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uma empresa Scribd logo
1 de 46
How much do I know about Tiantai School of Buddhism
天台宗知多少
A Origination of Tiantai School of Buddhism 天台宗緣起
1. Dynasties/Periods of India in brief
印度朝代簡說
2. Six Phases or Stages of Indian Buddhism
印度佛教的六個階段
3. Buddhist councils on orthodoxy of Buddhist Scripture and the Tripitaka
經典結集及三藏的形成
4. Mahayana Nagarjuna Study
大乘龍樹學
5 First missionaries of Buddhism to China
佛教到漢地的初傳
6. Kumarajiva'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Buddhism especially to Tiantai School
羅什法師對中國佛教尤其是對天台宗的貢獻
7. Three Phases or St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中國佛教發展的三步曲
Bodhisattva
Bodhisattva
Nagarjun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Bodhisattv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 Time 時代
 Name 名字
 Family background 種姓
 Aptitude 資質
 Why leave home 出家因由
 Course of Learning 學法經過
 Controversy 論戰
 Writings 著述
 How did he die 怎麼死
Bodhisattv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Time 時代: AD150~250
Name 名字:
Naga=Dragon 龍; arjuna=fierce 猛:
Dragon is his Master’s surname 也有說其師姓龍,
and he was born under a tree 生於樹下;
Tibetan translated as Dragon he becomes
而西藏譯為「龍成」
Family background 種姓:
South Sindhu (South India) 南天竺 ( 南印度 ),
Brahmin descendant 婆羅門族裔
Aptitude 資質:
Strong Comprehensive faculty & bright 聰慧奇悟,
Wide knowledge & Strong Memory 博聞強記
BC530~BC370
Primitive Buddhism
原始佛教

BC500

BC370~BC150
Sectarian Buddhism
部派佛教
0
Asvaghosa 馬鳴菩薩
AD150~AD500
Initial Stage of
Hinayana
Buddhism
小乘初期

Initial Stage of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初期
AD400 ~ AD500
Middle Stage of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中期

AD600~AD900
Final Stage of
Mahayana Buddhism
部派佛教

Nagarjuna 龍樹菩薩
AD150~250

AD500

Asanga 無著 & Vasubandhu 世親
AD1000
Bodhisattv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Aptitude 資質:

Strong Comprehensive faculty & bright 聰慧奇悟,
Wide knowledge & Strong Memory 博聞強記

天聰奇悟事不再告。在乳餔之中。
聞諸梵志誦四圍陀典各四萬偈。
偈有三十二字。皆諷其文而領其義。
* 梵志:在家婆羅門志求生於梵天

A brahmacari is a young Brahman in the first period of his life.

弱冠馳名獨步諸國。
天文地理圖緯祕讖。
及諸道術無不悉綜。
W did he leave home and became a monk ?
hy
出家因由的故事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1) Got Invisibility Medicine 得隱身藥
契友三人亦是一時之傑。相與議曰。天下理義可以開神明
悟幽旨者。吾等盡之矣。復欲何以自娛。騁情極欲最是一
生之樂。然諸梵志道士勢。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隱身之
術斯樂可辦。
四人相視莫逆於心。俱至術家求隱身法。術師念曰。此四
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術故屈辱就我。此諸梵志才
明絕世。所不知者唯此賤法。我若授之。得必棄我不可復
屈。且與其藥使用。而不知藥盡必來永當師我。各與青藥
一丸告之曰。汝在靜處以水磨之。用塗眼瞼汝形當隱。無
人見者。
W did he leave home and became a monk ?
hy
出家因由的故事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2) Got Invisibility Know how 得隱身法
龍樹磨此藥時聞其氣即皆識之。分數多少錙銖無失。還告
藥師向所得藥有七十種分數。多少皆如其方。藥師問曰汝
何由知之。答曰。藥自有氣何以不知。師即歎伏。若斯人
者聞之猶難。而況相遇。我之賤術何足惜耶。即具授之。
3) Entered Palace to play sex with the beauties 入宮玩女
四人得術縱意自在。常入王宮。宮中美人皆被侵淩。
百餘日後宮中人有懷姙者。
W did he leave home and became a monk ?
hy
出家因由的故事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4) The King realized & execution ordered 王知而勅殺令
懅以白王庶免罪咎。王大不悅。此何不祥為怪乃爾。召諸智臣
以謀此事。有舊老者言。凡如此事應有二種。或是鬼魅或是方
術。可以細土置諸門中。令有司守之斷諸行者。
若是術人其跡自現。可以兵除。
若是鬼魅入而無跡。可以術滅。

5) Witnessed death of his best friends 目睹好友慘死

即勅門者備法試之。見四人跡驟以聞王。王將力士數百人入宮。
悉閉諸門。令諸力士揮刀空斬三人即死。唯有龍樹斂身屏氣依
王頭側。王頭側七尺刀所不至。

6) Realize Lust is the Essence of suffering 始悟欲為苦本
是時始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敗德危身皆由此起。即自誓曰。
我若得脫當詣沙門受出家法。既出入山詣一佛塔出家受戒。
Course of Learning 學法經過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1) 九十日中誦三藏盡。更求異經都無得處。
2) 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典與之。
誦受愛樂雖知實義未得通利。
3) 周遊諸國更求餘經。於閻浮提中遍求不得。
4) 外道論師沙門義宗咸皆摧伏。外道弟子白之言。師為一切
智人。今為佛弟子。弟子之道諮承不足將未足耶。未足一
事非一切智也。
5) 辭窮情屈即起邪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塗甚多。佛經雖
妙以理推之故有未盡。未盡之中可推而演之。以悟後學於理
不違。於事無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
Course of Learning 學法經過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6)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異。欲以除眾人
情示不受學擇日選時當與。謂弟子受新戒著新衣。
7)大龍菩薩見其如是,惜而愍之。即接之入海。於宮殿
中開七寶藏。發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
法授之。
8)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體得寶利。龍
知其心而問之曰。看經遍未。
答言。汝諸函中經多無量不可盡也。我可讀者已十倍
閻浮提。
龍言。如我宮中所有經典。諸處此比復不可數。龍樹
既得諸經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
9)龍還送出於南天竺。
Preached & propagate Maha-yana 廣明摩訶衍

龍樹在通達了大乘經以後,又回到南印,著手創立學說,廣
事宣傳。大弘佛法摧伏外道。

他得到了住地憍薩羅國王 (King of Kosala) 的支持,為他在
黑峰山用九億金錢修建一座五層伽藍(法顯、玄奘去印度時
,還見到這個伽藍的遺址)。

廣明摩訶衍 (Maha-yana ) :
作《 Upadesa 優波提舍》十萬偈。
又作《莊嚴佛道論 Buddha margalankara sastra 》五千偈。

《大慈方便論》五千偈。
《中論 Madhyamaka 》五百偈。
令摩訶衍教大行於天竺。
又造《 Akutobhaya 無畏論》十萬偈。《中論》出其中。

晚年,他還到了東南印度靠近阿摩羅縛底大塔西北五十公里
W
ritings 著述

龍樹菩薩有千部論主 (Thousand Treatises Commentator) 之稱,
所著經論分類如下:
Explanation 釋經:
《 Maha-prajna paramita sastra 大智度論》
explains 解釋《 Maha-prajna paramita sutra 大品般若》
《 Dasabhu mika-vibhasa sastra 十住毗婆沙論》
explains 解釋《華嚴十住經》
《無畏論》 explains 解釋《中論》
Organization 組織學: 《 Buddhisambhara sastra 菩提資糧論》
Controversy 論戰性質:《 Madhyamaka 中論》、
《 Dvada sanikaya sastra

(Treatise of the 12 Aspects). 十二門論》、

《 Vigraha vyavartani 迴諍論》

Political 政治:《 Ratnavali 寶行王正論》、《勸戒王頌》等
在《西藏大藏經》裏,計有譯本一一八種,內容相當蕪雜,許多是
密教的。分類而言︰ (1) 讚頌十九種, (2) 密教解釋五十一種, (3)
顯教解釋及雜著四十八種。
Power Challenge 鬥法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時有婆羅門。善知呪術欲以所能與龍樹諍勝。
告天竺國王。我能伏此比丘。王當驗之。
王言。汝大愚癡。此菩薩者。明與日月爭光
智與聖心並照。汝何不遜敢不宗敬。
婆羅門言。王為智人何不以理驗之。而見抑挫。
王見其言至為請龍樹。清旦共坐政聽殿上。婆羅門後至。便於
殿前呪作大池廣長清淨。中有千葉蓮華。自坐其上而誇龍樹。
汝在地坐與畜生無異。而欲與我清淨華上大德智人抗言論議。
爾時龍樹亦用呪術化作六牙白象。行池水上趣其華座。以鼻絞
拔高舉擲地。婆羅門傷腰。
委頓歸命龍樹。我不自量毀辱大師。願哀受我啟其愚蒙。
Converting South Indian King to Buddhist
度南天竺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又南天竺王總御諸國信用邪道。沙門釋子一不得見。國人遠近
皆化其道。龍樹念曰。樹不伐本則條不傾。人主不化則道不行。
其國政法王家出錢雇人宿衛。
龍樹乃應募為其將。荷戟前驅整行伍勒部曲威不嚴而令行。法
不彰而物隨。

王甚嘉之。問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應募既不食廩又不取錢。
而在事恭謹閑習如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

王召問之。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王大驚愕而問言。
一切智人曠代一有。汝自言是何以驗之。
答言。欲知智在說王當見問。王即自念。我為智主大論議師問
之能屈。猶不是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問便是一屈。
Converting South Indian King to Buddhist
度南天竺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遲疑良久不得已而問之。天今何為耶。龍樹言。天今與阿修羅
戰。王聞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復無
以證之。欲是其事無事可明。未言之間。
龍樹復言。此非虛論求勝之談。王小待之。須臾有驗言訖。空
中便有干戈兵器相係而落。
王言。干戈矛戟雖是戰器。汝何必知是天與阿修羅戰。
龍樹言。搆之虛言不如校以實事。言已阿修羅手足指。及其耳
鼻從空而下。
又令王及臣民婆羅門眾見空中清除兩陣相對。
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萬婆羅門。皆棄束髮受成就戒。
How did he die ? One Version :
(According to Tripitaka Master Xuanzang’s Records of Western countries
根據唐三藏玄奘法師 的《西域記》 )

Suicide 自殺
龍樹菩薩得了長生術,也使信
仰他的皇帝長命不死。
年輕的太子 (crown prince) 久
久不得繼承王位,於是有人給
太子出主意說,菩薩一切都能
捨的,你可以向龍樹要求把他
的頭施捨給你吧。
龍樹只好自殺。
(見《西域記》卷十)。
How did he die ? --- another Version :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by Kumarajiva 羅什法師之印度祖師傳 )

是時有一小乘法師。常懷忿疾。
龍樹將去此世。而問之曰。汝樂我
久住此世不。
答言。實所不願也。

退入閑室經日不出。弟子破戶看之。
遂蟬蛻而去。
佛徒們傳說龍樹活了二百歲、三百
歲,大概是因為他自殺,未得終其
天年,乃以長壽之說來彌補其缺陷
的吧,實際上頂多活上一百歲。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方向:廣、深
目標:著重菩提、智慧 ( 三智 )( 部派佛學則著重解
脫)、
主張空無自性
依據:《般若經》、《華嚴經》
資糧:四處、四無量
中觀:有空不著空、三是偈、空義、八不緣起
影響:一、認識論; 二、唯心主義;
三、有破有立,以破為主; 四、實踐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Background 背景

從佛學內部講,在流行了大約五百年的時期內,部派分裂
,主張各異,其中不少學說趨向極端,致使內部很不統一
。
從佛學外部講,其他教派這段時期都有較大的發展,勢力
日趨強盛,佛學要是還繼續分裂下去,連存在都會成問題
的,因此這時就有統一並使之面貌一新的要求。適應這一
形勢,大乘經典陸續地出現了,並取得佛學內外一部分人
的信仰,已不感到突如其來。
到了龍樹時期,印度重又分裂,社會處在顯著變遷之中,
反映到意識形態上也不能照老樣子下去,至此,醞釀了一
百年的大乘思想應該有個總結,應該有所組織,龍樹就是
在這一形勢下來擔任組織大乘學說的工作的。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要想完成這項任務,使之向前發展一步,就要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要從廣的方面做工作,從佛教根本精神出發,以當時
已有的大乘思想為中心,吸收和概括佛教各方面的學說,比較
全面地組成大乘的思想體系。
第二,從深的方面做工作,應盡量批判一切學說(包括內外
各學派),加以鑒別,採取其中對大乘學說有用的,以豐富自
己的理論。龍樹所組織的大乘學說體系,在深廣兩方面,都做
得相當好,相當出色。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從學說廣的方面看,他首先抓住了佛學的根本問題,即
佛的境界。他認為最究竟的境界應以菩提為目標。而部派
佛學則多偏重解脫,如《異部宗輪論》說三乘之不同在於
解脫之不同,並辨解脫之道有同不同。
大乘則著重於菩提、智慧。佛陀,就是覺者,已含有菩提
的意義在內。但是,完全把菩提當作佛體,在部派時代還
不是大家能同意的,如《論事》是上座系的主張,它所反
對的論點之一,即有以菩提為佛說。這種論點是那時北道
部的主張,北道部屬大眾系,後來的發展接近大乘。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龍樹此時,即抓住這一根本問題,然後從多方面來豐富它
,組成大乘學說的體系。菩提的內容,從《般若經》中看
,它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切智 wisdom of omniscience 」是部派佛學的最高智慧,意
思是甚麼法相都能知道(其實是一種「共相智」)。
「道相智 wisdom of types of paths 」,不僅有了懂得一切的智
慧,還連帶知道得此智慧的方法,方法還不限於一種,包
括大小乘的道都在內。
「一切相智 wisdom of the wisdom of omniscience 」,則非但知道
一切法的共相,而且知道一切法的自相。從這三方面來闡
述菩提,內容顯然比部派佛學講得更完備了。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所有大乘思想,都是為了成就這個菩提,為了菩提得以形
成的資糧(條件、材料),用這一思想組成的著作,名
《菩提資糧論》。
從註釋看,論的體系,是把有關大乘的說法都融合在六度
之中,並旁通四處(實、捨、寂、智)、四無量(慈、悲
、喜、捨)。
不僅四處為部派佛學所公認,而四無量還是佛教外諸學派
都相信的梵行(認為四無量可以帶來往生梵天的幸福,是
諸學派共同追求的目的)。《菩提資糧論》把這些思想都
貫穿在裏面,可見包括得很寬。
The four practices of wisdom 四處

(wisdom 智、 truth 實、 detachment 捨、 equanimity
寂)

慧處? 薄伽梵說:苾芻當知最勝慧處,謂漏盡智。是故苾芻
應成就漏盡智。若成就漏盡智,說名成就最勝慧處,是名慧
wisdom 。
諦處?薄伽梵說:苾芻當知最勝諦處,謂不動解脫。諦者。謂
如實 truth 法。誑者。謂虛妄法。是故苾芻應成就不動解脫。
若成就不動解脫,說名成就最勝諦處。是名諦處。
捨處?薄伽梵說:苾芻當知,先所執受無智無明,越正路法;
今時應捨、應變吐、應除棄。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
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若成就
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名捨 detachment 處。
寂靜 equanimity 處?薄伽梵:苾芻當知貪染惱心令不解脫,
瞋染惱心令不解脫,癡染惱心令不解脫。是故苾芻應成就真寂
靜。若成就真寂靜,說名成就最勝寂靜處,是名寂靜處。
Four Unlimited Mind 四無量心 Mind of Bodhisattva 菩薩心
Immeasurable concern for others 菩薩利他之心廣大無量。
As object sentient beings are immeasurable 所緣眾生既無量,
subject mind will also be immeasurable 而能緣之心亦無量。
Unlimited Kindness 慈無量心,慈名愛念,即與樂之心也。謂
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故名慈無
量心。

Unlimited Compassion 悲無量心,悲名愍傷,即拔苦之心也。
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
脫,故名悲無量心。
Unlimited Delight 喜無量心,謂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其心
悅豫,欣慶無量,故名喜無量心。
Unlimited Renunciation 捨無量心,謂菩薩於所緣眾生,無憎
愛心,名之為捨;復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瞋、無
恨、無怨、無惱,故名捨無量心。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再從學說的深度方面看,對方法論更有一番創新,
這就是《寶積經 Maha-ratnakuta 》裏講的「中道觀
Madhyamaka 」,它比空觀更進一層,有空觀而不著
空觀 Sunya 。
但龍樹對空觀的運用和解釋,又比《寶積經》前進
了。他以此作為根本的方法論,在意義上與《寶積
經》也不盡同,是對部派偏執一邊的說法,給與徹
底批判的。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Famous Verse from Madhyamaka Ch. 24 三是偈

《 Madhyamaka Sastra 中論》第二十四品︰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I declare that
which dependently co-arises is emptiness.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It is a descriptive designation having recourse,
and is the middle path.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Famous Verse from Madhyamaka Ch. 24 三是偈
因頌中有三個「是」字,遂稱為「三是偈」。頌的原
意是批判部派佛學的偏見。佛學的根本原理是緣起,
部派佛學對緣起的說法不盡相同。
其中有部的說法,最為片面,他們主張「一切有」就
以緣起為根據,如講六因 (6 causations) 、四緣 (4
conditions) ,結果把凡是從因緣而生的法,都說成是
實有的了。
龍樹此頌,主要就是針對有部。「眾因緣生法」,就
是指緣起。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六因 (6 causations) 、四緣 (4 conditions)
六因 6 causations
能作因 creatable causes;
俱有因 co-existent causes;
相應因 concomitant causes;
同種因 causes of same type;
遍行因 pervasively operating causes;
異熟因 heterogeneous causes
四緣 4 conditions
因緣 (hetu-pratyaya or direct internal cause ) ;

等無間緣 (sam-anantara-pratyaya or gapless cause or 次第
緣) ;
所緣緣 (alambana-pratyaya or Object as condition) ;
增上緣 (adhipati-pratyaya or Causes beyond direct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Famous Verse from Madhyamaka Ch. 24 三是偈
緣起之法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無自性,即空,「我說即是空」。這個空是存在
認識之中的,是以言說表現出來的,所以說「我說」。
所謂「法」,事物、現象等本身,無所謂空與不空。有部
的說法則認為法在概念上是實有。龍樹又指出,僅僅這樣
來認識空還不夠,
第二,還應明白諸法是一種「假名」︰「亦為是假名」。
這就是說,如果光說空,不就否定一切了嗎﹖世界上何以
又有千差萬別的事物呢﹖為了不產生這樣的誤會,所以說
法雖然是空,而還有假名。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據《大智度論》,「假」是概念的表示。概念表示不外乎
語言、文字(佛學也叫「名言」)。對緣起法:
不僅要看到無自性(空),而且還要看到假設(假有)。
二者又是相互聯繫的,
因其無自性才是假設,因為是假設才是空。
用這種方法看待緣起法就是「中道觀」:
既不著有(實有),也不著空(虛無的空)。
這就是龍樹講的中觀方法,是他對中觀所下的定義。實際
上,中觀思想是直接由緣起空思想發展來的。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中」是從「空」發展出來的,是對「空」的進一步認識
,由此而連帶著產生「假」,又綜合「空」「假」而成立
「中」。
但一般人不這樣認識,把「空」看成極端而發展到「零」
、「否定」。 部派佛學者的認識就是如此。他們講,如
果把緣起看成無自性、空,就會破壞佛說的一切。
佛首先講了四諦,如否定了四諦,依之修習的人也不會得
到四果,四果既被否定,作為它預備階段的四向也沒有了
,這樣就無僧寶,無僧寶也就無法寶、無佛寶,總之,一
切都沒有了。非但如此,佛說的因果既已全無,世間因果
也不能離佛說因果而存在,也就破壞了世間法。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但龍樹認為這不過是對空的一種誤解,不了解空的三重意
義︰ (1) 空的本身, (2) 空的因緣(所為), 3) 空的意義
(兩重含義︰一作境界、對象解,
二作用處、意義解。此處是第二種意思)。
首先了解空的本身是甚麼,同時也要知道為甚麼要講空,
最後還要瞭解空的實際應用,它的意義所在。空的所為,
乃在於顯示勝義諦。

佛學把佛所說法分成層次,有了層次才能瞭解佛法的真義
,要分層次就得有個標準,這標準叫諦。 一般以二諦為
標準,以世俗諦來說一切法是有,以勝義諦來說一切法空。
所以說「空」的作用之一是它可以顯示勝義諦。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空的實際應用就在於有空才能有種種設施,如四諦、四果
、四句、三寶等等。
如果沒有空,一切法都有決定的自性,那就無法作這些安
排。對於「空」能做這種理解,就不會把它看成是簡單的
虛無了。
佛學所施設的一切,都是放在空的方面來講的,要先將不
正確的看法去掉(空),才能給予正確的安排。
由此看來,中觀把空同假名連帶起來看,乃是對空進一步
認識所必然得到的結論。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ight Negations 八不

龍樹的主要思想,集中地表現於所著《中論》所提出的
「八不緣起」和「實相涅槃」兩種理論。
「八不緣起」屬於他學說體系中「境」的部分,從哲學角
度看,八不緣起相當於對世界的解釋,
「實相涅槃」則與「行」、「果」部分相聯繫。實相涅槃
相當於變革、改造世界。
不生亦不滅
neither birth nor death (arising nor ceasing),
不常亦不斷
neither end nor permanence,
不一亦不異
neither identity nor difference,
不來亦不出 ( 去 ) neither coming nor going.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ight Negations, important concepts of the Middle Way 八不

《八不偈》是《中論》之首,也是《觀因緣品》第一之首。
講出了「實體 material 不生不滅」、「時間 time 不常
不斷」、「空間 space 不一不異」和「運動 motion 不
來不出」這四個根本的法則,這個範圍已包括了一切。
這四對範疇包含了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因素。
在羅什法師翻譯《中觀論》的附釋中,三論宗的五祖青目
說:「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Natural, Real, True Nirvana 實相涅槃

【實相涅槃】
即以諸法實相為涅槃。 特別為中觀學派所提倡。
中論卷四觀涅槃品:分別推求諸法,有亦無,無亦無,有
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亦名如法性實際
涅槃。
意謂世間諸法之實相即是畢竟空,亦即無生無滅、涅槃寂
靜。
故世間與涅槃、涅槃與世間,二者並無分別。
此說為大乘佛教入世之重要依據。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endent origination
(Arising from conditional causation) and nature of the Void

緣起與空性的關係

緣起與空性的統一,關鍵在沒有自性。緣起是無自性
的、空的,所以可依緣起而契會空性。空性是無自性
的,所以依空而緣起一切。緣起即空,也就是「世間
即涅槃」了。
龍樹以無自性義,成立緣起即空,空即緣起,也就貫
通了聲聞法與大乘佛法的對立。 「大乘佛法」與「小
乘佛法」,互不相礙。
佛法本來不二,隨機而方便不同,真正的解脫門是沒
有別異的。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fold Truth 二諦的關係

龍樹 Nagarjuna 說二諦 twofold truth ︰
「若不依俗諦 worldly truth ,
不得第一義 supreme truth 。」
眾生生活在世俗中,
沒有世俗諦 worldly truth 的名 name 、相 appearance 、
分別 distinction ,不可能契入第一義空 supreme void ;
不依世俗諦的善行 virtuous behavior ,怎麼能趣向甚深
空義 incredibly profound meaning of void﹖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fold Truth 二諦的關係
《大智度論 Maha-prajna-paramita sastra 》說︰
「觀真空人,先有無量布施 charity 、持戒 observing
precepts 、禪定 meditation ,其心柔,諸結使薄,然後得真
空」;「不行諸功德 virtuous practices ,但欲得空,是為
邪見」。所以雖一切法空平等,沒有染淨可得,而眾生不
了,要依世俗 worldly 的正見、善行,才能深入。
《金剛般若經 Daimond Sutra 》也說︰「是法平等,無有
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supreme correct enlightenment) 。以無我 no self 、無人 no
others 、無眾生 no all beings 、無壽者 no life period ,修一
切善法 virtuous dharma ,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supreme correct enlightenment)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龍樹學說的影響
1) 指示了向「認識」發展的方向
2) 唯心思想開導了日後唯識論
3) 為了正理和辯證促使行者具更邏輯性的思維
4) 世間技能多元化的實踐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1) 指示了向「認識」發展的方向
他的理論完全是從認識論角度來講的,這決定了後來
大乘佛學發展變化的途徑 。龍樹的主張,有的同意,
有的反對,所以既有發展,也有分裂,但是都沒有超
出他所指出的方向,也就是說,都建立在認識論的基
礎上。
向後發展,就說緣起法但有思想上的表現,謂之「唯
表」,也就是「唯了」。由「唯假」到「唯了」(唯
識)的思想變化,初期把「假」與「表」兩字看成一
個字,曾經通用,後來才分清界限,表示兩個不同的
意思。這就說明︰「唯假」、「唯識」這兩種思想是
有先後的、內在的關係。龍樹的思想是指示了向唯識
發展的這一方向。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2) 唯心開導了日後唯識的思想
他在《大智度論》講念佛三昧時,也就引到《華嚴》
〈十地經〉關於「三界唯心」的說法。在其他地方,他
也盡量貫穿唯心思想。這對以後大乘的發展,特別是對
無著、世親等建立的瑜伽行學派,影響是相當大的。瑜
伽行派以唯識為中心,唯心論更濃厚了,其根源不能不
追溯到龍樹。
3) 為了正理和辯證促使行者具更邏輯性的思維
龍樹的學說有立有破,但主要的還是破,到了他的弟子
提婆,更是發展了。既然要破人家,就要以理服人,這
就牽涉到思維的邏輯性問題。
這也是印度的一種傳統,他們是很注意邏輯的,其先叫
「正理」,佛教加以發展後叫「因明」。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4) 世間技能多元化的實踐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在實踐觀上,由於龍樹把世間與涅槃打成一片,因而主
張對世間服務的知識都要研究,後來歸結為「五明」
(聲、內、因、醫方、工藝)。不僅包括世間的哲學學
說,而且有文字學、工藝、醫術等等。
後來瑜伽派,五明並重,在那爛陀寺學府還是實際貫徹
了的。這種風氣還流傳到蒙藏地區,喇嘛廟宇對天文地
理、醫藥藝術,各種都學。
佛教對一般文化的研究,其目的在把它作為幫助推廣學
說的手段,但另一方面,從而也影響到文化的發展與交
流。中國不僅受到大乘佛學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他們
所帶來的印度文化的影響。佛學所以源源不斷地傳入中
國,從文化交流這個角度看也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方向:廣、深
目標:著重菩提、智慧 ( 三智 )( 部派佛學則著重解
脫)

依據:《般若經》、《華嚴經》
資糧:四處、四無量
中觀:有空不著空、三是偈、空義、八不緣起
影響:一、認識論; 二、唯心主義;
三、有破有立,以破為主; 四、實踐

Mais conteúdo relacionado

Mais procurados

《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
《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
《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
《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
《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
guestc372eb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guest5f1b911
 
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
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
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
禪楷 江
 
《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
《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
《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
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
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
宏 恆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diin54321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宏 恆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宏 恆
 
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
宏 恆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walkmankim
 

Mais procurados (20)

20090630_法華經的Intro
20090630_法華經的Intro20090630_法華經的Intro
20090630_法華經的Intro
 
《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
《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
《莲花海》(18) 生死的奥秘-濒死体验的意义(18)-「佛法」精华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义-《西藏度亡经》所说的「成
 
六祖壇經白話譯義
六祖壇經白話譯義六祖壇經白話譯義
六祖壇經白話譯義
 
《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
《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
《蓮花海》(18)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8)-「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定力」的意義-《西藏度亡經》所說的「成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I I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觀世音傳
觀世音傳觀世音傳
觀世音傳
 
Buddhist and Taoist cultures of China
Buddhist and Taoist cultures of ChinaBuddhist and Taoist cultures of China
Buddhist and Taoist cultures of China
 
《莲花海》(23) 圣地巡礼-佛陀进入「大般涅盘」之圣地-拘尸那罗(下)之一-拘尸那罗之历史重要性-佛陀「涅盘」前之最后开示(三)-「无戒者」的「五种恶报...
《莲花海》(23) 圣地巡礼-佛陀进入「大般涅盘」之圣地-拘尸那罗(下)之一-拘尸那罗之历史重要性-佛陀「涅盘」前之最后开示(三)-「无戒者」的「五种恶报...《莲花海》(23) 圣地巡礼-佛陀进入「大般涅盘」之圣地-拘尸那罗(下)之一-拘尸那罗之历史重要性-佛陀「涅盘」前之最后开示(三)-「无戒者」的「五种恶报...
《莲花海》(23) 圣地巡礼-佛陀进入「大般涅盘」之圣地-拘尸那罗(下)之一-拘尸那罗之历史重要性-佛陀「涅盘」前之最后开示(三)-「无戒者」的「五种恶报...
 
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
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
佛說四十二章經(The Sutra in Forty-Two Sections said by Buddha)
 
《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
《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
《蓮花海》(9)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 (2)-藏傳佛教之「廣度」與「深度」-「密乘」高度審慎的弘播方式
 
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
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
髻智比庫 親近釋迦牟尼佛從巴利藏經看佛陀一生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從「導師著作」瞭解「人間佛教」思想
從「導師著作」瞭解「人間佛教」思想從「導師著作」瞭解「人間佛教」思想
從「導師著作」瞭解「人間佛教」思想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蓮花海》(4)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3)-釋迦師子-正式參拜人間大導師-紹隆佛種-燃佛心燈-佛陀示現於世之種種微妙因緣-業力的明證-下墮於佛前-盡得佛陀...
《蓮花海》(4)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3)-釋迦師子-正式參拜人間大導師-紹隆佛種-燃佛心燈-佛陀示現於世之種種微妙因緣-業力的明證-下墮於佛前-盡得佛陀...《蓮花海》(4)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3)-釋迦師子-正式參拜人間大導師-紹隆佛種-燃佛心燈-佛陀示現於世之種種微妙因緣-業力的明證-下墮於佛前-盡得佛陀...
《蓮花海》(4)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3)-釋迦師子-正式參拜人間大導師-紹隆佛種-燃佛心燈-佛陀示現於世之種種微妙因緣-業力的明證-下墮於佛前-盡得佛陀...
 
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
 
佛教知识 (2)
佛教知识 (2)佛教知识 (2)
佛教知识 (2)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Destaque (7)

20110326 four noble truths
20110326 four noble truths20110326 four noble truths
20110326 four noble truths
 
20100717 meditation
20100717 meditation20100717 meditation
20100717 meditation
 
20100612 meditation
20100612 meditation20100612 meditation
20100612 meditation
 
20100814 meditation
20100814 meditation20100814 meditation
20100814 meditation
 
20100522 meditation
20100522 meditation 20100522 meditation
20100522 meditation
 
20100724 meditation
20100724 meditation20100724 meditation
20100724 meditation
 
20111119 white lotus sutra and art of attention
20111119 white lotus sutra and art of attention20111119 white lotus sutra and art of attention
20111119 white lotus sutra and art of attention
 

Semelhante a 天台宗知多少 02 Tiantai School

《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
《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
《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
huthief
 
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
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
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
宏 恆
 
《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
《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
《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
《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
《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wutitoudi
 
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
宏 恆
 

Semelhante a 天台宗知多少 02 Tiantai School (20)

《莲花海》(4)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3)-释迦师子-正式参拜人间大导师-绍隆佛种-燃佛心灯-佛陀示现于世之种种微妙因缘-业力的明证-下堕于佛前-尽得佛陀...
《莲花海》(4)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3)-释迦师子-正式参拜人间大导师-绍隆佛种-燃佛心灯-佛陀示现于世之种种微妙因缘-业力的明证-下堕于佛前-尽得佛陀...《莲花海》(4)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3)-释迦师子-正式参拜人间大导师-绍隆佛种-燃佛心灯-佛陀示现于世之种种微妙因缘-业力的明证-下堕于佛前-尽得佛陀...
《莲花海》(4)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3)-释迦师子-正式参拜人间大导师-绍隆佛种-燃佛心灯-佛陀示现于世之种种微妙因缘-业力的明证-下堕于佛前-尽得佛陀...
 
1097163125
10971631251097163125
1097163125
 
1097163125
10971631251097163125
1097163125
 
《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
《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
《蓮花海》(1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17)-「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脫離輪廻」的路徑-釋迦牟尼佛進入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议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
《莲花海》(9) 圣地巡礼-吠舍离(1):佛陀让女性出家之圣地-吠舍离-「比丘尼」的出现-女性「出家」与「八敬法」的争2
 
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
 
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
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
一行禪師著 觀照的奇蹟
 
《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
《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
《莲花海》(16) 祖师传记-莲师八变(七)-啤吗森巴华(9)-「密法」处于危难时的守护者-「出家」与「在家」的两种「传
 
《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
《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
《蓮花海》(12)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七)-啤嗎森巴華(5)-第一代瑜伽士「王臣二十五人」之殊勝功德(二)-秘密傳授「
 
《蓮花海》(5) 蓮師八變(4)-羅登楚詩-從八大「持明」處,修習「八大法行」-繼續精進修持「密乘」之不同教法-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5) 蓮師八變(4)-羅登楚詩-從八大「持明」處,修習「八大法行」-繼續精進修持「密乘」之不同教法-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蓮花海》(5) 蓮師八變(4)-羅登楚詩-從八大「持明」處,修習「八大法行」-繼續精進修持「密乘」之不同教法-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5) 蓮師八變(4)-羅登楚詩-從八大「持明」處,修習「八大法行」-繼續精進修持「密乘」之不同教法-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總報告
總報告總報告
總報告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蓮花海》(4) 真假上師(下) -上師的分類-根本上師-結緣灌頂-四依與四不依-傳承的授予者是誰-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4) 真假上師(下) -上師的分類-根本上師-結緣灌頂-四依與四不依-傳承的授予者是誰-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蓮花海》(4) 真假上師(下) -上師的分類-根本上師-結緣灌頂-四依與四不依-傳承的授予者是誰-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4) 真假上師(下) -上師的分類-根本上師-結緣灌頂-四依與四不依-傳承的授予者是誰-移喜泰賢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7)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六)-獅子吼聲-「獅子吼聲」名號的由來-「大圓滿」:「九乘」之巔-且却-妥噶-最高的「佛果位」:「無死大遷轉虹光身」...
《蓮花海》(7)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六)-獅子吼聲-「獅子吼聲」名號的由來-「大圓滿」:「九乘」之巔-且却-妥噶-最高的「佛果位」:「無死大遷轉虹光身」...《蓮花海》(7)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六)-獅子吼聲-「獅子吼聲」名號的由來-「大圓滿」:「九乘」之巔-且却-妥噶-最高的「佛果位」:「無死大遷轉虹光身」...
《蓮花海》(7) 祖師傳記-蓮師八變(六)-獅子吼聲-「獅子吼聲」名號的由來-「大圓滿」:「九乘」之巔-且却-妥噶-最高的「佛果位」:「無死大遷轉虹光身」...
 
先把我们的心治好
先把我们的心治好先把我们的心治好
先把我们的心治好
 
偽科學
偽科學偽科學
偽科學
 
佛陀的啟示 (What the Buddha Taught)
佛陀的啟示 (What the Buddha Taught)佛陀的啟示 (What the Buddha Taught)
佛陀的啟示 (What the Buddha Taught)
 
成语的佛教因缘
成语的佛教因缘成语的佛教因缘
成语的佛教因缘
 
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
 

Mais de Tom

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Tom
 
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Tom
 
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Tom
 
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Tom
 
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
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
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
Tom
 

Mais de Tom (20)

20120728 five stages in realizing dhyana and 10 titles of buddha
20120728 five stages in realizing dhyana and 10 titles of buddha20120728 five stages in realizing dhyana and 10 titles of buddha
20120728 five stages in realizing dhyana and 10 titles of buddha
 
20120721 cultivate 7 factors for enlighenment
20120721 cultivate 7 factors for enlighenment20120721 cultivate 7 factors for enlighenment
20120721 cultivate 7 factors for enlighenment
 
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20120707 chan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20120616 insightt meditation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20120616 insightt meditation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20120616 insightt meditation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20120616 insightt meditation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609 mindfulness of mind and dharma insight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526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gautama buddha
 
20120512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practice
20120512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practice20120512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practice
20120512 satipatthana meditation and buddhism practice
 
20120407 sitting meditation satipatthana-eight precepts
20120407 sitting meditation satipatthana-eight precepts20120407 sitting meditation satipatthana-eight precepts
20120407 sitting meditation satipatthana-eight precepts
 
20120331 walking meditation and eight fold path
20120331 walking meditation and eight fold path20120331 walking meditation and eight fold path
20120331 walking meditation and eight fold path
 
2012 03-24
2012 03-242012 03-24
2012 03-24
 
20120324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
20120324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20120324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
20120324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
 
20120317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
20120317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20120317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
20120317 meditation and buddha teaching
 
2012 02-25 rodolfo
2012 02-25 rodolfo2012 02-25 rodolfo
2012 02-25 rodolfo
 
2012 03-03 dharma talk 4 noble truths
2012 03-03 dharma talk 4 noble truths2012 03-03 dharma talk 4 noble truths
2012 03-03 dharma talk 4 noble truths
 
20111203 art of attention &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7
20111203 art of attention &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720111203 art of attention &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7
20111203 art of attention &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7
 
20111126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5 & 6 and art of attention
20111126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5 & 6 and art of attention20111126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5 & 6 and art of attention
20111126 white lotus sutra chapter 5 & 6 and art of attention
 
20111105 white lotus sutra and concentration development
20111105 white lotus sutra and concentration development20111105 white lotus sutra and concentration development
20111105 white lotus sutra and concentration development
 
20111029 white lotus sutra and five jhana stages
20111029 white lotus sutra and five jhana stages20111029 white lotus sutra and five jhana stages
20111029 white lotus sutra and five jhana stages
 
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20111022 iconology and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
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
20111015 three sastra school and meditation
 

天台宗知多少 02 Tiantai School

  • 1. How much do I know about Tiantai School of Buddhism 天台宗知多少 A Origination of Tiantai School of Buddhism 天台宗緣起 1. Dynasties/Periods of India in brief 印度朝代簡說 2. Six Phases or Stages of Indian Buddhism 印度佛教的六個階段 3. Buddhist councils on orthodoxy of Buddhist Scripture and the Tripitaka 經典結集及三藏的形成 4. Mahayana Nagarjuna Study 大乘龍樹學 5 First missionaries of Buddhism to China 佛教到漢地的初傳 6. Kumarajiva'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Buddhism especially to Tiantai School 羅什法師對中國佛教尤其是對天台宗的貢獻 7. Three Phases or St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中國佛教發展的三步曲
  • 3. Bodhisattv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 Time 時代  Name 名字  Family background 種姓  Aptitude 資質  Why leave home 出家因由  Course of Learning 學法經過  Controversy 論戰  Writings 著述  How did he die 怎麼死
  • 4. Bodhisattv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Time 時代: AD150~250 Name 名字: Naga=Dragon 龍; arjuna=fierce 猛: Dragon is his Master’s surname 也有說其師姓龍, and he was born under a tree 生於樹下; Tibetan translated as Dragon he becomes 而西藏譯為「龍成」 Family background 種姓: South Sindhu (South India) 南天竺 ( 南印度 ), Brahmin descendant 婆羅門族裔 Aptitude 資質: Strong Comprehensive faculty & bright 聰慧奇悟, Wide knowledge & Strong Memory 博聞強記
  • 5. BC530~BC370 Primitive Buddhism 原始佛教 BC500 BC370~BC150 Sectarian Buddhism 部派佛教 0 Asvaghosa 馬鳴菩薩 AD150~AD500 Initial Stage of Hinayana Buddhism 小乘初期 Initial Stage of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初期 AD400 ~ AD500 Middle Stage of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中期 AD600~AD900 Final Stage of Mahayana Buddhism 部派佛教 Nagarjuna 龍樹菩薩 AD150~250 AD500 Asanga 無著 & Vasubandhu 世親 AD1000
  • 6. Bodhisattva Nagarjuna 龍樹菩薩 Aptitude 資質: Strong Comprehensive faculty & bright 聰慧奇悟, Wide knowledge & Strong Memory 博聞強記 天聰奇悟事不再告。在乳餔之中。 聞諸梵志誦四圍陀典各四萬偈。 偈有三十二字。皆諷其文而領其義。 * 梵志:在家婆羅門志求生於梵天 A brahmacari is a young Brahman in the first period of his life. 弱冠馳名獨步諸國。 天文地理圖緯祕讖。 及諸道術無不悉綜。
  • 7. W did he leave home and became a monk ? hy 出家因由的故事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1) Got Invisibility Medicine 得隱身藥 契友三人亦是一時之傑。相與議曰。天下理義可以開神明 悟幽旨者。吾等盡之矣。復欲何以自娛。騁情極欲最是一 生之樂。然諸梵志道士勢。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隱身之 術斯樂可辦。 四人相視莫逆於心。俱至術家求隱身法。術師念曰。此四 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術故屈辱就我。此諸梵志才 明絕世。所不知者唯此賤法。我若授之。得必棄我不可復 屈。且與其藥使用。而不知藥盡必來永當師我。各與青藥 一丸告之曰。汝在靜處以水磨之。用塗眼瞼汝形當隱。無 人見者。
  • 8. W did he leave home and became a monk ? hy 出家因由的故事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2) Got Invisibility Know how 得隱身法 龍樹磨此藥時聞其氣即皆識之。分數多少錙銖無失。還告 藥師向所得藥有七十種分數。多少皆如其方。藥師問曰汝 何由知之。答曰。藥自有氣何以不知。師即歎伏。若斯人 者聞之猶難。而況相遇。我之賤術何足惜耶。即具授之。 3) Entered Palace to play sex with the beauties 入宮玩女 四人得術縱意自在。常入王宮。宮中美人皆被侵淩。 百餘日後宮中人有懷姙者。
  • 9. W did he leave home and became a monk ? hy 出家因由的故事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4) The King realized & execution ordered 王知而勅殺令 懅以白王庶免罪咎。王大不悅。此何不祥為怪乃爾。召諸智臣 以謀此事。有舊老者言。凡如此事應有二種。或是鬼魅或是方 術。可以細土置諸門中。令有司守之斷諸行者。 若是術人其跡自現。可以兵除。 若是鬼魅入而無跡。可以術滅。 5) Witnessed death of his best friends 目睹好友慘死 即勅門者備法試之。見四人跡驟以聞王。王將力士數百人入宮。 悉閉諸門。令諸力士揮刀空斬三人即死。唯有龍樹斂身屏氣依 王頭側。王頭側七尺刀所不至。 6) Realize Lust is the Essence of suffering 始悟欲為苦本 是時始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敗德危身皆由此起。即自誓曰。 我若得脫當詣沙門受出家法。既出入山詣一佛塔出家受戒。
  • 10. Course of Learning 學法經過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1) 九十日中誦三藏盡。更求異經都無得處。 2) 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典與之。 誦受愛樂雖知實義未得通利。 3) 周遊諸國更求餘經。於閻浮提中遍求不得。 4) 外道論師沙門義宗咸皆摧伏。外道弟子白之言。師為一切 智人。今為佛弟子。弟子之道諮承不足將未足耶。未足一 事非一切智也。 5) 辭窮情屈即起邪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塗甚多。佛經雖 妙以理推之故有未盡。未盡之中可推而演之。以悟後學於理 不違。於事無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
  • 11. Course of Learning 學法經過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6)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異。欲以除眾人 情示不受學擇日選時當與。謂弟子受新戒著新衣。 7)大龍菩薩見其如是,惜而愍之。即接之入海。於宮殿 中開七寶藏。發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 法授之。 8)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體得寶利。龍 知其心而問之曰。看經遍未。 答言。汝諸函中經多無量不可盡也。我可讀者已十倍 閻浮提。 龍言。如我宮中所有經典。諸處此比復不可數。龍樹 既得諸經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 9)龍還送出於南天竺。
  • 12. Preached & propagate Maha-yana 廣明摩訶衍 龍樹在通達了大乘經以後,又回到南印,著手創立學說,廣 事宣傳。大弘佛法摧伏外道。 他得到了住地憍薩羅國王 (King of Kosala) 的支持,為他在 黑峰山用九億金錢修建一座五層伽藍(法顯、玄奘去印度時 ,還見到這個伽藍的遺址)。 廣明摩訶衍 (Maha-yana ) : 作《 Upadesa 優波提舍》十萬偈。 又作《莊嚴佛道論 Buddha margalankara sastra 》五千偈。 《大慈方便論》五千偈。 《中論 Madhyamaka 》五百偈。 令摩訶衍教大行於天竺。 又造《 Akutobhaya 無畏論》十萬偈。《中論》出其中。 晚年,他還到了東南印度靠近阿摩羅縛底大塔西北五十公里
  • 13. W ritings 著述 龍樹菩薩有千部論主 (Thousand Treatises Commentator) 之稱, 所著經論分類如下: Explanation 釋經: 《 Maha-prajna paramita sastra 大智度論》 explains 解釋《 Maha-prajna paramita sutra 大品般若》 《 Dasabhu mika-vibhasa sastra 十住毗婆沙論》 explains 解釋《華嚴十住經》 《無畏論》 explains 解釋《中論》 Organization 組織學: 《 Buddhisambhara sastra 菩提資糧論》 Controversy 論戰性質:《 Madhyamaka 中論》、 《 Dvada sanikaya sastra (Treatise of the 12 Aspects). 十二門論》、 《 Vigraha vyavartani 迴諍論》 Political 政治:《 Ratnavali 寶行王正論》、《勸戒王頌》等 在《西藏大藏經》裏,計有譯本一一八種,內容相當蕪雜,許多是 密教的。分類而言︰ (1) 讚頌十九種, (2) 密教解釋五十一種, (3) 顯教解釋及雜著四十八種。
  • 14. Power Challenge 鬥法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時有婆羅門。善知呪術欲以所能與龍樹諍勝。 告天竺國王。我能伏此比丘。王當驗之。 王言。汝大愚癡。此菩薩者。明與日月爭光 智與聖心並照。汝何不遜敢不宗敬。 婆羅門言。王為智人何不以理驗之。而見抑挫。 王見其言至為請龍樹。清旦共坐政聽殿上。婆羅門後至。便於 殿前呪作大池廣長清淨。中有千葉蓮華。自坐其上而誇龍樹。 汝在地坐與畜生無異。而欲與我清淨華上大德智人抗言論議。 爾時龍樹亦用呪術化作六牙白象。行池水上趣其華座。以鼻絞 拔高舉擲地。婆羅門傷腰。 委頓歸命龍樹。我不自量毀辱大師。願哀受我啟其愚蒙。
  • 15. Converting South Indian King to Buddhist 度南天竺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又南天竺王總御諸國信用邪道。沙門釋子一不得見。國人遠近 皆化其道。龍樹念曰。樹不伐本則條不傾。人主不化則道不行。 其國政法王家出錢雇人宿衛。 龍樹乃應募為其將。荷戟前驅整行伍勒部曲威不嚴而令行。法 不彰而物隨。 王甚嘉之。問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應募既不食廩又不取錢。 而在事恭謹閑習如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 王召問之。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王大驚愕而問言。 一切智人曠代一有。汝自言是何以驗之。 答言。欲知智在說王當見問。王即自念。我為智主大論議師問 之能屈。猶不是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問便是一屈。
  • 16. Converting South Indian King to Buddhist 度南天竺 (from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節錄印度祖師傳 ) 遲疑良久不得已而問之。天今何為耶。龍樹言。天今與阿修羅 戰。王聞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復無 以證之。欲是其事無事可明。未言之間。 龍樹復言。此非虛論求勝之談。王小待之。須臾有驗言訖。空 中便有干戈兵器相係而落。 王言。干戈矛戟雖是戰器。汝何必知是天與阿修羅戰。 龍樹言。搆之虛言不如校以實事。言已阿修羅手足指。及其耳 鼻從空而下。 又令王及臣民婆羅門眾見空中清除兩陣相對。 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萬婆羅門。皆棄束髮受成就戒。
  • 17. How did he die ? One Version : (According to Tripitaka Master Xuanzang’s Records of Western countries 根據唐三藏玄奘法師 的《西域記》 ) Suicide 自殺 龍樹菩薩得了長生術,也使信 仰他的皇帝長命不死。 年輕的太子 (crown prince) 久 久不得繼承王位,於是有人給 太子出主意說,菩薩一切都能 捨的,你可以向龍樹要求把他 的頭施捨給你吧。 龍樹只好自殺。 (見《西域記》卷十)。
  • 18. How did he die ? --- another Version : (Indian Masters biography by Kumarajiva 羅什法師之印度祖師傳 ) 是時有一小乘法師。常懷忿疾。 龍樹將去此世。而問之曰。汝樂我 久住此世不。 答言。實所不願也。 退入閑室經日不出。弟子破戶看之。 遂蟬蛻而去。 佛徒們傳說龍樹活了二百歲、三百 歲,大概是因為他自殺,未得終其 天年,乃以長壽之說來彌補其缺陷 的吧,實際上頂多活上一百歲。
  • 19.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方向:廣、深 目標:著重菩提、智慧 ( 三智 )( 部派佛學則著重解 脫)、 主張空無自性 依據:《般若經》、《華嚴經》 資糧:四處、四無量 中觀:有空不著空、三是偈、空義、八不緣起 影響:一、認識論; 二、唯心主義; 三、有破有立,以破為主; 四、實踐
  • 20.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Background 背景 從佛學內部講,在流行了大約五百年的時期內,部派分裂 ,主張各異,其中不少學說趨向極端,致使內部很不統一 。 從佛學外部講,其他教派這段時期都有較大的發展,勢力 日趨強盛,佛學要是還繼續分裂下去,連存在都會成問題 的,因此這時就有統一並使之面貌一新的要求。適應這一 形勢,大乘經典陸續地出現了,並取得佛學內外一部分人 的信仰,已不感到突如其來。 到了龍樹時期,印度重又分裂,社會處在顯著變遷之中, 反映到意識形態上也不能照老樣子下去,至此,醞釀了一 百年的大乘思想應該有個總結,應該有所組織,龍樹就是 在這一形勢下來擔任組織大乘學說的工作的。
  • 21.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要想完成這項任務,使之向前發展一步,就要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要從廣的方面做工作,從佛教根本精神出發,以當時 已有的大乘思想為中心,吸收和概括佛教各方面的學說,比較 全面地組成大乘的思想體系。 第二,從深的方面做工作,應盡量批判一切學說(包括內外 各學派),加以鑒別,採取其中對大乘學說有用的,以豐富自 己的理論。龍樹所組織的大乘學說體系,在深廣兩方面,都做 得相當好,相當出色。
  • 22.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從學說廣的方面看,他首先抓住了佛學的根本問題,即 佛的境界。他認為最究竟的境界應以菩提為目標。而部派 佛學則多偏重解脫,如《異部宗輪論》說三乘之不同在於 解脫之不同,並辨解脫之道有同不同。 大乘則著重於菩提、智慧。佛陀,就是覺者,已含有菩提 的意義在內。但是,完全把菩提當作佛體,在部派時代還 不是大家能同意的,如《論事》是上座系的主張,它所反 對的論點之一,即有以菩提為佛說。這種論點是那時北道 部的主張,北道部屬大眾系,後來的發展接近大乘。
  • 23.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龍樹此時,即抓住這一根本問題,然後從多方面來豐富它 ,組成大乘學說的體系。菩提的內容,從《般若經》中看 ,它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切智 wisdom of omniscience 」是部派佛學的最高智慧,意 思是甚麼法相都能知道(其實是一種「共相智」)。 「道相智 wisdom of types of paths 」,不僅有了懂得一切的智 慧,還連帶知道得此智慧的方法,方法還不限於一種,包 括大小乘的道都在內。 「一切相智 wisdom of the wisdom of omniscience 」,則非但知道 一切法的共相,而且知道一切法的自相。從這三方面來闡 述菩提,內容顯然比部派佛學講得更完備了。
  • 24.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所有大乘思想,都是為了成就這個菩提,為了菩提得以形 成的資糧(條件、材料),用這一思想組成的著作,名 《菩提資糧論》。 從註釋看,論的體系,是把有關大乘的說法都融合在六度 之中,並旁通四處(實、捨、寂、智)、四無量(慈、悲 、喜、捨)。 不僅四處為部派佛學所公認,而四無量還是佛教外諸學派 都相信的梵行(認為四無量可以帶來往生梵天的幸福,是 諸學派共同追求的目的)。《菩提資糧論》把這些思想都 貫穿在裏面,可見包括得很寬。
  • 25. The four practices of wisdom 四處 (wisdom 智、 truth 實、 detachment 捨、 equanimity 寂) 慧處? 薄伽梵說:苾芻當知最勝慧處,謂漏盡智。是故苾芻 應成就漏盡智。若成就漏盡智,說名成就最勝慧處,是名慧 wisdom 。 諦處?薄伽梵說:苾芻當知最勝諦處,謂不動解脫。諦者。謂 如實 truth 法。誑者。謂虛妄法。是故苾芻應成就不動解脫。 若成就不動解脫,說名成就最勝諦處。是名諦處。 捨處?薄伽梵說:苾芻當知,先所執受無智無明,越正路法; 今時應捨、應變吐、應除棄。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 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若成就 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名捨 detachment 處。 寂靜 equanimity 處?薄伽梵:苾芻當知貪染惱心令不解脫, 瞋染惱心令不解脫,癡染惱心令不解脫。是故苾芻應成就真寂 靜。若成就真寂靜,說名成就最勝寂靜處,是名寂靜處。
  • 26. Four Unlimited Mind 四無量心 Mind of Bodhisattva 菩薩心 Immeasurable concern for others 菩薩利他之心廣大無量。 As object sentient beings are immeasurable 所緣眾生既無量, subject mind will also be immeasurable 而能緣之心亦無量。 Unlimited Kindness 慈無量心,慈名愛念,即與樂之心也。謂 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故名慈無 量心。 Unlimited Compassion 悲無量心,悲名愍傷,即拔苦之心也。 謂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 脫,故名悲無量心。 Unlimited Delight 喜無量心,謂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其心 悅豫,欣慶無量,故名喜無量心。 Unlimited Renunciation 捨無量心,謂菩薩於所緣眾生,無憎 愛心,名之為捨;復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瞋、無 恨、無怨、無惱,故名捨無量心。
  • 27.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Direction 方向: Wide 廣、 In depth 深 再從學說的深度方面看,對方法論更有一番創新, 這就是《寶積經 Maha-ratnakuta 》裏講的「中道觀 Madhyamaka 」,它比空觀更進一層,有空觀而不著 空觀 Sunya 。 但龍樹對空觀的運用和解釋,又比《寶積經》前進 了。他以此作為根本的方法論,在意義上與《寶積 經》也不盡同,是對部派偏執一邊的說法,給與徹 底批判的。
  • 28.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Famous Verse from Madhyamaka Ch. 24 三是偈 《 Madhyamaka Sastra 中論》第二十四品︰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I declare that which dependently co-arises is emptiness.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It is a descriptive designation having recourse, and is the middle path.
  • 29.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Famous Verse from Madhyamaka Ch. 24 三是偈 因頌中有三個「是」字,遂稱為「三是偈」。頌的原 意是批判部派佛學的偏見。佛學的根本原理是緣起, 部派佛學對緣起的說法不盡相同。 其中有部的說法,最為片面,他們主張「一切有」就 以緣起為根據,如講六因 (6 causations) 、四緣 (4 conditions) ,結果把凡是從因緣而生的法,都說成是 實有的了。 龍樹此頌,主要就是針對有部。「眾因緣生法」,就 是指緣起。
  • 30.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六因 (6 causations) 、四緣 (4 conditions) 六因 6 causations 能作因 creatable causes; 俱有因 co-existent causes; 相應因 concomitant causes; 同種因 causes of same type; 遍行因 pervasively operating causes; 異熟因 heterogeneous causes 四緣 4 conditions 因緣 (hetu-pratyaya or direct internal cause ) ; 等無間緣 (sam-anantara-pratyaya or gapless cause or 次第 緣) ; 所緣緣 (alambana-pratyaya or Object as condition) ; 增上緣 (adhipati-pratyaya or Causes beyond direct
  • 31.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Famous Verse from Madhyamaka Ch. 24 三是偈 緣起之法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無自性,即空,「我說即是空」。這個空是存在 認識之中的,是以言說表現出來的,所以說「我說」。 所謂「法」,事物、現象等本身,無所謂空與不空。有部 的說法則認為法在概念上是實有。龍樹又指出,僅僅這樣 來認識空還不夠, 第二,還應明白諸法是一種「假名」︰「亦為是假名」。 這就是說,如果光說空,不就否定一切了嗎﹖世界上何以 又有千差萬別的事物呢﹖為了不產生這樣的誤會,所以說 法雖然是空,而還有假名。
  • 32.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據《大智度論》,「假」是概念的表示。概念表示不外乎 語言、文字(佛學也叫「名言」)。對緣起法: 不僅要看到無自性(空),而且還要看到假設(假有)。 二者又是相互聯繫的, 因其無自性才是假設,因為是假設才是空。 用這種方法看待緣起法就是「中道觀」: 既不著有(實有),也不著空(虛無的空)。 這就是龍樹講的中觀方法,是他對中觀所下的定義。實際 上,中觀思想是直接由緣起空思想發展來的。
  • 33.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中」是從「空」發展出來的,是對「空」的進一步認識 ,由此而連帶著產生「假」,又綜合「空」「假」而成立 「中」。 但一般人不這樣認識,把「空」看成極端而發展到「零」 、「否定」。 部派佛學者的認識就是如此。他們講,如 果把緣起看成無自性、空,就會破壞佛說的一切。 佛首先講了四諦,如否定了四諦,依之修習的人也不會得 到四果,四果既被否定,作為它預備階段的四向也沒有了 ,這樣就無僧寶,無僧寶也就無法寶、無佛寶,總之,一 切都沒有了。非但如此,佛說的因果既已全無,世間因果 也不能離佛說因果而存在,也就破壞了世間法。
  • 34.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但龍樹認為這不過是對空的一種誤解,不了解空的三重意 義︰ (1) 空的本身, (2) 空的因緣(所為), 3) 空的意義 (兩重含義︰一作境界、對象解, 二作用處、意義解。此處是第二種意思)。 首先了解空的本身是甚麼,同時也要知道為甚麼要講空, 最後還要瞭解空的實際應用,它的意義所在。空的所為, 乃在於顯示勝義諦。 佛學把佛所說法分成層次,有了層次才能瞭解佛法的真義 ,要分層次就得有個標準,這標準叫諦。 一般以二諦為 標準,以世俗諦來說一切法是有,以勝義諦來說一切法空。 所以說「空」的作用之一是它可以顯示勝義諦。
  • 35.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Void, Unreal & the Middle way 空中假 空的實際應用就在於有空才能有種種設施,如四諦、四果 、四句、三寶等等。 如果沒有空,一切法都有決定的自性,那就無法作這些安 排。對於「空」能做這種理解,就不會把它看成是簡單的 虛無了。 佛學所施設的一切,都是放在空的方面來講的,要先將不 正確的看法去掉(空),才能給予正確的安排。 由此看來,中觀把空同假名連帶起來看,乃是對空進一步 認識所必然得到的結論。
  • 36.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ight Negations 八不 龍樹的主要思想,集中地表現於所著《中論》所提出的 「八不緣起」和「實相涅槃」兩種理論。 「八不緣起」屬於他學說體系中「境」的部分,從哲學角 度看,八不緣起相當於對世界的解釋, 「實相涅槃」則與「行」、「果」部分相聯繫。實相涅槃 相當於變革、改造世界。 不生亦不滅 neither birth nor death (arising nor ceasing), 不常亦不斷 neither end nor permanence, 不一亦不異 neither identity nor difference, 不來亦不出 ( 去 ) neither coming nor going.
  • 37.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ight Negations, important concepts of the Middle Way 八不 《八不偈》是《中論》之首,也是《觀因緣品》第一之首。 講出了「實體 material 不生不滅」、「時間 time 不常 不斷」、「空間 space 不一不異」和「運動 motion 不 來不出」這四個根本的法則,這個範圍已包括了一切。 這四對範疇包含了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因素。 在羅什法師翻譯《中觀論》的附釋中,三論宗的五祖青目 說:「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
  • 38.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Natural, Real, True Nirvana 實相涅槃 【實相涅槃】 即以諸法實相為涅槃。 特別為中觀學派所提倡。 中論卷四觀涅槃品:分別推求諸法,有亦無,無亦無,有 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亦名如法性實際 涅槃。 意謂世間諸法之實相即是畢竟空,亦即無生無滅、涅槃寂 靜。 故世間與涅槃、涅槃與世間,二者並無分別。 此說為大乘佛教入世之重要依據。
  • 39.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endent origination (Arising from conditional causation) and nature of the Void 緣起與空性的關係 緣起與空性的統一,關鍵在沒有自性。緣起是無自性 的、空的,所以可依緣起而契會空性。空性是無自性 的,所以依空而緣起一切。緣起即空,也就是「世間 即涅槃」了。 龍樹以無自性義,成立緣起即空,空即緣起,也就貫 通了聲聞法與大乘佛法的對立。 「大乘佛法」與「小 乘佛法」,互不相礙。 佛法本來不二,隨機而方便不同,真正的解脫門是沒 有別異的。
  • 40.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fold Truth 二諦的關係 龍樹 Nagarjuna 說二諦 twofold truth ︰ 「若不依俗諦 worldly truth , 不得第一義 supreme truth 。」 眾生生活在世俗中, 沒有世俗諦 worldly truth 的名 name 、相 appearance 、 分別 distinction ,不可能契入第一義空 supreme void ; 不依世俗諦的善行 virtuous behavior ,怎麼能趣向甚深 空義 incredibly profound meaning of void﹖
  • 41.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fold Truth 二諦的關係 《大智度論 Maha-prajna-paramita sastra 》說︰ 「觀真空人,先有無量布施 charity 、持戒 observing precepts 、禪定 meditation ,其心柔,諸結使薄,然後得真 空」;「不行諸功德 virtuous practices ,但欲得空,是為 邪見」。所以雖一切法空平等,沒有染淨可得,而眾生不 了,要依世俗 worldly 的正見、善行,才能深入。 《金剛般若經 Daimond Sutra 》也說︰「是法平等,無有 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supreme correct enlightenment) 。以無我 no self 、無人 no others 、無眾生 no all beings 、無壽者 no life period ,修一 切善法 virtuous dharma ,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supreme correct enlightenment)
  • 42.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龍樹學說的影響 1) 指示了向「認識」發展的方向 2) 唯心思想開導了日後唯識論 3) 為了正理和辯證促使行者具更邏輯性的思維 4) 世間技能多元化的實踐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 43.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1) 指示了向「認識」發展的方向 他的理論完全是從認識論角度來講的,這決定了後來 大乘佛學發展變化的途徑 。龍樹的主張,有的同意, 有的反對,所以既有發展,也有分裂,但是都沒有超 出他所指出的方向,也就是說,都建立在認識論的基 礎上。 向後發展,就說緣起法但有思想上的表現,謂之「唯 表」,也就是「唯了」。由「唯假」到「唯了」(唯 識)的思想變化,初期把「假」與「表」兩字看成一 個字,曾經通用,後來才分清界限,表示兩個不同的 意思。這就說明︰「唯假」、「唯識」這兩種思想是 有先後的、內在的關係。龍樹的思想是指示了向唯識 發展的這一方向。
  • 44.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2) 唯心開導了日後唯識的思想 他在《大智度論》講念佛三昧時,也就引到《華嚴》 〈十地經〉關於「三界唯心」的說法。在其他地方,他 也盡量貫穿唯心思想。這對以後大乘的發展,特別是對 無著、世親等建立的瑜伽行學派,影響是相當大的。瑜 伽行派以唯識為中心,唯心論更濃厚了,其根源不能不 追溯到龍樹。 3) 為了正理和辯證促使行者具更邏輯性的思維 龍樹的學說有立有破,但主要的還是破,到了他的弟子 提婆,更是發展了。既然要破人家,就要以理服人,這 就牽涉到思維的邏輯性問題。 這也是印度的一種傳統,他們是很注意邏輯的,其先叫 「正理」,佛教加以發展後叫「因明」。
  • 45.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Effect of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的影響 4) 世間技能多元化的實踐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在實踐觀上,由於龍樹把世間與涅槃打成一片,因而主 張對世間服務的知識都要研究,後來歸結為「五明」 (聲、內、因、醫方、工藝)。不僅包括世間的哲學學 說,而且有文字學、工藝、醫術等等。 後來瑜伽派,五明並重,在那爛陀寺學府還是實際貫徹 了的。這種風氣還流傳到蒙藏地區,喇嘛廟宇對天文地 理、醫藥藝術,各種都學。 佛教對一般文化的研究,其目的在把它作為幫助推廣學 說的手段,但另一方面,從而也影響到文化的發展與交 流。中國不僅受到大乘佛學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他們 所帶來的印度文化的影響。佛學所以源源不斷地傳入中 國,從文化交流這個角度看也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
  • 46. Nagarjuna doctrine 龍樹學說 方向:廣、深 目標:著重菩提、智慧 ( 三智 )( 部派佛學則著重解 脫) 依據:《般若經》、《華嚴經》 資糧:四處、四無量 中觀:有空不著空、三是偈、空義、八不緣起 影響:一、認識論; 二、唯心主義; 三、有破有立,以破為主; 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