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úncio
OMO品牌精確掌握消費需求-完整的情報才能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CRM教材-詹翔霖副教授.docx
OMO品牌精確掌握消費需求-完整的情報才能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CRM教材-詹翔霖副教授.docx
OMO品牌精確掌握消費需求-完整的情報才能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CRM教材-詹翔霖副教授.docx
Próximos SlideShares
Pos系統 大葉企管-詹翔霖教授Pos系統 大葉企管-詹翔霖教授
Carregando em ... 3
1 de 3
Anúncio

Mais conteúdo relacionado

Mais de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hanrs/post/1381109792(20)

Anúncio

Último(20)

OMO品牌精確掌握消費需求-完整的情報才能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CRM教材-詹翔霖副教授.docx

  1. OMO 品牌精確掌握消費需求-完整的情報才能真正了解顧客的需求-CRM 教材-詹翔霖 副教授 POS 系統 簡單的說,POS 就是「收銀機」上又加上了「光學掃描設備」 ,當掃描器劃過商品上 的條碼時,也將「商品資料」 、 「購買者資料」 、 「時間」 、 「地點」等全部輸入。 這些資料經過電腦分析、比對,再和「訂貨系統」 、 「會計系統」 、 「資料庫」 、 「員工管 理」等全部連線,等於掌握了從顧客到庫存的全部資料,對於加盟主及總部掌握商品 的銷售狀況,有極大幫助。 便利商店統一超商公司 1990 年代即率先引進先進的 POS 系統,帶來之後發展的順利基礎。 1992 年,統一超商的營業額是 150 億新臺幣,稅後獲利 4 億左右。 1994 年開始電子化系統,先期投資就要 8 億新臺幣,等於是用兩年賺來的錢再拿去 投資。 1993 年初,由資訊部和合作電腦服務商確認及徵選 7-Eleven 的 POS 系統所需軟硬體 後,召集成立「系統革新推動小組」 ,肩負開創臺灣 7-Eleven 量身訂做 POS 系統成敗 的任務;這個小組當時「業務革新」 、 「系統革新」及「軟硬體建置」要一次完成。 1997 年 7-Eleven 已達 1,500 間門市、營業額突破 300 億元,成為製造廠商爭相進駐 的通路,而 7-Eleven 所提出的進貨條件在通路業界是數一數二的嚴苛,7-Eleven 更將 新品試銷期由三個月縮短為一個月,使得製造商間搶貨架的競爭更加劇烈。 2022 年 7 月,7-ELEVEN 推出了「X POS 機」 ,預計今年下半年陸續在全台 6,500 家門市 鋪機,共 1.4 萬台費時 4 年、斥資新台幣 10.8 億元所打造。 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機 台面朝消費者的方向,也具有掃碼設備,只要簡易設定就可以直接變成自助結帳機 台。 7-11 新一代的 POS 服務情報系統可做到顧客關係管理。譬如:每天有七百萬人光顧 7-11,每刷一次條碼,就代表一筆銷售資料存進 POS 服務情報系統龐大的資料庫。從 近五千家門市訂單的處理、數千種商品的管理到每日門市銷售資料的蒐集及分析,整 個 7-ELEVEN 都是圍繞著具有強大情報分析能力的 POS 服務情報系統運作。 POS 可從四個方面提供分析資料: 第一、整個商品結構的分析 第二、商品客層的分析 第三、銷售時段的分析 第四、銷售數字變化的分析 統一超商致力建置更完備的 POS 服務情報系統。歷經 3 年的研究開發,高達 40 億的
  2. 龐大投資和心血,2003 年正式導入二代 POS 服務情報系統。 這套專為 7-ELEVEN 量身打造的系統,不僅針對軟硬體及週邊設備重新汰換及整合, 更能發揮高效能的情報力,掌握顧客消費需求。 以二千萬條程式,架構出二代 POS 服務情報系統強大的競爭力。每小時為單位的即時 進銷存情報、每日四次的天氣情報,以多媒體方式傳送集中化的商品情報,二代 POS 服務情報系統提供精準的銷售情報,有效提升經營水準,快速反應消費者需求。 當時 7-Eleven 耗資 8 億元建構第一代 POS 系統上線時,7-Eleven 門市正邁向 2,000 家。為了快速並正確地掌握消費者需求、提供新鮮商品,在滯銷品淘汰和新品引進的 速度要加快許多,不同商品之間也開始消長互見。像門市內日用品和服務商品所占比 重就開始下降,而鮮食類及流行話題商品的比重也開始提高。 7-11 透過資訊科技,將開啟消費者未來生活的無限想像。二代 POS 服務情報系統帶動 週邊系統的整體 e 化提升,不僅成為 7-ELEVEN 營運最強勁的支援力量,更不斷帶給 消費大眾便利生活新風貌。 根據日本 NHK 電視臺製作的專題指出,1974 年日本 7-Eleven 第一家店就是加盟店。 當初第一家 7-Eleven 在日本開幕,一開始雖然生意興隆,但第一個月結算下來竟然沒 有賺錢。原來,商店裡根本沒有庫存的空間,沒有庫存,就等於好賣的商品容易缺 貨,然而滯銷品卻愈來愈多,時間久了就占滿有限的空間。 日本 7-Eleven 起先束手無策,直到鈴木敏文想到了「少量多次」的小額配送方式,由 區域「配送中心」 ,依門市的不同需求,每日進行不同數量、項目及次數的配送,一 舉解決了日本 7-Eleven 無法獲利的問題。 早期臺灣 7-Eleven 開始時展店的位置過於分散,一下子就全國展店,無法做到集中配 送,也難怪前 70 家店有 35 家虧錢,就經營時空背景的市場中,一開始根本就不可 能做到分區配送;主要是因為臺灣的零售物流環境,一直以來都維持著傳統的「批發 配送商」的型態,傳統的零售業是靠小區域的批發經銷商做物流;製造商把市場劃分 開來,每 30 至 40 萬人口設一「總經銷商」 ,像統一食品集團過去就是靠著全省 500 多家大批發商出貨鋪貨;過去批發商對商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批發商掌握了一 個區域的「販售批發的權利」 ,在過去交通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小賣店也是要靠批發 商進貨、補貨。 但是 7-Eleven 有 3,000 種商品,如果每一家都自己配送,至少要分成數十次的進貨, 店員一天光是驗貨、訂貨就花掉所有時間,7-Eleven 成立的前八年間,一名店員光是 訂貨,一天就要打二十多通電話!
  3. 但高效率的物流運作結合物流與資訊科技,就可強化整體訂貨配送效率。隨著台灣 7- ELEVEN 店數持續擴增,更陸續成立了負責低溫物流的統昶行銷,負責出版品物流的大 智通文化,負責專業運輸車隊的捷盛運輸。依商品種類、特性進行不同溫層的配送作 業,不但確保商品的新鮮度與時效性,透過每個配送環節的環環相扣,不斷提昇物流 作業效率,更展現了最具競爭力的物流體系。 除了雜誌、文具之外,約 1,000 種以上的「常溫商品」幾乎都是由捷盟來運送,物流 體系經過多年的演變,也逐漸成熟與壯大。從最早的「今天訂,兩、三天後到貨」 , 到「今天訂、明天到貨」 ,再到「今天早上訂貨,晚上到貨」 ,甚至「一天配送三次」 的快速運作系統。 而且到店準確率提升到 99%,前後只能有 50 分鐘的誤差。,而捷盟也從過去的 3%, 十多年來進步到「缺貨率」是 0.036‰。 0.036‰,意謂著訂 10 萬元的貨,大約可能短少 3.6 元的貨物價値。這種情況也讓加 盟主根本不用點貨了,時間都省下來照顧顧客。 報紙財經新聞報導 統一超商導入 POS 系統後,隔年開春的報紙財經新聞馬上出現一則消息: 「統一超 商導入 POS,去年淨利成長 37%,擺脫 1995 年淨利只成長 5%的慘澹歲月。」1996 年導入的 POS,算是超商的一代 POS,當年各種軟硬體投資就要 10 億新臺幣。到了 21 世紀,一代 POS 的系統已經不敷所需,因此又投入二代 POS 的研發。這次預算更 高,連同下游廠商,達 40 億新臺幣。
Anún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