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úncio

105年空氣品質改善回顧與展望

29 de Dec de 2016
Anúncio

Mais conteúdo relacionado

Apresentações para você(20)

Anúncio

Último(20)

Anúncio

105年空氣品質改善回顧與展望

  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 105年12月29日 105年空氣品質改善回顧與展望
  2. 簡報大綱  105年空氣品質  106年空氣品質改善作為 2
  3. 細懸浮微粒手動監測情形 3 24.8 26.1 24.9 22.5 16.4 9.2 10.6 12.4 21.6 26.1 15.4 0 10 20 30 40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連江縣 金門縣 澎湖縣 濃度(μg/m3) 註:全國31座測站,105年統計至11月底 19.6 15.8 18.9 15.2 20.1 18.0 19.7 20.1 21.5 24.3 23.6 27.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全國 基隆市 新北市 臺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濃度(μg/m3) 102年 103年 104年 105年  全國年平均值呈現逐年改善趨勢,105年年平均值約為20.0μg/m3,較 104年的22.0μg/m3,改善9%。各地區年平均濃度均有改善,以高雄市 及雲林縣改善量最多,降低4.8μg/m3、其次為嘉義市(4.4μg/m3)及南投 縣(4.1μg/m3 )。
  4. 細懸浮微粒超過標準情形 4  統計至12月25日止,105年全國細懸浮微粒超過標準次數比率約為15.11%, 較去年同期改善。南投縣、彰化縣、新竹市及苗栗縣改善幅度最明顯,嘉義 市、嘉義縣、臺南市及新竹縣超過標準比率則較104年度增加。 22.93% 30.20% 26.34% 27.06% 20.29% 0.00% 0.88% 0.84% 15.04% 21.02% 4.2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連江縣 金門縣 澎湖縣 15.11% 2.50% 6.55% 5.99% 11.28% 9.90% 6.67% 9.01% 16.88% 17.61% 20.26% 24.49%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全國 基隆市 新北市 臺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104年(1/1~12/31) 104年(1/1~12/25) 105年(1/1~12/25) 4註:全國76座測站
  5. 細懸浮微粒紅色警戒改善情況  統計至12月25日止,105年全國細懸浮微粒達紅色警戒以上次數比率約為 3.21%,較去年同期改善。南投縣、彰化縣及雲林縣最明顯;屏東縣、嘉義 市及臺南市達紅色警戒次數則是較104年度增加。 3.21% 0.28% 0.56% 0.69% 1.70% 1.12% 0.83% 1.31% 4.00% 3.41% 2.17% 5.49% 0% 2% 4% 6% 8% 10% 全國 基隆市 新北市 臺北市 桃園市 新竹縣 新竹市 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104年(1/1~12/31) 104年(1/1~12/25) 105年(1/1~12/25) 5.49% 8.83% 7.68% 6.44% 5.58% 0.00% 0.00% 0.00% 3.90% 6.53% 0.28% 0% 2% 4% 6% 8% 10% 嘉義縣 嘉義市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連江縣 金門縣 澎湖縣 5註:全國76座測站
  6. 6 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季節性差異大  西南季風(5至9月)與東北季風(10至隔年4月)期間濃度變化大,有顯 著季節性差異;東北季風期間易受長程污染傳輸及東北季風背風面 擴散不佳影響。  西南風季節期間全國各地區大致符合標準,東北季風期間則常有超 標情形,中南部平均濃度達30~40 μg/m3。 西南季風期間 平均濃度(μg/m3) 北部 15.4 竹苗 15.0 中部 16.9 雲嘉南 15.3 高屏 12.9 東北季風期間 平均濃度(μg/m3) 北部 21.4 竹苗 24.9 中部 32.3 雲嘉南 39.3 高屏 31.3
  7. 備註:1.以各直轄市、縣(市)轄內空氣品質監測站發生紅色警戒次數(當日PM2.5濃度≧54微克/立方公尺)計算 2.紅色警戒比率=達紅色警戒次數/全年總站次數(目前國內有76個空氣品質測站) 104年實際 105年目標 106年目標 107年目標 108年目標 目標 499次 1.8% 目標 798次 2.88% 目標 698次 2.51%目標 898次 3.35% 以104年為基準年計算 全國 紅色 警戒 997次 3.72% 空氣品質改善目標 降低PM2.5紅 色警戒發生率 2年內改善 20% 4年內改善 50% 7 現況 862次 3.21%
  8. 清淨空氣行動計畫 政府應變 依空氣品質等級 【紅色警戒、初 級惡化、中級惡 化、緊急惡化】 ,中央訂定「污 染源管制要領」 ,地方訂定「區 域防制措施」 全民改變 改變燃料 鍋爐重油改柴油 (天然氣等) 改變風俗習慣 燒香、金紙、鞭 炮、民俗活動、 抽菸 防制揚塵 河川揚塵 裸露地揚塵 (含道路揚塵) 營建及堆置揚塵 管制排煙 餐飲油煙 大客貨車黑煙 農業廢棄物 燃燒排煙 機車青白煙  八大近程措施 • 加強整合部會量 能、強化中央地方 合作、促進全民共 同參與。 PM2.5管 制基礎及 背景研究 河川揚 塵防制 兩岸空氣 品質改善 交流合作 電動二輪車 (E-BIKE) 電動公車 (E-BUS) 電動蔬 果運輸 車 柴油車 加裝濾 煙器 飯店使 用天然 氣鍋爐 加速推動 108 年完成  四面向 十大強化措施 • 加強基本管 制作為。 8
  9. 9 秋冬季節鼓勵鍋爐改變燃料 商業燃油鍋爐  商業(旅宿業、醫院及學校)燃油鍋爐1千家(6都占50%)。  2年內改用天然氣或電熱泵,採鼓勵方式,提供補助每案最高50萬元。  2年後採強制措施,加嚴排放標準。 工業小型燃油鍋爐  工業小型燃油鍋爐未裝置防制設備約3千家。  2年內秋冬季節,主動配合採用柴油,採鼓勵方式補助價差。  2年後採強制措施,加嚴排放標準,符合硫氧化物50ppm。
  10. 三期車PM減量效益85%~100%,與五期車排放水準相當 推動國營企業及大型工廠採用符合四期、五期排放標準柴 油車載運貨物 106年移動污染源管制目標 推動500家企業雇用環保車隊 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1千輛 在一定條件及期限內提供誘因,補助淘汰、加徵牌照稅 、協商車廠提供購車優惠 汰舊一、二期大貨車1萬輛 淘汰二行程機車30萬輛 提供補助誘因及加強稽查取締,鼓勵二行程機車淘汰 10
  11. 1111 縣市別 106年度柴油大貨車分配之汰換數 106年度二行程機車分配之汰換數 基隆市 100 2,000 臺北市 300 19,000 新北市 700 33,500 桃園市 800 21,000 新竹市 100 3,500 新竹縣 200 3,300 苗栗縣 400 5,000 臺中市 1,400 29,200 彰化縣 900 14,500 南投縣 300 5,500 雲林縣 600 9,000 嘉義市 100 5,500 嘉義縣 400 7,000 臺南市 900 38,000 高雄市 1,700 76,500 屏東縣 500 12,500 宜蘭縣 300 6,000 花蓮縣 200 4,000 臺東縣 100 3,000 澎湖縣 1,200 金馬地區 800 總計 10,000 300,000 柴油大貨車及二行程機車汰換規劃
  12. 加強河川揚塵防制  4年編列5億元,執行水覆蓋、魚溫式、稻草蓆鋪設等工法,以及防 風林補植、撫育,計完成3,400公頃,並進行環境清理22萬公里, 解決濁水溪、卑南溪、立霧溪及高屏溪河川揚塵,  減少總懸浮微粒(TSP) 3,550公噸及懸浮微粒(PM10) 1,050公噸。 卑南溪揚塵 魚塭式工法 土堤修護 立霧溪揚塵 街道洗掃水覆蓋工法 稻草蓆鋪設高屏溪揚塵 濁水溪揚塵 河川裸露地灑水 揚塵警示通報 蓄水池塘 揚塵 工法 應變 12
  13. 簡報結束
Anún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