗争的经济逻辑。 (第五章)中国互 联网的研究者通常看到的是国家无与伦比的专断性权力,其背后尽管可能有对地方代理人 进行监督和激励的成本考量,本质上却是非经济性的。但网络信息的生产在作者看来却遵 循着某些特定的经济模式,或者受经济力量的影响。作者先讨论了作为一种社会生产的网 络信息模式,相对于网络购物来说网民更热衷于众多的 web 2.0 服务,并积极参与网络讨论, 这对于熟悉网络理论的读者大概并不陌生。更重要的是,诸多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培养吸引 点击率的博客作者当作盈利的手段,这种并不高尚的动机实际上促成了众多名博得出现, 并引领着相当程度的网络民意。服务商们还学会了传统媒体的包装策略,对中性的公共事 件进行炒作,经济利益是主要的动机。作者还敏锐地观察到网络推手或“商业五毛党”在 网络民意形成中的负面效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能够招募到足够多的人对某些话题 进行吹捧,就可以轻易吸引眼球,获得大笔收入。尽管这种商业化的民意和被操纵的共识 客观存在,作者乐观地认为它们不应该被夸大,因为复杂的网络生态能够确保没有人能够 完全随心所欲地操纵,只要互联网保持开放,就会有人对既定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 公民组织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网络结社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网 民能够更加容易地以兴趣、事业、话题聚在一起,超越地域的限制,并花费更少。传统的 公民组织(例如 NGO)也开始更多地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作为它们行动的平台和手段。 《力 量》第六章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调查进行的一些总结,作者还指出,公民社会和互联网其 实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网络服务,也就进一步推动信息技 术的扩散。这一章内容首次对网络组织使用互联网的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具有启发意义。 第七章则将重点放在线上社群上面,提供了一个个案研究。作者剖析了网络社群的不同想 象:自由、怀乡、江湖,也讨论了诸如隐私和信任这样的关键议题。这些乌托邦式的幻想 很可能发生在网络的新手上面,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没有那样 大, “扁平化”并没有真正发生,网络并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处所。如何能将线上社群建设 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有家的感觉,是需要人们不断探讨和反思的问题。 《力量》第八章分析了线上积极行动的国际维度。互联网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 使得国外的个人与组织能够在一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作者研究了一些海外的 NGO 在中国 的活动情况,认为在国内有合法身份的 NGO 倾向于采取较为温和的积极行动,而没有身份 23
  • 2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的 NGO 则更多地直接挑战中国政府的权威。国际维度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互联网的地缘政 治视角,很多国内的维权人士常常得到国外维权组织的支持,由于无法在国内产生影响, 它们不得不发出极端声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向国内施压。未来这种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文化和社会革命,线上积极行动正是 这场革命的反映。目前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在作者看来都是一种新型民主的体现。整体 而言,本书采用的是描述性的方式,因此能够将文化形式的问题分析得较为透彻。但一旦 涉及到诸如网络民主、公民社会一类的需要更为实证和评价的研究,本书的一些结论可能 就有失偏颇。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网络抗争形式就断定这带来了网络民主或网络公民社会, 或者说,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才有价值。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仍然十分严格,控制着互 联网的各个层面和端点,这个体制丝毫没有削弱的迹象,愈加巩固。在这个意义上,网络 社会运动更像是“笼中鸟”,尽管发生了,政府仍然有能力笼住它,并引导至能够忍受的范 围之内。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 “网络抗争”在本书中泛化了,似乎只要能够吸引眼球的网 络信息表达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这样我们就需要将网络抗争与网络舆情等现象统合起来 进行研究。按照作者的意图,抗争仍然是一种政治和权利表达,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可能需要更加清楚地界定这一表达及其范例,否则我们就只能通过探究网络民意动力 学进行科学分析。如前所述,未来的研究者们需要从科学和文化两个角度观察网络运动和 集体行动,将线上与线下的事件统合对照,形成新的认识和看法。 24
  • 2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评 脂赝斋批豆瓣:Going to Extremes * Malingcat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作者:Cass R. Sunstein (凯斯·R. 桑斯坦) 译者:尹宏毅 郭彬彬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年:2010-05 ISBN:9787501191970 定价:29 元 页数:220 越来越,我喜欢名家写的小书。真的“名家”,不是浪得虚名的名家,看到名家的名 字印在书皮上,就像看到蓝色的检疫戳盖在猪肉皮上,放心。而真的“小书”,字大行稀, 文字平易,妇孺咸宜,就像在难啃的大部头之间喝了碗大米粥,舒坦哪。我有时疑惑,名 家抽出时间信手写部小书,是不是类似于用鸿篇巨制的边角料熬了 锅生滚瘦肉粥,对自己 算是种休息,对读者也是意外之喜吧。 凯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出生于 1954 年 9 月 21 日,有犹太血统。他一路 优秀着,在 1978 年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任麻省高级法院本杰明·卡普 兰(Benjamin Kaplan)法官以及美国最高法院瑟古德·马歇尔法官(Thurgood Marshall)的 助手,又任美国司法部法律顾问室顾问。27 岁时在芝加哥法学院谋了个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的职位,30 岁时在芝大政治科学系谋了同样的职位,不过又两年的时间,他已 是法学与政治学双料教授,34 岁时拥有卡尔·卢埃林(Karl N. Llewellyn)讲席教授头衔。 桑斯坦在芝加哥大学服务 27 年,然后在 2008 年加盟哈佛法学院,同年担任风险治理项目 总监(director of the Program on Risk Regulation)。2009 年,他成为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 事务办公室主任。此外,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律师协会分权与政府组织委 员会副主席、美国法学院联合会行政法分会主席。是《新共和》(New Republic)和《美国 * 本文原载于作者的 Blog(原文链接在此) 。在此感谢作者本人赐稿。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