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úncio

義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詹翔霖教授

詹翔霖教授 em 文化大學
4 de Feb de 2012
Anúncio

Mais conteúdo relacionado

Similar a 義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詹翔霖教授(20)

Anúncio

Último(20)

義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詹翔霖教授

  1. 報 酬 知識 一般產品 使用資源 使用知識 回收遞增 回收遞減 使用知識與資源的回收遞增與回收遞減
  2. 甚麼時候回家 ?
  3. 知識帶動變革 工業革命 管理革命 生產力革命 以知識改良生產工具、製程及產品同時也出現了疏離 已知是解決工作上的問題,無產階級有了中上的收入 將知識運用在知識事上,知識一躍為最重要的生產工具
  4. 經濟特質比較 特質比較 工業經濟 知識經濟 推動力量 蒸汽機 、電器革命 電子 、資訊革命 核心要素 資本 ┼ 天然資源 知識 ( 科技為主 ) 經營系統 機械化 、自動化 資訊化 、智慧化 產業結構 製造業為主體 知識產業為主體 人力結構 直接生產工人占 80% 知識生產工人占 80% 生產方式 大量化 、標準化 小量化 、個性化 生產力 勞動生產力 知識生產力 ( 新指標 ) 資產要素 有形資產為主 無形資產為主 管理對象 物流 、金流 資訊流 、知識流 報酬方式 工資制 業績分紅制 經濟成長模式 循環週期性 長期持續成長性 (Key) 基礎建設 公路鐵路航空網 高速資訊網 、知識網
  5. 知識轉換的模式 共通化 Socialization 具體化 Externalization Internalization 內部化 Combination 結合 外顯式知識 內藏式知識 個人層次 小組層次 組織層次 無形知識 有形知識 無形知識 有形知識 知識的轉換是從個人層次累積至 小組層次再轉化為組織層次的架構
  6. 組織的知識管理 KM = (P+K) S 組織知識的累積 , 必須透過科技將人與資訊充分結合 , 而在分享的組織 文化下達到乘數的效果 People(P) :人 擁有知識的人 Knowledge(K) :知識 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Share(S) :分享 Technology(+) :資訊技術 資訊技術協助知識管理的建構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識管理
  7. 知識創新模式 ( 野中郁次郎 ) 團隊創新能力 就是如何加速知識螺旋創造企業價值的實踐能力 I : Individual 個人 G : Group 團隊(社群) O : Organization 組織 由知識 ( 點線 ) 轉換至其他 知識 ( 實線 ) I I 共同化 ( 默認認知->默認認知 ) 尋求個人相互達成知識共享的過程 外化 ( 默認認知->形式認知 ) 將構想及知識語言化 內化 連結化 I O G ( 形式認知->默認認知 ) 個人根據實驗或實踐體驗以導入 ( 形式認知->形式認知 ) 將知識與既存知識及情報結合化成具體的形式 默認認知 ( 內隱知識 ) 默認認知 ( 內隱知識 ) 形式認知 ( 外顯知識 ) 形式認知 ( 外顯知識 ) 形式認知 ( 外顯知識 ) 形式認知 ( 外顯知識 ) 默認認知 ( 內隱知識 ) 默認認知 ( 內隱知識 ) I I I I I G G G G G
  8. 知識管理涵蓋的層面 資料 資訊 知識 智慧 透過行動與應用 來創造價值 開創價值的直接材料 有目的地整理來傳達意念 定量顯示事實
  9. 培養問題意識的能力 - 水價值
  10. 目標 現況 問題的解決 執行的可行性 因果關係 有解決的必要性 正確的認知 差異分歧 = 問題 1. 分析現況 2. 發現問題 3. 追究問題 協調 4. 設定解決方法
  11. 目 標 現 況 落差 可能原因 營收 1. 銷售努力不足 2. 新產品太少 3. 競爭者太多 4. 價格不夠彈性 5. 品質不夠穩定 6. 景氣低迷 100 萬 55 萬 什麼是問題
  12. 一、目標意識存在 二、實現目標的強烈信念 三、把目標的形態加以明確化 具備「問題意識」的條件:
  13. 有時只看到「問題」的現象(浮出水面的一角),忽略了「問題」發生的近因及遠因,其實那才是「問題」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14. 問題的區分 該不該有死刑? 問題缺少良好的結構 爭論性問題 (controversial issues) 夫婦如何分擔家務? 缺乏良好的結構,指引較少,答案也較不明確 結構不良問題 (ill-structured problems) 1+1=? 有良好的結構,解答有清楚的參照標準 結構良好問題 (well-structured problems) 舉 例 特 徵 問題的類別
  15. 解題策略的取決與程序 現象 問題 原因 對策 衡量、追蹤及控制改善成效 觀察或發現…… 現象是否正常? 與標準與目標的差異? 為什麼會發生異常? 如何改善異常? 如何控制發生異常的原因? 確認並定義問題 What,When,Where,Who,Why,How,How much 分析原因 Why 設定改善目標並形成解決方案 處置:問題發生立即採取解決行動 治標:解決目前問題的方法 治本:避免問題再發生的方法
  16. 原因型 特性要因圖 對策型 特性要因圖 魚頭方向 向右 向左 箭頭所指 問題 目的 魚身 ( 要因 ) 原因 對策或手段 如何發問 Why How
  17. 特性要因圖製作過程要點 步驟 1. 決定 評價特性 步驟 2. 列出 大要因 步驟 3. 各大要因,分別記入 中、小要因 步驟 4. 圖選出 重要要因 4 ~ 6 項 步驟 5. 記入必要的事項 步驟 6. 整理
  18. 魚骨圖 大要因 特 性 中要因 大要因 大要因 大要因 小要因
  19. 特性要因圖 -- 不好吃的飯 為何飯 不好吃 人 鍋子 方法 材料 男 不懂 已婚 經驗不足 女 30 次 電鍋不佳 三洋 大同 國際 瓦斯鍋 壓力鍋 生鍋 米不對 糯米 蓬來米 當期 蓬來米 上期 水質 井水 自來水 礦泉水 火力不佳 大火 中火 木炭 5 : 1 燃料不佳 時間 水米比例不對 1 : 1 蒸氣
  20. 為何每天塞車至少一小時 ? 尖峰時段 上下班時間 用餐時間 假日出門 出外旅遊多 車輛集中 特定節日出門 婚喪隊伍多 節日遊行多 加油隊伍長 加油車輛多 購物商圈擁擠 貨車任意卸貨 商圈街道狹小 等候停車隊伍長 停車位過少 收費速度過慢 油管不夠多 開車人數增加 生活品質提高 GDP 提高 虛榮心作祟 週休二日 休閒增加 活動地點多 開放進口 分期付款 車價降低 車禍多 駕駛人講手機 不守交通規則 違規停車 車位不夠 路況不佳 道路施工 大卡車超載 貪一時之便 交通事故多 出門時間不對 車輛停靠不當
  21.  
  22. 魚骨式架構分析
  23. ● What  : 發生 什麼事 、物 ● When : 何時發生、發生時機 ● Where : 在何處發生、地點與位置 ● Who : 與誰有關、對象與執行者 ● How   : 如何發生的、發生的形式 ● How many/much : 發生的次數、數量或程度 使用 4W 2 H 去思考
  24. 解題策略的形成與取決 瞭解策略形成要因,並學習選擇較適解題策略的思維能力。 目的 解題策略探討 解題策略選擇與取決
  25.  
  26. 醫師嘆了口氣:手術是很成功的,我不知道為 什麼會有這些麻煩 ...
  27. 專家與生手的解題特質對照 不大能適應與原策略不相容的新知 能 彈性 地適應與原策略不相容的新知 不十分正確地獲取適當的解答 非常正確地獲取適當的解答 對解題策略與進度監控不良 細心地 監控 解題策略與進度 效率偏低,解題速度遲緩 由於高效率,解題 快速 解題策略的步驟多未自動化 解題策略的步驟多已被 自動化 認知結構中具少量的解題歷程知識 認知結構中具有豐富的解題 歷程知識 由未知資訊逆向解題 由已知資訊經由策略發現未知資訊 發展相當浮淺的問題心像 發展複雜的問題 心像 花大量時間找尋與執行解題策略 解題前以大量時間 認知問題 認知結構聯結不良零亂鬆散 認知結構間具有高度聯結 有限而貧乏的認知結構 大量而豐富的 認知結構 生手 專家
  28. 資料來源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47900121&agMode=1
Anún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