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slideshow foi denunciado.
Seu SlideShare está sendo baixado. ×

成功領袖養成術 -青創總會中區-詹翔霖教授-第2版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Anúncio

Confira estes a seguir

1 de 60 Anúncio

Mais Conteúdo rRelacionado

Diapositivos para si (18)

Anúncio

Semelhante a 成功領袖養成術 -青創總會中區-詹翔霖教授-第2版 (20)

Mais recentes (20)

Anúncio

成功領袖養成術 -青創總會中區-詹翔霖教授-第2版

  1. 1. 成功領袖養成術 青創總會中區 100.02.24 詹翔霖副教授 [email_address] 0955-268997 教學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anrs
  2. 2. 資 歷 簡 介 政治大學科管所 博士後研究 美國西太平洋大學 企管博士 英國國立威爾斯大學 企管碩士 <ul><li>大陸清華大學醫藥經營管理所 特聘副教授 </li></ul><ul><li>大葉大學 企管系、休閒管理系 兼任副教授 </li></ul><ul><li>文化大學 國企系 兼任副教授 </li></ul><ul><li>職訓局 3C 核心職能講師 </li></ul><ul><li>日本產經協會 MTP 講師 </li></ul><ul><li>企業訓練聯絡網人力資源發展服務團顧問 </li></ul><ul><li>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創業諮詢輔導顧問 </li></ul><ul><li>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擔任諮詢輔導顧問 </li></ul><ul><li>行政院勞委會 員工協助方案 </li></ul><ul><li>行政院勞委會 社會專業社工訓練 </li></ul><ul><li>美國 NGH 催眠協會 認証合格催眠心理諮商師 </li></ul>
  3. 3. 管理才能 <ul><li>工作教導 </li></ul><ul><li>領導團隊 </li></ul><ul><li>有效領導 </li></ul><ul><li>問題分析 </li></ul><ul><li>目標管理 </li></ul><ul><li>工作效率 </li></ul><ul><li>培訓能力 </li></ul><ul><li>自省能力 </li></ul><ul><li>有效溝通 </li></ul><ul><li>激勵士氣 </li></ul><ul><li>衝突管理 </li></ul><ul><li>創新技能 </li></ul><ul><li>決策能力 </li></ul><ul><li>顧客服務 </li></ul><ul><li>整合能力 </li></ul><ul><li>領袖魅力 </li></ul>
  4. 4. I 型人 ( 深耕型 ): 在某個小領域有深入的研究 , 是典型的 [ 博士 ], 但是對其他領域則一無所知 . 一型的人 ( 淺碟型 ): 知識廣泛但是都不專精 , 雖然什么都知道一點儿 , 但是也就只有知道那么一點儿 , 只能唬唬外行人而已 , 一碰到內行人就露陷了 . T 型人 : 一般性的知識廣泛 , 但是會針對某個領域去做研究和鑽研 , 是一種在 [ 通才 ] 基礎上建立的 [ 專才 ], 鑽到頂尖就無法替代 , 退休終老保障無虞 . π 型人 : 在通才的基礎上建立了兩種 ( 或是更多 ) 專才 , 成功机會比 T 型人多很多 , 人生也會更加精彩 . 您是哪一種人 ? 您需要哪一種人呢 ? 多一項專才就多增加一分競爭力 , 培養多種專才已經成為有志成為紫牛人物者首要任務 四種管理人 -- 你是哪一種 ?
  5. 5. <ul><li>達爾文—物競天擇 , * * * * </li></ul><ul><li>強者與智者都不能生存唯有適者 , 也就是能適應變革者 </li></ul><ul><li>  才能生存 !! </li></ul><ul><li>    </li></ul>
  6. 6. 管理才能目標 <ul><li>學習有效領導的正確觀念,扮演好領導者的角色。 </li></ul><ul><li>學習主管的基本核心技能,改善關係與提升效能。 </li></ul><ul><li>學習處理人員管理的問題,能夠化解衝突與輔導。 </li></ul><ul><li>學習正確的工作教導方法,理解部屬培育的重要。 </li></ul><ul><li>學習顧客服務的正確精神,能夠正確有效的執行。 </li></ul><ul><li>學習激發團隊動能的理論,懂得共好團隊的運作。 </li></ul><ul><li>學習問題分析與決策手法,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li></ul><ul><li>學習目標管理與目標設定,能夠做好檢討與改善。 </li></ul><ul><li>學習創新思維與創新手法,可以自我突破與創新。 </li></ul><ul><li>能夠做好主管的領導角色,讓人員滿意績效提升。 </li></ul>
  7. 7. 亨利‧明茲伯格 (Henry Mintzberg ) <ul><li>1960 年代末期,對五位高階經理人的工作進行了一項很仔細的研究,他的發現推翻長久以來人們對經理人工作的印象。 </li></ul><ul><li>發現高階經理人所進行的是一大堆變化多端、形式不定以及歷時短暫的活動,所面對的是持續不斷的干擾,並沒多少時間可以反省沈思,且半數經理人的活動無法持續進行九分鐘。 </li></ul>
  8. 8. 管理者的角色與能力 <ul><li>明茲伯格認為管理者表現出十種不同但是高度相關的角色 </li></ul><ul><li>管理角色是指「管理行為的特定分類」 </li></ul><ul><li>這十種角色可以分為三大類: </li></ul><ul><li>人際關係 </li></ul><ul><li>資訊傳遞 </li></ul><ul><li>決策方面 </li></ul>
  9. 12. 領導者的工作 管理能力 v.s 專業能力 1. 計劃— 願景、策略、目標 、 計畫、 配置資源 2. 組織— 流程、工作設計 、 分配 3. 用人— 徵 、 選 、 育、用 、 留 、 管 、 離 4. 領導— 激勵、溝通、授權、團隊建立、協調 5. 控制— 績效管理、改善計劃、教育訓練、獎懲
  10. 13. 四構面式的管理功能
  11. 14. 權力的來源可以分為二大類,共五種 <ul><li>1. 個人權力 (Personal Power) </li></ul><ul><li>參考權 </li></ul><ul><li>專家權 </li></ul><ul><li>2. 職位權力 (Position Power) </li></ul><ul><li>合法權 </li></ul><ul><li>獎賞權 </li></ul><ul><li>懲罰權 </li></ul>
  12. 15. 領導權力的種類 嚴 天 長官 你有權給人有效的懲罰嗎? 懲罰權  信 地 長官 你有權給人需要的獎勵嗎? 獎賞權  勇 君 長官 你擁有組織授予的職權嗎? 合法權  智 師 師長 你擁有別人需要的知識嗎? 專家權  仁 親 家長 你受別人仰慕並被模仿嗎? 參考權  特質 觀點 古典 觀點 典型的 擁有者 意義 領導權力
  13. 16. 管理具有藝術與科學的雙元性 <ul><li>儘管知識快速地累積,我們仍需面對一些現有管理學無法解決的問題,並須借助於直覺、經驗、本能,以及個人的前瞻洞見來加以解決。 </li></ul><ul><li>這種方式雖不似科學面,產生較高的決策品質,但就目前而言,則可能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我們只能期待,由個人因素所產生的解決方案,在未來將可透過科學方法的印證,轉換成穩定性較高的管理科學面。 </li></ul><ul><li>萬尼瓦.布什在《科學的貧乏》書中:「管理乃由藝術、專業與技術三股線條交織而成,…技術能夠傳授,但藝術則必須學習、領會。 」 </li></ul>
  14. 17. 領導者的視野格局 經營 策略 人力資源 行銷 財務 生產 研發 資訊 科技 競爭者 供應商 潛在 新進者 替代品 客戶 經濟 環境 政治 環境 社會 環境 科技 環境 文化 環境 法律 環境 人口 環境
  15. 18. 決策 . 計畫 . 組織的管理活動 對員工行為之了解 , 如何與他人共處之技能 專業知識 . 專業領域內之分析能力及使用各項工具及技術之能力
  16. 19. <ul><li>第一個數字代表 </li></ul><ul><li>以任務為中心 </li></ul><ul><li>第二個數字代表 </li></ul><ul><li>以部屬為中心 </li></ul>布 - 莫二氏:領導方格學說 對人的關注 低 1,9 鄉村俱樂部管理 注意人們建立合意關係的需要,導致愉快友好組織氣氛 . 9,9 協作管理 工作成就來自獻身精神,在工作目標上利益一致,互相依存,導致信任和尊敬關係 . 1,1 貧乏的管理 為保持組織成員地位以最少的努力執行工作 9,1 權威與服從 安排工作條件,採用受人因素干擾的最小的方法來達到高效率 5,5 組織 - 人管理 兼顧必須完成工作和人際關係,使一定成績成為可能 9 8 7 6 5 4 3 2 1 9 8 7 6 5 4 3 2 1 對事的關注 高
  17. 20. 6 項職能與 12 個職場成功性格 認識你的內在性格 特質與優勢 腦袋決定口袋 格局決定未來
  18. 21. 6 大核心競爭職能 <ul><li>執行力 ( Vitality ) </li></ul><ul><ul><ul><li>行動性與持續性配合而成,具互補關係及乘數效果。從事營業工作者與此特性有極大之關係。 </li></ul></ul></ul><ul><li>領導力 ( Leadership ) </li></ul><ul><ul><ul><li>由指導性與挑戰性兩種特性組合而成,用於分析領導階層及管理部門之稱職程度。 </li></ul></ul></ul><ul><li>親和力 ( Feeling ) </li></ul><ul><ul><ul><li>由共感性與情緒安定性兩種特性組合而成,用於判斷情緒之共感度及安定度,對從事服務業者而言,係一項重要之診斷項目。 </li></ul></ul></ul><ul><li>開創力 ( Originality ) </li></ul><ul><ul><ul><li>由獨自性與革新性兩特性組合而成,係判斷一個人開創智慧附加價值能力之重要項目。 </li></ul></ul></ul><ul><li>思考力 ( Flexible way of Thinking ) </li></ul><ul><ul><ul><li>由思考性及柔軟性兩特性組合而成,用以評價一個人因應情況變化之思考能力。 </li></ul></ul></ul><ul><li>敏感度 (Sensibility ) </li></ul><ul><ul><ul><li>由感受性與慎重性兩特性組合而成,用以評價一個人對事務之敏銳度及神經纖細度。 </li></ul></ul></ul>
  19. 22. 12 項內在核心性格 行動性 測驗判斷力及實際行動的相輔度,評價其人是否具有行動力。 <ul><ul><li>持續性 </li></ul></ul><ul><li>從事任何工作必備之特性,評價其人是否具持續力,能勝任而有恆心的完成瑣碎、單調的工作。 </li></ul>指導性 測驗其人際關係能否迅速確認自己優勢,並對他人發揮領導能力。 挑戰性 測驗其是否能經常積極的向新課題、新目標挑戰。 共感性 測驗人之情感共鳴 ( 情感交流 ) 強弱、溫柔度的重要指標,是推動人際關係圓滑的重要關鍵,一般而言,外向的人具有高度的共感特徵。 情緒安定性 測驗個人情感的穩定程度,是否常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起伏不定,情緒不安定者易與人起爭執。
  20. 23. 12 項內在核心性格 <ul><ul><li>獨立自主性 </li></ul></ul><ul><li>測驗其避免模仿,善於用自己方法發揮創造力的能力。並藉此瞭解個人獨立性與行動力配合程度與能力。 </li></ul>革新性 測驗是否具有否定現況、改革現有秩序,創造新格局的慾望與程度。 思考性 測驗其人具有問題意識,一面分析問題現況,一面思考提出計劃之能力,自我省思內向型較常得高分。 柔軟性 測量其是否能自由思考,不拘泥於固定觀念,靈活應付變局之程度。 感受性 測驗對外在刺激所產生印象的強弱、對環境所產生的敏感度及纖細度之指標。 慎重性 係測驗一個人是否對任何事,會事前做深入而審慎之思考,且能依照計劃逐步進行。
  21. 24. 內隱與外顯知識的差異 經驗 智慧 群體技能 設計藍圖 符碼 公式 電腦程式 例子 附著於擁有此種竅門的個人,而且很難複製及移轉 可以透過法律有效保護,且容易移轉 所有權 難以形成文化或鑲嵌於特定組織例規的知識 可以成為文化,表現在各種媒介,如書面、電腦螢幕等 定義 心智內隱 (Tacit) 外顯行為 (Codified)
  22. 25. 服務領導的藝術 - 開火車 領導 互信 互敬 責任 榮譽 激勵 賞識 意義 熱誠 服務
  23. 26. 領導理論的整合 特質 權力 行為 權變
  24. 27. 團隊發展模式 <ul><li>任務達成 </li></ul><ul><li>個人發展 </li></ul><ul><li>團隊建構 </li></ul>個人發展 任務達成 團隊建構
  25. 28. 個人發展 達成整體任務 建構團隊 1. 提供支持及關照 1. 規劃及組織 1. 了解目的、目標 2. 尊重個人價值差異 2. 檢核品質 2. 鼓勵全員參與 3. 澄清角色及責任  3. 問題解決    3. 分享領導的角色扮演  4. 發展領導潛能 4. 確認資源 4. 發展團隊規範 5. 設定個人目標 5. 收集攸關資訊 5. 挑戰團隊現況 6. 回饋及評估 6. 了解時間限制 6. 開放、溝通 7. 訓練及發展 7. 有效應用資源 7. 發展人際關係技能 8. 鼓勵承擔風險 8. 改善流程 8. 共同分享及反思任務 9. 貢獻團隊 9. 工作再設計 9. 共同慶祝成功的經驗 10. 促進正向的態度 10. 工作負荷的調整 10. 創造相互關係 11. 了解個人的動機 11. 設定優先次序 11. 發展團隊共同願景 個人發展 任務達成 團隊建構 個人發展 任務達成 團隊建構 個人發展 任務達成 團隊建構
  26. 29. 團 隊 發 展 的 階 段 形成期 風暴期 規範期 成熟期
  27. 30. 團 隊 發 展 的 階 段 成熟期後會因: 1. 成員增減 2. 目標達成 3. 目標的增變 5. 擁有資源的耗盡 6. 環境的改變 重新回到任何一個階段,循環或解散 領導者是全方位的角色扮演,但是必須依情況著重某些角色的份量。但切記別因著重某些角色,而忘記其他角色的重要性,無論在何種狀況下。 形成期 ( Forming ) 推動者: 需要破除人際藩籬 釐清團隊成員的期望是什麼? 建立互動的共同學習經驗 <ul><ul><li>風暴期 ( Storming ) </li></ul></ul><ul><ul><li>協調、回映者: </li></ul></ul><ul><ul><li>培養更多的信任或溝通的環境 </li></ul></ul><ul><ul><li>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li></ul></ul><ul><ul><li>居中調解 </li></ul></ul><ul><ul><li>更進一步闡釋現狀 </li></ul></ul>規範期 ( Naming ) 補位者: 需要時提供、尋找所需資源 提出團隊裡頭可能的問題 需要時透過團隊找出解答 <ul><ul><li>成熟期 Performing ) </li></ul></ul><ul><ul><li>激勵者: </li></ul></ul><ul><ul><li>釐清角色扮演與職責所在 </li></ul></ul><ul><ul><li>協助團隊尋求挑戰性 </li></ul></ul><ul><ul><li>為團隊的未來做規劃 </li></ul></ul>形成期 ( Forming ) 形成期( Forming ) Φ 目標 不明確 Φ 單打獨鬥 Φ 尋求定位 Φ 遲疑不決 風暴期 ( Storming ) Φ 尋求自我目標 Φ 權力運用 Φ 抗拒改變 Φ 各有想法及意見 規範期 ( Naming ) Φ 有共同目標 Φ 權責明確 Φ 接受改變 Φ 以領導者為中心 成熟期 ( Performing ) Φ 有理想 Φ 互相支援 Φ 尋求改變 Φ 以目標為中心 團隊 / 個人 彼此了解有限 團隊 / 個人 具有基本合作技巧的團隊 能達成簡易任務 團隊 / 個人 加強互助合作技巧 , 形 成默契 , 達到自動自發 團隊 / 個人 各方面皆有良好互 動技巧
  28. 31. <ul><li>問題的釐清 </li></ul><ul><li>目標的設立 </li></ul><ul><li>資源的整合與分析 </li></ul><ul><li>思考的發想 </li></ul><ul><li>概念的評估 </li></ul><ul><li>方案的擬定 </li></ul><ul><li>方案的評估與決策 </li></ul><ul><li>管控的計畫 </li></ul><ul><li>執行 </li></ul><ul><li>檢討改進 </li></ul><ul><li>標準化 </li></ul>決策的流程 問題釐清與狀況分析 策略的思考與評估 解決方案的執行與控管 檢討改進與標準化制度的建立
  29. 32. 解決問題核心 <ul><li>1. 熱氣球的科學家 </li></ul><ul><li>2. 瞎子打球 </li></ul><ul><li>3. 問題分類 - 危機 </li></ul>
  30. 33. 培養問題意識的能力 冰山的存在是問題嗎?
  31. 34. 領導者的角色 人 事 / 流程 未來 / 策略導向 推動變革 關懷員工 引領願景 例行 / 營運導向 提供服務
  32. 35. 領導統御基本認知 -- 領導與領導力 <ul><li>領:引導 </li></ul><ul><li>導:指引、開發、疏通 </li></ul><ul><li>領導:領導者以其人格、言行的影響力,獲得成員的信仰、尊敬、忠誠與合作的行為。 </li></ul><ul><li>領導力:是指影響一群人,去達成團隊目標的能力。 </li></ul>
  33. 36. 領導統御基本認知 -- 統御的意涵 <ul><li>「統」:控制 </li></ul><ul><li>「御」:駕御 </li></ul><ul><li>統御:以嚴明的約束力,指導部屬行動,責成負責任、守紀律,節制與糾正其怠惰及偏差的行為傾向。 </li></ul>
  34. 39. 馬斯洛需求階層論 工作價值 工作價值觀即是價值觀的一切屬性。 愛因斯坦說: 「人生的價值, 應該看他貢獻什麼, 而不是取得什麼?」。
  35. 40. 美國先決領導一書中作者提出 : 平庸的領導人和紫牛級領導人的分別在於 [ 情緒智慧 ] (Emotionai Intelligence, 簡稱 EI), 能夠掌握 EI 就可以達到和諧領導的境界 . 簡單地說 ,EI 包括對外關系的聯繫以及對內自我管理的能力 , 細目包含了以下十九個項目 : EI 創造出自己的領導風格 情緒自我認知 精確自我評估 自信 自我管理 情緒自我控制 激勵式領導 樂觀 適應能力 建立團隊合作 作變革的觸媒 服務 表裡一致 成就動机 無衝突管理 同理心 影響力 組織認知主動性 發展他人的能力 企圖心
  36. 41. 效率管理 -- 確認 6W.3H.1R. 1.What: 何事 ? 2.When: 何時 ? 3.Who: 何人 ? 4.Where: 何地 ? 5.Why: 為什么 ? 6.Which: 何者 7.How: 如何做 ? 8.How many: 多少數目 ? 9.How much: 多少數量 ? 10.Result: 管理者要設定應達到 的預期目標 .
  37. 43. 學問好不如做事好 , 做事好不如做人好 好 你贏 我輸 ( 無力感 ) 我輸 你輸 ( 自閉症 ) 你贏 我贏 ( 皆大歡喜 ) 我贏 你輸 ( 虐待狂 ) 你 好 我
  38. 44. 溝通的意義 <ul><li>將一個人的意思和觀念 , 傳達給別人的行動 . </li></ul><ul><li>是什麼人說什麼話 , 經由什麼路線傳至什麼人 , 而達成什麼效果 . </li></ul><ul><li>將觀念或思想由一個人傳遞至另一個人的程序 , 使接受溝通的人 , 獲致思想上的瞭解 . </li></ul>編碼 事件、訊息 解讀 解碼 解讀 重新架構 接收 傳遞 社會價值、團隊共識 過往 經歷 過往 經歷
  39. 45. 溝通的四大目的 <ul><li>1. 說明事物 ( 信息表達 ) </li></ul><ul><li>2. 表達情感 </li></ul><ul><li>表露觀感  流露感情  產生感應 </li></ul><ul><li>3. 建立關係 </li></ul><ul><li>暗示情分  友善 ( 不友善 )  建立關係 </li></ul><ul><li>4. 進行企圖 </li></ul><ul><li>透過關係  明 ( 暗 ) 說  達成目標 </li></ul>
  40. 46. 引起人際溝通不良的原因 <ul><li>1. 對人不了解:我看我自己 ≠ 你看我自己 </li></ul><ul><li>2. 對事務不清楚:意見 ≠ 事實,事實 ≠ 真相 </li></ul><ul><li>3. 時間不適當:先講 ≠ 先好,後講 ≠ 不好 </li></ul><ul><li>4. 地點不理想:有地點 ≠ 好地點 </li></ul><ul><li>5. 溝通管道不暢通:有管道 ≠ 有溝通 </li></ul><ul><li>6. 訴求流於情緒:表達感受 ≠ 發洩情緒 </li></ul><ul><li>7. 防衛心理作祟:說好話 ≠ 說真話,要溝通 ≠ 要說服 </li></ul><ul><li>選擇性的注意溝通訊息 </li></ul><ul><li>對他人印象而影響溝通 </li></ul><ul><li>不專心聽,卻擺出專心聽講的姿態。 </li></ul><ul><li>聽到不樂意的話,拒絕再聽下去。 </li></ul><ul><li>老是思考要如何答話。 </li></ul><ul><li>外界聲音或事物的干擾而分心。 </li></ul><ul><li>要他人明的自己要說的 , 老是要試圖打斷他人的說話。 </li></ul><ul><li>不同理 : 不 照顧到對方的情緒, 不善 表達自己的感性面 。 </li></ul>
  41. 47. 三種溝通行為 a. 有自己的權利與 需求要滿足 b. 別人也有權利與需求要滿足 a. 維護自己的權利 ,但也 不侵犯他人權利 b. 以真誠直接合宜的方式, 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3. 積極 a. 自己的願望或意 見比別人的重要 b. 自我意識強 a. 忽略或否定他人的想法 b. 只會維護自己的權利 c. 以攻擊他人來表達自己 2. 攻擊 a. 別人的願望或意 見比自己的重要 b. 避免衝突 c. 取悅他人 a. 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帶著 歉意與心虛 b. 無法真正表達自己內心的 想法與感受 1. 退縮 價值觀 行為表達 行為
  42. 48. 三種溝通行為的言辭特徵 a. 常用 「我」開頭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與感受 b. 以建議的方式來表達對別人的看法 c. 會徵詢他人的意見與感受 3. 積極 a. 說話多以命令或威脅口氣提出要求 b. 常不理會他人的感受 c. 以怪罪挖苦他人的口吻來表達自己想法 2. 攻擊 a. 說話吞吞吐吐、低聲下氣、最常說對不起 b. 很少用「我」做開頭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c. 常為自己的感受找藉口、捨棄自我的需求 1. 退縮 言辭及行為表達 行為
  43. 49. 有效溝通的步驟 <ul><li>了解你要說些什麼 . </li></ul><ul><li>了解你的對象 . </li></ul><ul><li>引起對方的注意 . </li></ul><ul><li>確定對方了解你的意思 . </li></ul><ul><li>讓對方記憶永存 . </li></ul><ul><li>不時要求回饋 . </li></ul><ul><li>付諸行動 . </li></ul>
  44. 50. 有效 溝 通的表 達 方式 你 在 說 什 麼 你 是 怎 麼 說 的 你 的 身 體 語 言 7 % 38 % 55 %
  45. 51. 觀察的技巧 <ul><li>注意眼神 </li></ul><ul><li>掌握姿勢 </li></ul><ul><li>反覆次數 </li></ul><ul><li>聲調高低 </li></ul>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
  46. 52. 傾聽技巧 <ul><li>暫時保留自己的意見,不打岔 ( 尤其避免中途糾正對方錯誤 ) </li></ul><ul><li>不隨意判定結論 </li></ul><ul><li>想了再回答 ( 說話經過大腦 ) </li></ul><ul><li>面對面聽著 , 且保持適當距離 </li></ul><ul><li>觀察對方非語言行為 </li></ul><ul><li>思索對方的感覺與其所持的立場與假設 </li></ul><ul><li>在聽的時候留意心中的偏見或本身價值觀不要扭曲了所聽話的內容 </li></ul><ul><li>專心、在對方還未把話說完時,心中不要去想要怎麼回答 </li></ul><ul><li>適時表現出重視對方談話的態度,例如點頭 </li></ul>
  47. 53. 傾聽能力自我問卷 <ul><li>請回答以下 15 個題目 . 對每個問題回答是或否 , 請根據你在最近的會議或聚會上的表現真實填寫 . </li></ul><ul><li>1. 我常常試圖同時聽幾個人的交談 . </li></ul><ul><li>2. 我喜歡別人只給我提供事實,讓我自己作出解釋 . </li></ul><ul><li>3. 我有時假裝自己在認真聽別人說話 . </li></ul><ul><li>4. 我認為自己是非言語溝通方面的高手 . </li></ul><ul><li>5. 我常常在別人說話之前就知道他要說什麼 . </li></ul>
  48. 54. 傾聽能力自我問卷 <ul><li>6 . 如果我不感興趣和某人交談 , 我常常通過注意力不集中的方式結束談話 . </li></ul><ul><li>7 . 我常常用點頭 , 皺眉等方式讓說話人了解我對他說話內容的感覺 . </li></ul><ul><li>8 . 常常別人剛說完 , 我就緊接著談自己的看法 . </li></ul><ul><li>9 . 別人說話的同時 , 我也在評價他的內容 . </li></ul><ul><li>10 . 別人說話的同時 , 我常常在思考接下來我要說的內容 . </li></ul>
  49. 55. 傾聽能力自我問卷 <ul><li>11. 說話人的談話風格常常會影響到我對內容的傾聽 . </li></ul><ul><li>12. 為了弄清對方所說的內容 , 我常常採取提問的方法 , 而不是進行猜測 . </li></ul><ul><li>13. 為了理解對方的觀點 , 我總會下工夫 . </li></ul><ul><li>14. 我常常聽到自己希望聽到的內容 , 而不是別人表達的內容 . </li></ul><ul><li>15 當我和別人意見不一致時 , 大多數人認為我理解了他們的觀點和想法 . </li></ul>
  50. 56. 傾聽能力自我問卷 ( 答案 ) <ul><li>以下所示 15 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根據傾聽理論得來的。 (1) 否 (2) 否 (3) 否 (4) 是 (5) 否 (6) 否 (7) 否 (8) 否 (9) 否 (10) 否 (11) 否 (12) 是 (13) 是 (14) 否 (15) 是 </li></ul><ul><li>你的答案對了嗎 ? </li></ul>
  51. 57. 成功的人在成功背後還須有下列代價: 1 比別人更多的付出,更少的比較。 2 比別人更加的努力、更多的犧牲。 3 比別人有對工作的熱愛、對目標的執著。 4 比別人更能從工作中找到樂趣。 5 比別人更能用心去感受,了解眼睛看不見 的事物更有價值。 6 比別人更多的堅忍、更多的互惠。 7 比別人更把握零碎時間多想多做、投入最 多寶貴的資源,一分一秒都不浪費。 8 成功的人比別人更身體力行。 9 成功的人不會眷戀光環。 10 成功的人專做別人不要求的事。
  52. 58. 主管的價值, 是取決於所帶領的員工 ( 夥伴 ) 做了什麼 <ul><li>成功的主管,會體認下列三個事實: 1. 管理是一種透過他人之力,將任務完成的互動過程。 2. 主管對所帶領員工的需要,遠大於這些員工對主管的需要。 3. 主管的價值,是來自所帶領的員工做了些什麼,而不是你自己做了些什麼。 </li></ul><ul><li>主管是幫助所帶領的夥伴獲得成功而存在 </li></ul>
  53. 59. 一個人怎樣活就大概知道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