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uma empresa Scribd logo
1 de 20
Baixar para ler offline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of Hong Kong
通訊:二零一二年九月至二零一三年三月
碼頭工人和我的爸爸
這幾個月搬到元朗,天天駕車回家,一定經過葵涌
貨櫃碼頭。一排排的塔架和龍門架,排列整齊的燈
光,一點點的掛在支架上,很有一種工程機械的
美。由於在三號幹線,橋上的角度看得更清楚,那
一排排的燈光,在你的左面;如果用昂船洲大橋和
八號幹線,整組貨櫃碼頭會在你的右面,然後左面
是大海,還有海水的氣味。每次都看到「1至8號貨
櫃碼頭」的公路出口,今次終於有機會駛進了。
真摯的「啦繩員」發哥
罷工頭幾天,都有去探望碼頭工人,跟他們聊聊
天,認識了工人發哥。發哥不擅辭令,但非常用心
向我解釋。發哥是結紮員,做「啦繩」的(這是圍
在旁的工人們教的正確讀音,不是拉繩而是啦繩,
「呢像laughing哥個音呀」實在笑死我),負責用
幾十磅的鐵枝穩住貨櫃,有多辛苦難以想象。談到
休息時間,發哥說「揭蓋」時可以休息一下。甚麼
是「揭蓋」?發哥努力回答我還是不得要領,要靠
在旁的陳生解釋。原來蓋就是甲板,甲板下的船倉
也裝了大量貨櫃,如果船上有7高x18長x11闊=1386
個貨櫃的話,揭開甲板的蓋,船倉裏最多可以有相
同數目的貨櫃!終於明白小學常識書講的「水深港
闊」是什麼意思,原來貨櫃船真的很大很深!
發哥有一個十歲女兒,笑他用的手機型號古老。不
知為何發哥談到手機,經我一輪追問,原來發哥想
告訴我,因為他們常常24小時工作,甚至48和72小
時,手機充電是一個問題;我就想到智能手機耗電
量高,還不及捱三、四天也不用充電的諾基亞。還
有打風下雨全身濕,還是用便宜普通的手機好。如
果發明能抵受水浸又長電效達一百小時的手機,應
該很受工人歡迎!
臨離開時,天又下起雨來,我隨便說一句:「呀,
沒有帶傘」發哥就把他手上的摺叠傘塞進我的手
裏,我還未及回應,他便說:「給你呀,你用吧」
簡單兩句,讓我深深感受到,發哥是用心與我們交
往的。發哥常常對著貨櫃和機器,說話不多,就像
我爸爸;但他的心火熱,真摯情感遠超言語表達。
八面玲瓏的陳生
相反,擔當橋邊理貨員的陳生,口齒伶俐八面玲
瓏,皆因他的工作多門多樣,「百足咁多爪」。陳
生講解其工作條理分明:橋邊理貨員,又稱「Check
架」,工作包括:一、安排貨櫃降落正確位置,要
核對船和貨櫃的編號,因為船上貨櫃不全是來香港
的,有些去新加坡去馬來西亞,所以要檢查清楚;
二、快速替貨櫃上「菠蘿頭」,每個櫃底部上四個
菠蘿頭,待貨櫃叠著時菠蘿頭自動鎖緊,菠蘿頭每
個約十斤重,有些貨櫃更要上八個,全部在一兩分
鐘內完成;三、隨時在對講機與控制塔通話;四、
以手提電腦輸入數據,通知已辦妥這個貨櫃。試過
一小時最高峰做四、五十個貨櫃(嘩,簡直是超
人!)後來陳生也說真的「頂唔順」向公司強烈反
映後,現在是平均一小時做二十幾個貨櫃,所以陳
生說他「勁多野做」,又不能出錯,精神壓力非常
大。做Check架的最怕下雨,因為走來走去成身濕,
又要保護手提電腦。
文:劉劍玲
- 2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想起當苦力的爸爸
跟碼頭工人聊天,讓我想起爸爸。小時候,爸爸做苦
力(小學填表格時寫「運輸工人」),負責把貨物塞進
貨櫃裏。爸爸在上格床板即下格床天花,寫上二十六
個英文字母:A、B、C、D……,有時候早下班,飯後
便睡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溫習。有時爸爸會問我:「
阿女,呢個英文字點讀架?」我解答時賣弄一下小聰
明:「不如我教埋你小楷點寫丫?」爸爸說「不用
啦」。看來爸爸就如陳生般,要核對貨櫃的編號,而
編號大概只用大楷英文字母。
我還知道爸爸常常要運算體積的加減乘除法,例如
貨物尺碼為0.70米x 0.95米x 0.80米,裝進6.10米x
2.44 米x 2.59米貨櫃中,可以裝多少箱貨物?要怎
樣擺放才能裝最多?原來小學時讀數學科是有用的,
幸好爸爸在大陸讀到小四。
媽媽不時抱怨爸爸把工作時的臭衫帶回家洗,著爸爸
應該在公司洗衫然後掛好,第二天上班時再穿那些臭
衫,放工時又再換回原來的衣衫不就好了嗎?為什麼
都把臭衫帶回家洗?媽說:「你那些臭衫和我們其他
無咁臭的衫一齊洗,其他衫都臭哂,又要買更勁的洗
衣機洗你的臭衫,又用多D洗衣粉……」爸通常都不
作聲。從碼頭工人的口述故事看到,日曬雨淋的做到
汗流浹背,衫一定是臭的,偏偏公司不准員工晾曬衣
物,指會影響貨櫃碼頭形象云云。和諧了貨櫃碼頭,
就為工人家庭帶來不和諧的臭衫,吼!
工作不穩定,也意味著工資的不穩定。碼頭工人告訴
我,前幾年貨流少,淡季時一個月可能只得八千元。
淡季是指新年後到五月期間,跟我爸爸那時一樣。一
過年,媽就憂心忡忡,因為知道爸之後很有可能整個
月坐在家中。我跟小學同學煲電話粥,媽媽看到一定
會強烈指責:「衰女,你老豆要等電話開工呀,唔使
食呀?!」
最有趣的是,近幾年才從爸爸口中得知,當年爸爸是
工會的活躍份子。爸爸說他拿表格去給工人,叫大家
填表加入工會,工會是替大家爭權益的。我不記得爸
爸有沒有罷過工了,記憶有點模糊,待下次回老家再
問爸,但記得他總是「嫻姐」前「嫻姐」後的說工會
曾經為他們爭取過什麼。到今天碼頭工人罷工,面書
傳來一句:「碼頭工人今猶在,不見工聯六子來!」
我也有點感觸。工聯會曾替爸爸爭取加人工,也惠及
小時候的我,我很感恩;如今與工聯會的關係,只剩
下看病洗牙報讀課程的優惠,和選舉前夕打電話來囑
咐爸爸投票給誰。我爸五十幾歲時,也沒有做苦力多
年了,因為經濟轉型先後轉了做地盤工和保安,但工
會還打電話來邀請他做理事,我問爸為何婉拒,他爽
快地說:「我都無做倉十幾年啦,仲叫我做理事?梗
係唔做啦。」
寬容的工人教仔哲學
跟碼頭工人陳伯聊天,他跟我說兒子考上了警察又不
做,這次考到海關又不做,真拿他沒有辦法:「由得
佢囉,佢大個仔識諗架啦」我爸爸也是這樣的。選哪
間中學,高中選文、理還是商科,大學修甚麼系,畢
業後找甚麼工作,全都是我自己決定,爸爸從不過
問。做行政那年我最痛苦,幾乎是今天返工明天便知
道同事間如何評價我的衣著,爸爸同樣受不了這些「
辦公室政治」:他在大公司任保安,閉路電視拍攝到
他倚著欄杆,爸爸被「三柴」上司罵有損公司形象而
獲發警告信一封,兩父女在飯桌上互吐苦水。後來爸
爸受不了辭職,我又受不了辭職,媽媽半笑半罵:「
車,個個都咁有性格,唔使搵食的」。碼頭工人、苦
力、保安、行政人員,就是這麼遇上了,因為我們都
是打工仔女。
走到貨櫃碼頭,走向工人跟他們聊天,我好像重遇
兒時的爸爸。我恍惚回到小時候,坐在旅遊巴經過
觀塘繞道,媽媽抱著我指著窗外說:「爸爸就是在這
個倉上班的」。兒時的我每逢坐車經過,看著那外牆
啡色、一圈又一圈的通風停車場通道和那些貨櫃車,
就會想起「爸爸是在這裏上班的」;經歷碼頭工人罷
工,現在的我每逢經過葵涌貨櫃碼頭,就會想起碼頭
工人,想起在老家的爸爸,祈求上天保佑他們都平
安。
支持碼頭工人罷工,可以:
1) 到六號碼頭探訪工人,跟他們聊天,送物資
如飲品食物
2) 告訴你身邊家人朋友有關碼頭工人的事
3) 捐款:
職工盟(HKCTU)「碼頭工人罷工基金」捐款戶
口:
帳號:恆生銀行  295-8067833
戶口名稱:香港職工會聯盟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3 -
在Women Doing Theology(WDT)研討會
中,大會邀得台灣、香港和韓國的社會
工作者講解當地的女權發展情況,當中
主要集中探討移民女性面對的情況。由
於三地的移民女性身處於不同的地區,
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政制下,因此面
臨的具體遭遇都不一樣。然而,她們都
同樣遭受到移居地的本地人(當地)的
歧視。
一位約在八年前移民台灣的越南女性向
我們分享了自己和其他台灣移民女性的
故事,從中讓我看到很多對新移民的歧
視或偏見,都是基於對新移民的不了
解。該位女士指出來自東南亞的台灣婚
姻移民女性,會被部分台灣本地人視為
因貪財,才會嫁給台灣人;搬到台灣後
會分薄本地人的社會福利等等。反觀香
港,不少香港人對新移民也有相近的歧
視,以至出現對「蝗蟲」和內地孕婦的
指控。自己作為香港人,每天接收著報
章鋪天蓋地對新移民的負面報道,我即
使知道人人應得平等對待的道理,但坦
白說,情感上也難免會覺得有「外人」
來分薄「我們」的資源。然而,聽過她
向我們述說自己的故事後,令我對移民
女性有更大的同理心。她們為了跟丈夫
一起,離鄉別井到另一個地方生活,面
對適應新環境的壓力之餘,更往往因為
政策問題,需要長時間輪候居留權和入
籍申請。經過這一切,終於能夠合法地
居留在移居地後,卻又要承受當地人的
歧視,只因為她原本的國族身份,而要
被貼上許許多多的標籤。她指出有鄰居
問她:「你的丈夫用多少錢把你買回
來?」甚至連她丈夫的家人都對她有偏
見,覺得她嫁進來是為了錢,常在背後
說她會把多少從丈夫得來的錢寄回娘
家;家裡有東西不見了,即使只是一雙
鞋子,也會借故問她是否把鞋偷了寄給
家人,令她難堪。
當真愛被視為與金錢掛鉤,當然令人氣
憤。她的故事讓我學會不要因偏見而向
新移民扣帽子。另一方面,每一個人移
民的原因都不一樣,我想不能排除有人
嫁娶到外地是為了錢財,然而即使如
此,也不能論斷他們這些行為是對或
錯。找尋更好的生活,是每一個人都會
追求的事。如果說他們因本屬「外地」
因此不能到「我們」的地方得到資源,
請想想這些屬於「我們」的一切,其實
都不是單靠我們的努力而得來,在跨境
搜集資源和生產的過程,當中有多少剝
削在背後;即使不論這些,即使都是上
帝的恩惠,我們可否把這些東西也與「
外地」的鄰舍分享呢?如果想想我們能
出生在較發達的地方,有富裕的生活,
都非靠自己的努力爭取回來,只是運氣
好一點罷了,我們願意把這些僥倖得來
的「成果」與欠運氣的一群分享嗎?
文:吳鎧同
探訪南洋台灣姐妹會
參加者在布上簽名或打上手印,表示反對打
壓女性的軍事行動和暴力
放下對移民婦女的標籤──	
參加WDT後感
- 4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A forbidden area, Human Rights, Justice
& Peace in Sri Lanka
By Kastie Leung
Straight after the start of my Christmas holi-
day (it is really straight after as I was still
working in the morning on the day I flew), I
joined the Human Rights, Justice and Peace
programme (HRJP) organised by the WSCF-AP,
and our destination is …… Sri Lanka.
Prior to joining this programme, I had no idea
about this country at all, except that it is to
the South of India and it is an island country.
What shocked me the most during the trip was
the two days that we spent in the post-war
zone in the north of Sri Lanka, called Jaffna.
Even within the same country, when we were
to go through the A9 (their main highway, yet
it looked like a country road in Hong Kong),
we had to show our passports to the soldiers
at the “border” before we were allowed to go
through in both directions. The atmosphere
up in the north is so tight that photographs of
military buildings and soldiers are strictly for-
bidden. The local host managed to find child
soldiers who fought in the war to share with
us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field. It was a
painful experience and seemed to me a hope-
less one to them, yet they are still standing
strong in the lives now and hoping to work for
a better future for themselves if possible.
I have never thought that war can be that near
to me in my life, and I could see how much
they have suffered from the 26 years of war,
and how much more is needed for this nation
to reconcile the people with those who govern
them.
A monument built by the government army which symbolise their
occupation of the heart of Jaffna, Sri Lanka.
The whole area behind the road are filled with landmills.
It took 3 months to bury, but another 30+ years to be cleared.
Group photo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5 -
我又要投!!
這絕不是小朋友玩泥沙。
十二月正是韓國第十八屆總統選舉的月份,到步韓國
時已經感受到濃濃的選舉氣氛。身為一個沒有投票資
格的外國人,又出身在一個沒有普選的地方,為了更
投入參與別人的選舉,我決定我暫時想像「我是韓國
人,我可以投票選自己的總統」來滿足一下我好想自
己選總統(選特首)的慾望。
我沒有打算要詳細介紹這次的選舉,因為說來話長(
而且我又沒有很緊貼選情),簡單一點說這次選舉有
兩個主要候選人:保守派代表朴謹惠,也即是六、七
十年代南韓獨裁統治者朴正熙的大女兒;另一個是民
主派代表文在寅,他是人權律師,也在朴正熙時代因
參與學生運動而被捕入獄,後來在盧武鉉政府身居要
職。其實還有其他幾位的候選人,不過她/他們的支
持度不足1%,有兩位更在選舉日前退選(無錯,只是
幾日前,這舉動令我非常驚訝!我問過韓國的朋友,
她們說是合法的,就算是選前數天)。關於兩位候選
人的政綱及政治取向,請自行在網絡查找,因為不是
這篇文章的討論重點。
當進入大選的那個星期,氣氛愈來愈緊張,其實我自
己早就決定了一定不會投給朴謹惠(如果我有票的話
~~),你怎麼想也不會想獨裁者的後代再統治自己的
國家吧?而且我很討厭她濫用女性的身份「博同情」
,第一任女總統又如何?又不是真的為女性做出什麼
來,只是一個身體是女性的人而已!那這麼說,我是
會投給文在寅的。文在寅至少有大力改革的決心,在
目前我認識的韓國社會和經濟的狀態(其實很像香
港,各位想像一下香港的情況就會懂)必須要政黨更
換才有改變的可能(目前李明博總統也是來自保守派
的,跟朴謹惠同黨),所以我要投給他。
選舉那一天,就是12月19日,部份機構不用上班讓員
工盡公民責任去投票,我也順理成章休假一天,早上
在心裡投了文在寅一票後就上網看看選情,投票率好
高喔!對於沒有普選的香港來說,看到這些高投票率
讓我感到非常高興!真的!而且輿論都說高投票率對
文在寅比較有利(朴和文的民調到後來沒差兩、三個
百分點而已)。投票時間到晚上六點截止,整體的投
票率有百分之七十五點幾,比過去兩屆的總統選舉都
要高,本來以為文在寅真的有勝出的機會,但原來韓
國三家電視台早在下午五點多公佈選舉預測朴謹惠會
勝出(比文在寅高兩點多個百分比),不會吧……這
句「不會吧」一直持續到凌晨,「不會吧,朴謹惠真
的勝出了?不會吧?」朋友下班回家後,我們兩個一
直看著網上的新聞更新,直到睡前,我再看一次,「
已經開票過八成囉,朴謹惠真的贏了……」朋友倒抽
一口氣,然後突然彈起來吼了一句「為什麼會是她?
?!」……對呀,為什麼會是她?
大選翌日,辦公室一片平靜,午餐時問其中一位同
事:「朴謹惠當選後你們不就會更忙嘛?」那個同事
非常非常傷心,然後她說:「……不只是失望,是無
希望」。晚上再跟另外一位前輩朋友吃飯,他問我有
沒有看結果,我說當然有,然後大家就深深地長嘆了
一口氣,後來侍應送來圍裙讓我們用,紅色的,我的
前輩朋友有點火大,說:「不想看到紅色,不想用」
,因為朴謹惠用紅色代表她。晚餐回家後看到室友,
她說:「真想這是一場夢,不是真的結果。」對呀對
呀!我也多希望這不是真的結果。
奇怪,為什麼我會跟著韓國人一起失望?
除了是因為我對韓國的認識,我想也是因為我有嘗試
「參與」在這次「一人一票」的選舉裡面,也反映著
我有多希望能有自己的一票,選出自己想要的統治者
──就算我支持的人落敗,我多討厭的候選人勝出,
也是我有權選出來的。另一邊廂,看著香港的梁特首
有多厚顏無恥地辯護僭建、長者生活津貼又被無賴地
通過了、還有那些不知所謂亂七八糟的官員議員所作
所為……好想吐……這就是沒有民主下的無.可.
奈.何。
我又要投!韓國總統選舉後感
文:鍾曉芬
- 6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牧養陳振聰──論認真的決志、
洗禮、得救與廣播見證
文:吳國偉宣教師
城中著名爭產案涉案人陳振聰信主,「天上也要這樣
為他歡喜」(路15:7)。但是堂會應否給予洗禮,
以及何時才為他洗禮,卻是嚴肅的牧養問題。地方堂
會及香港教會必須關注。
決志
決志,是個人與上主之間的事,卻不只是他與上主之
間的事。
電影《密陽》講一個母親與殺死自己兒子的兇手的故
事。兒子被謀殺,兇手被判入獄。後來她信了主,成
為虔誠的信徒,她打算親自向這個兇手表達基督的寬
恕。當她再次面對這個男人,卻發現他也在獄中信了
主;現在的他深信已經得到神的原諒,展示出不再被
定罪的靈魂的自由喜樂。面對完全不需要她的寬恕的
「主內弟兄」,母親整個人崩潰了,心中的怨恨吃掉
了她的靈魂。
決志是人決定與神和好,也要與人和好。耶穌解釋十
誡說是愛主愛人,就是這個意思。
受洗與授洗
陳振聰準備好與人和好了嗎?他打算如何面對過去?
決志與洗禮之間通常要有一段長的時間,讓決志者可
以在信仰群體中,有足夠時間及空間,去深入體悟這
個決志的意義。據說陳振聰信主不足一年,假如他在
其他堂會,多數不會進行洗禮。一般堂會要求信徒決
志之後定期參與教會活動一年或兩年,才會接受信徒
參加三個月的洗禮班。有些洗禮班還長達一年。
例外的情況有時是因為在病床前,有時是因為他目不
識丁。這些例外,其理自明。
陳振聰的案件涉及偽造遺囑,他願意與對方坦白以及
尋求和解嗎?協助決志者以信仰角度面對自己整理過
去,是牧者的第一責任。他準備好了?
洗禮是公開的認信,秘密洗禮必須有足夠理由。例如
在敵意環境,洗禮會構成人身安全的話,堂會可以秘
密洗禮。在香港,即或是名人的洗禮,似乎無此需要。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7 -
得救
值得關注的是陳振聰洗禮後的見證分享。他的分
享出現福音派已公開否定的成功神學,甚至可能
涉及他是否得救。
陳振聰在他的見證中一味強調今天的快樂,卻隻
字不提信主之後有能力勇於承擔過去的破碎:
「今天,我的生命真的改變了,快樂的時間多
了。3年前,2010年2月2日,法庭的判決,我開
始走上一條崎嶇的路。這樣痛的日子,又怎能忘
記呢?但我真的忘記了」強調信主得到的輕省及
無責任無承擔的「廉價恩典」,這些都是成功神
學的特色。
他又說:「人是不能預知明天的,一切透過預知
而得到的幸運、金錢財富,都是魔鬼的引誘。風
水不靈驗,你的損失只是幾千蚊幾萬蚊;但如果
風水靈驗的話,則更要小心,因為這是魔鬼的動
機,製造靈驗的效果引誘人們歸向撒旦。」他又
說:「我的過去,是神不喜悅的生活方式,於是
就無法接觸上帝,神要用一條苦難的路,安排我
走過。」將過去的錯誤歸咎於魔鬼的引誘,同時
卻又說這個經歷是神的安排,避開個人選擇這一
個浸信會傳統最為寶貝的神學特色。
其實不同宗派會有不同的救贖觀念。比如聖公會
會接受上主的恩典臨到身處群體中的個人身上,
因此他們接受嬰孩洗禮,而得救亦不在一次決志
又或是洗禮的儀式決定,教會接受近乎普救的觀
念。加爾文宗因為相信雙重預定論,即上帝全權
決定哪些人上天堂、哪些人落地獄,信徒更不會
確定自己已經得救。重視個人自由意志的重洗
派,非常重視個人信仰的轉向的決定,甚至認為
既然神的救恩已經準備,關鍵是自己是否決定接
受,而決定之後肯定可以得永生上天堂。不同的
宗派帶來的是不同宗派特色的信徒,教會合一運
動同等尊重這些傳統。然而平等多元不等於接納
混雜及不一致的信仰。
陳振聰的見證裡面多次強調上主的異能臨到他身
上,個人意志表述並不明顯,反映的救贖觀是近
乎聖公會式的信仰;然而為他提供信仰課程、進
行洗禮及他加入的宗派,卻都是強調自由意志的
浸信會傳統。這種混雜的問題最終會否令陳振聰
的救恩失效?這是他與上主之間的關係,然而他
的公開見證是否與他的內心感通?他的信仰是否
使他得著有誠信(integrity)的生命?牧者及
堂會提供的牧養是否太漫不經心,而讓他的信仰
生命扭曲了?這些卻是嚴肅的靈性及牧養問題。
廣播見證
要求堂會及每一個信徒在一年時間充份明白及認
同某些的神學分析才可以受洗,又或者要信徒立
時公開坦白過去涉及刑事的案情,未必是最好最
合理的要求。於是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何必太
急?何必如此高調?
堂會太高調將陳的洗禮及見證在社交網絡廣播,
與其他洗禮的信徒有明顯的差別對待,這種對信
徒不公平所反映的,是堂會牧者別有用心嗎?洗
禮片段在林以諾剛脫手的網台「獨家轉播」,當
中是否涉及人為的操縱以收宣傳之利?網上的輿
論似乎已使之成為「反見證」,於堂會於陳振聰
又有何益?
從決志到公開見證,名人的牧養及靈性問題,從
未如此嚴峻。
神學教室
- 8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所多瑪蛾摩拉,長久以來背負著同性戀的罪名,被指全城同性戀得無藥可救,在神面前「罪大惡極」,而遭天火焚城的
厄運。到底所多瑪蛾摩拉,是否真的全城同性戀?這城的罪惡,又會是什麼?其實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因著近年基督教
對同志的壓逼越演越烈,及至近日幾間新型巨型教會(Mega Church)在政總公民廣場舉行反同大集會,實在有必要重
回聖經,仔細看看這些信仰理據是否站得著腳。
有關所多瑪蛾摩拉被滅的故事,記載在創世記第19章(註1)。故事講到,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的姪兒羅得,
與亞伯拉罕分開後就住在所多瑪。一天有兩位天使到來,羅得接應到家中。然而所多瑪城裏的人圍攻羅得家,希望羅得
交出兩位外來客。羅得不願,反建議交出兩位處女女兒。天使讓眾人兩眼昏花找不到房門口,並指所多瑪罪大惡極耶和
華要毀滅之,然後帶羅得一家離開所多瑪。離開之時,已是天火焚城,羅得妻子回頭一望,就變了鹽柱。羅得與兩位女
兒逃到山上,女兒怕父親無後,灌醉父親後與之交合生出下一代。
到底所多瑪犯了什麼罪?是這次查經的重點之一。聖經如此形容所多瑪城裏的人:「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
都來圍住那房子,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而羅得的回應則
是:「眾弟兄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
我舍下,不要向他們作甚麼。」然而所多瑪城的人並不滿意:「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
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就是這幾句對答,令某些教會和信徒,理解所多瑪城的罪行與性有關;
加上假設天使以男性身份出現,攻房門的又是「眾弟兄」,罪行就直指同性戀。
有些中文譯本,將19:5譯為:要和他們同房(呂振中譯本)、好跟他們睡覺(現代中文譯本),譯出性意味;而思高
譯本,則是「叫我們好認識他們」,與和合本「任我們所為」一樣保有非性的空間(註2)。譯本的不同打開一個缺
口:或許這段經文與同性戀無關?於是我們廣邀良朋,進行了一次快樂又深入的查經。
所多瑪被滅因為同性戀?十二個對經文的創意解讀(節錄)
文:劉劍玲
創意解讀一:性暴力與輪姦說
如果所多瑪人真的為來了「兩件新鮮的肥豬肉」,而
不惜攻破房門,他們實在是太殘忍了,而他們的罪行
是性暴力和意圖輪姦。近月印度輪姦致少女慘死的案
件引起公憤,我們無論如何也要維護每一個人的尊
嚴,絕不容忍性暴力和輪姦。於是這段經文反映的,
是耶和華不喜悅性暴力和輪姦,而不是發乎內心並為
雙方自願的同性戀愛。
創意解讀二:雙性性傾向說
就算勉強地要連性傾向也計算在內,也是雙性性傾向
而不是同性性傾向。因為羅得在所多瑪城人攻房門之
時,是建議以兩個處女女兒作交易,而不是自己或家
中其他男人。除非羅得愚蠢得不知道同性戀者只喜歡
同性,或以為男同志有時都會想搞下處女。倘若羅得
估計處女有可能擺平事件的話,即羅得知道所多瑪城
的人喜歡搞男人又喜歡搞女人,是雙性的性傾向。當
然我們還是認為耶和華不喜悅性暴力,而非出於自願
的雙性戀愛。
創意解讀四:跨物種性愛說
這個可謂今次查經的最爆亮點!為何不是與「天使」
做愛是問題?為何一定要理解所多瑪人不懂分辨那兩
個人就是天使?既然羅得認得出他們,其他人也可能
認得出呀!那麼這就不是同性戀,而是與其他物種交
合!
繼續搜尋詞組「所多瑪」,會發現在聖經其他書卷,
有些是有列明所多瑪蛾摩拉的罪行是什麼的。猶大書
1:6-7有如此記錄:「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
的天使,主用鎖鍊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等候大
日的審判。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
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
刑罰,作為鑑戒。」……(省略)
猶大書列明所多瑪的罪行,是「逆性的情慾」,或是
新譯本的「反常的情慾」,究竟是指什麼?我們一
起看看其他譯本,在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NASB)的用字是「went after strange fresh」,
而在Orthodox Jewish Bible (OJB)的用字是「go-
ing after alien flesh」。組員更提供資料,指在《
聖經原文逐字中譯》中,這個翻譯是「另一種肉體」
,更加確定所多瑪所犯的罪行,是由於天使與人類交
合……(省略)
創意解讀六:沒有扶助困苦說
以西結書16:49講述所多瑪的罪行:「看哪,你妹妹
所多瑪的罪孽是這樣,他和他的眾女都心驕氣傲、糧
食飽足、大享安逸,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
」莫非天使要在街上過夜,就是為了假扮露宿者,看
看所多瑪有沒有伸手扶助弱小和客旅?Oh, No!如
果不扶助困苦和窮乏人就要被滅,香港就一定難逃
厄運了,因為移民要居港七年才可以領取綜援和申
請公屋,令不少新來港婦女捱窮;而食環處又層出不
窮地對付露宿者、拾荒者和小販,基層連搵食和不交
租金的機會都無,詳見Benson Tsang的相簿(註3)
,剛才又看到他share一位老婆婆地攤被食環署職員
清理,婆婆躲在排檔後抓住鐡網哭泣的相片報導,真
是令人心痛又憤慨……(省略)香港貧苦人的生活狀
況,不是快手天火焚城,而是慢火溫水煮蛙,結局都
是一樣:塗炭生靈。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9 -
創意解讀九:歌頌亞伯拉罕說
順延記錄是由勝利者一方壟斷的思考,其實整個故
事,羅得不是贏家。如果在創世記13章,羅得與亞伯
拉罕不論在家財還是人丁上都平分秋色的話;經歷所
多瑪一劫之後,羅得的基業盡毀,還要淪落到在山洞
裏與兩個女兒交合才有下一代,之後發展成摩押人和
亞捫人。難怪有網上查經資料形容羅得為「失敗的義
人」。終極勝利,是屬於亞伯拉罕的。
整段羅得與亞伯拉罕互動的記載,給大家的印象就
是:亞伯拉罕對羅得非常寬厚和照顧。明明是爭地
盤,但亞伯拉罕甘心讓羅得先選擇肥沃的土地(創世
記13章);不關亞伯拉罕的事本來不用冒險,但他帶
家丁打敗基大老瑪救回羅得(創世記14章);耶和華
要滅所多瑪,亞伯拉罕替羅得求情跟耶和華談判,最
後爭取到若有十個義人耶和華也不要滅城。
於是整幅圖畫就是:亞伯拉罕慈悲又有實力,是強勁
偉大又公義的人;而羅得則需要被救援和較次等……
(省略)
創意解讀十一:性倫理問題之冠→亂倫
從性開始,讓我們也從性收結。縱觀整個創世記19章
的描述,以現在的標準,唯一能找到清楚明確的性倫
理問題,就是亂倫。女兒在山洞主動灌醉父親羅得與
之性交,像這樣的事可能曾發生過,逃命後女兒才會
有這樣的聯想和舉動,什麼女兒是處女之說,極可能
是羅得在掩飾其行。如今有教會領袖引用這段經文來
反對同性戀,卻隻字不提亂倫的問題,是雙重標準。
這樣的處理同樣帶出一個大矛盾:為何會亂倫的羅
得平安無事,所多瑪城人卻不清不楚地遭滅城的厄
運?……(省略)
創意解讀十二:母系社會群婚說
還有一個可能,我們沒有想過,就是古時社會的婚姻
制度,是與現在不同的。如果你細心看整本聖經,多
是兄終弟及制或一夫多妻的情況,自由戀愛一夫一妻
反而十分罕見,尤其在舊約。如此這般,我們對所多
瑪的想象將全不一樣。
會不會所多瑪是實行群婚制?母系社會中,如果所生
子女是跟媽媽長大的話,父親是誰並不重要;而世上
僅存的母系社會雲南摩梭族的走婚制給我們具體的示
範:舅父姨母媽媽一起照顧子女,可以知道父親是
誰,但父親並不參與供養子女,而是供養他的姊妹們
生的子女,即我們叫的外甥。於是圍繞羅得房門想跟
天使愛愛的,也包括女人嗎?她們會不會是想跟外來
男子交合,生一個俊俏的「混血兒」?
人類學的研究指出,多數社會經歷由母系變成父系社
會的過程。好端端的為什麼會改變?這個過程到底是
自然而然,還是暴力打壓?聖經記載的,也包括這個
變化嗎?……(省略)
古經今解
古經今解,甚至引申為政策討論,需要小心處理。就如今次查考的所多瑪蛾摩拉,就算是因為什麼原因被天
火焚城;難道我們又相信今天發生的災害,都與當地人的某些罪惡直接相關嗎?那種關聯又是怎樣連繫起上
來的?每次災害,總有人跑出來說:「因為那裏的人不信上帝」或者「因為他們搞同性戀」,我們真的如此
相信嗎?福島核洩,與整個核電生產的利益、日本的戰略考慮有關,就算是罪惡,都是這一種罪惡,而絕不
能接受是什麼不信上帝;如果某個西歐國家有天災,是全球暖化的問題,或純粹飛來橫禍,而不是同性婚
姻。持這種想法的信徒,要檢視想法背後的迷信和嚴重讀入的問題,這只會令基督徒更加乞人憎。
聖經裏有些關於所多瑪蛾摩拉的描述,其實是以色列民在自我反省,或在指控當權者。例如以西結書16:49
指所多瑪「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但在16:51隨即指出耶路撒冷「行可憎的事比他更多」,甚至令
所多瑪「倒顯為義」,要耶路撒冷「抱愧擔當自己的羞辱」。手指不是指向別人,正是自己;或者是在指罵
當權者,統治耶路撒冷的人。如果要在今天應用,應該是基督教反省己過,是否藉同性戀議題,在公民廣場
集會淡化梁振英的傾斜施政;或是應該指向當權者,去保障每一個人包括不同性傾向的人權。
結語
經過二小時的快樂查經,八千字嘔心瀝血的記錄,希望信徒們明白,聖經和我們的信仰都需要被認真看待。
拒絕人云亦云,讓聖靈充滿在我們當中,自己拿起聖經,與你的信仰群體一起快樂、認真、從下而上地解放
查經吧!你會發現無窮的樂趣,信仰的深化,更認識與你同行的上帝。
註1:本查經記錄所引之經文,如無特別註明,均出自和合本
註2:本文參考不同聖經譯本,譯本可在這些網站找到:
http://www.biblegateway.com/versions/
http://www.chioulaoshi.org/EXG/bibles.html
解放查經
註3:詳見Benson Tsang趕盡殺絕之「潔癖都市」系列相片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301175344934&se
t=a.10150356924129934.358809.572574933&type=1&theater
編按:由於這查經實在太詳盡了,有限篇幅不能盡錄,如有興趣閱讀
全文,請到以下網頁:http://www.ecumenicalchannel.net/?p=563
- 10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新莊介
朱啟正Jeremy(主席)
我是一個在信仰思途中走鋼線的基督徒,可能有點
像聖經中的多馬,我追求的是自行反思過的一手信
仰,對流行那即食的、三手的堅決說不!
梁穎恩Kastie(副主席)
我是一個不能被壓迫的?!?!?信徒。
自出娘胎就在教會界出出入入,曾經因為修讀英國會考中
的基督宗教研究而走訪過大大小小不同的教堂。之後發現
了世界之大,一定沒可能只有一種基督教的聲音,之後變
成「問題兒童」,每件事都去問,誓言打爛沙盤問到篤。
在一次與某大學團契(唔使估啦!我唔係係香港讀大學
嫁!)抗爭中被標籤為迷失之後,在重新上路的過程中發
現了SCM有另一方向的思考方式,不再是以往的一言堂,
可以令我在信仰探索的旅程上有更大發揮。
張浚軒Kenef(出版)
我是一個平信徒。
由細返教會大,在教會學校讀書,可以毫不誇張咁講,直到大學才有非教徒的朋友圈子,然後開始不喜歡教會——可以話係受人影響,又可以話係人大咗開始識諗野:一係覺得信神,至少係佢地講果種神,係一種對理性的侮辱;二係見到信仰根本解釋唔到社會,亦都改變唔到社會。依然留在教會,係覺得大家都係人一個,自己都無乜分別,在教會強勁的洗腦下盲信都係人之常情啫,相信藉上帝的恩典,耶能也改變。現正在尋找一種不是鴉片的信仰,當然很可能只是徒勞。
黃晞嵐Sunny(宣傳)
我是一個今年廿二歲卻上了廿三年教會的基督徒。
在母親懷裡到現在多年的教會生活,別人想像中那樣子的孩子。成長後也
能待在教會定必很乖,信仰生活、教會生活和事奉也非常穩定。可是我的
經驗正要相反,就是因為覺得教會生活很枯燥,有太多例行公事和沒營養
的講道,更甚是與世界保持著距離。這樣使我四處涉獵其他宗派,甚至異
教和社會運動團體。一度對信仰懷疑和質疑,最後亦因為透過SCM認識了
大公神學工作室,後來我們更組成春天教會。對聖經成書、宗派歷史和建
構神學有了更多的認識後,方了解到自己廿多年在信什麼,但亦因此重燃
起我作為改革宗信徒的使命──堅持信徒使命改革教會的熱心。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1 -
介紹
盧家怡(文書)
我是一個間歇性非典型(??!)信徒。
很難用幾個形容詞去概括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信徒。或者在教
會裡我有點非典型,對教導不會照單全收,喜歡思考實踐再
反省。本來可以「順服」地聽著教導,但發現它與自己的信
仰和生活理解太不一致。幸好發現了信仰的另一路向,找尋
答案的過程又發現更多問題,為自己的信仰增加了活力。
李美善Fiona(聯絡)
There were lots moments of embarrassment and grievance when
working alone outside of Hong Kong. I was like “Shit! Why am I
here?” when life did not grant me dignity. Call it “Holy Spirit comes
to me” or “Just Coincidence” that I thought of Christ and this say-
ing “What would Jesus do?” whenever times were tough. Then I felt
simply relieved.
My act of faith is simple, and my testimony is self-explanatory. I
don’t really like people over-arguing stubborn rituals and rules of
those fancy biblical terms. The present world complicates our religion
by interpreting new yet dead doctrines that really suffocates believ-
ers. I have never been a super holistic or spiritual “Christian”, but
here in SCM, I can finally embark on a journey of finding dignity in
my faith.
陳君明Kelvin(總務)
我是一個想更多人關心社會的基督徒。
信左主好多年,一直都是乖乖仔。五區公投運動期間,發現香港某些教會/某些牧師利用宗教力量呼籲教徒投白票,做順民。慢慢發覺唔可以俾佢地代表自己,佢地唔係啱晒。機緣下參加了SCM活動,一班人認真地對待信仰,而且係會有行動去關心社會、踐行公義,覺得好正,唔會不問是非,只叫人順服。
胡天賜WIlson(財政)
我是一個在尋尋覓覓的基督徒。
我愛看著光線穿過巨型玻璃彩繪,你會發現耶穌頭上的光環真的會發光!可是
教堂外基督的榮光在哪裡?見過口裡承認心裡相信的信徒,信仰生命卻走不出
教會。基督的腳蹤在哪裡?見過委身基督,安貧、獨身、順服的修士;也見過
無信仰或有其他信仰的大義工照顧弱小不收分毫,是極端利他主義者?還是基
督在這裡?我很難接受耶穌像法老一樣肉身復活,也想象不到神如何像奶茶一
樣可以三合一,理性能理解的基督在哪裡?小時最愛看四福音裡又超越又會行
神蹟的耶穌,很神又會接納人,叫人安慰、有安全感。學過布特曼的「解神話
化」(Demythologizing),神話可通通被理性解掉…過得理性,超越的神在哪
裡?學像耶穌追求公義,搞搞遊行抗議,耶穌都是這裡嗎?…
也許,基督都在這裡。信仰基督有超多面向,像個做玻璃彩繪彩的藝術家,將
片片色彩斑斕玻璃解構再重構,通通都合併起來,你仰望耶穌也許就左這裡。
- 12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SCM如是我信……
此信思集,源莫名網襲,撼口出於佗,吾等無能阻
之。唯以之為機,共證天路,與卿分享未達之道。
七十億人有七十億種信仰
文:蔡思琪
SCM因為拉隊看改編自靈知派古卷的舞台劇和查
考多馬福音而被說是「SCM推廣靈智派和讚歎『
耶穌有老婆』」,感覺就好像吃了幾頓西餐就
被說成是崇洋媚外。感覺或者有點不爽,但口生
在別人的臉上,我們能控制嗎?然而作為一個機
構,還是得對外回應。
難得執委為這評論聚了一次,對事件大家馬上達
到的共識就是我們否定以上的評論,要不要回覆
還是其次,而接下來更重要的是,我們這群信念
普世合一價值的人怎樣看待靈知派,或者廣義一
點我們個人如何再去看待我們所相信的。
現在,我該不會稱自己為基督徒了,因為沒有人
能給基督徒下定義,或者我們都沒有這樣的權
利。在這裏,我也厭倦了無數對「真理」的爭
辯,認真的、無休止的、沒有答案的。「真理」
只是所在環境所給予我們謹有的選擇,奮不顧身
尋求「真理」的結果,也只是我們到最終所選擇
深信的其中之一。「真理」只在形而上,與生活
無關。
信仰應該離生活近一點,如果這些信仰與我的生
活有較大的關連,應是實際的,讓我這在此世的
人能多造就他人,讓在世的人得到幸福。
我相信,七十億人都是獨特的,所以世界上該有
七十億種信仰,七十億種對生命的定義。
因此,靈知派是什麼、耶穌有沒有老婆、我是不
是基督徒、真理是什麼……我們對話,互相了
解、尊重就好了。
當我身旁的女生因為受到伊甸禁章的「震撼」而
驚怕信心有所搖動之時,我卻在想為什麼這舞台
劇像似亞洲先生選舉,台上台下有多少「會員」
,我們各人所看到的又是什麼?
吃什麼、說什麼、寫什麼、信什麼都是個人的選
擇,如果我的選擇對你產生了作用,你是否該反
思一下你所信仰的?這可是件好事,就像現在。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3 -
信仰,是要實踐出來的
文:李子立(波子)
我也沒有看過該舞台劇,然而對我而言,SCM內
有很多不同的信仰觀,是應當要處理的,我早前
和Jeremy有討論過,認為今年SCM正正欠缺大家
坐下來討論自己的信仰觀,因此我建議以後可以
多辦一點。
對我而言,基督教的規條說多可以多,說少可以
少,但我認為最基本必然是認耶穌有釘十架,為
我們而死。這是很基本的認受。我認為世界有原
罪(但有時候我又覺得有點難接受),認罪是必
然的。其實簡單點,認信《尼西亞信經》是最基
本的我覺得。然而,唯一一點我自己覺得無所謂
的,是死後生命,有否來世對我而言,其實真的
不太重要,我覺得活好今世已經非常感恩。
選擇基督教,多少是很偶然,回顧個人的經歷,
很玄的我覺得「與主有緣」(相當佛教的講法)
而信,但這種偶然我在後來卻發現其實很多人都
會遇到。至於選擇大公宗,是因為受夠了很多教
內的「膠言膠語」(大家都有碰過吧…),過不
了理性,很難接受,加上認識社運朋友,本身就
有反抗性,大公宗相對入世及包容性較強的信仰
觀比較適合我。
提到社運,我個人認為信仰與社會是必然有連結
的,這是一種呼應主耶穌十架苦難的行動,也是
把「神愛世人」/「愛神如己」這類說法真正付
諸實行的明證。所以我參加運動和平等分享。恩
典並不廉價,我不相信躲在堂會中狂呼上主就能
上天國。光說不練的信仰絕不是我所能接受的(
當然,我非常不知道要如何向人「傳教」)。然
而,我不是上帝,我認為我對其他人的愛是像同
心圓式的,由親到疏的向外擴散。
我同意巴特的「上帝就是上帝」,因此我無法猜
測上主的心意,但我也很同意潘霍華及後來很多
解放神學家的說法,我不認為上主會對地上不公
義之事視而不見,而且也是要我們主動出來行動
去表明上主的臨在。政治方面,我認為主耶穌釘
十架,就是政治逼迫,所以我也無法同意「政教
分離」的說法。
理性是我認為信仰中非常要強調的部分,如果解
得通,意見不同我也會尊重(不表示同意),但
是如果無法解通,我無法接受,我很基本的要求
還是要符合基本的理性,看著一些數千年前的經
文被亂用亂套亂解,實在很難啃(大家都有很多
經驗吧,不贅),無法接受。
我能夠接受不同宗派之間的對話,所以,如果以
支持宗派間的對談,我認為SCM即使捐款/贊助
其他宗派亦無不可。但問題是我並不是完全擁抱
對方的價值或信仰觀。然而,參加過一次靈知派
的活動,第一感覺是很shock,覺得有點道理,
但後來回去想想後發現怪怪的,無法接受這種太
過顛覆我以往對信仰的理解,因而沒有再出席。
個人而言是不會把靈知當作基督教其中一個宗派
的。
- 14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Jeremy之信
文:朱啟正
對我來說,信仰基督,或跟隨基督到底是甚麼一
回事呢?
對基督信仰我其實有好多睇法,但因自覺這些都
是不成熟的睇法所以好像又沒甚麼睇法。或許我
們應回到起點,看看一些所謂的核心信仰概念。
當我們說信耶穌,其實並非信一套觀念,而是一
個叫耶穌的對象。信這個對象的甚麼呢?不就是
道成肉身、教導一些行事原則、為罪而死、復
活、宣告天國運動開波嗎?我認為基督信仰的最
大公因素就是:耶穌是基督、基督是主、主帶來
福音、福音持續不斷的改變我們與將天國實現。
而對這個信仰對象的思考就進入到神學的範疇
了。
曾有人問我,哲學是甚麼?那時我想了幾個月,
最後我得出的答案為:哲學是對思、生、死概念
的追尋,和就這些概念之理解作的生活方式。對
於神學,我的理解也差不多,神學是對信仰對象
的啟示、經典、傳統之委身生活的合理化過程。
他不單是一種知識上的學問,而是一種不斷升華
的生活方式。
哪眾多宗教之中,為何又選中了基督教呢?老老
實實,我對很多其他宗教的認識都非常皮毛(佛
教算識多點,不過都止於「三寶、六道」那些)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有人傳比我
囉」。
以主流宗教來說,當代的基督新教(Protes-
tants)真的比其他信仰宗教群體更著重「傳
教」。但唔係人傳乜你就信乜的,所以傳教都只
是一個必需條件,而非充份條件。我自己係返教
會一、兩年才信耶穌那些人,你問有無特別原因
其實又無乜,只是忽然(聖靈的感動?)驚歎世
界之大,人之渺小;但渺小的人竟可思考世界之
大,咁就信了。當然,裡面還有一些更複雜的思
辨曾進行過,如在完全唯物的世界我們能否有所
謂的「自由」?神是否已預定一切然後老屈人有
犯罪的責任?等等。信耶穌,我相信當中除了「
我」的決定外,還有所謂「歷史的偶然」。
當我講(認信)耶穌是主的時候,是一個委身的
宣告。基督的信仰比較變態的地方是:佢唔係叫
你feel good而去信佢,佢係叫你背起十字架來
跟從祂。十字架是刑具,所以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直接的講: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的時
候,祂是叫人來死。恩典是重價的。
咁到底信耶穌應該點死法?除了不拜偶像,其實
基督教好似無乜規條,明顯的只有愛神與愛人如
己。好似好簡單,其實兩樣都好含糊。首先,點
先為之愛神?唱下歌、祈下禱、讀下經就叫愛
神?舊約聖經其實多講敬神,新約就轉化為愛
神。我認為是由宗教禮祭發展到信仰生活的進
步。愛神就是盡心、盡性、盡意放上主為首,這
不是問阿媽和老婆跌落海救邊個先的問題,而是
窮人無飯食你要比佢食、佢無衫著你要比件佢的
自發之行。
愛人如己又係好麻煩,邊有可能愛「每個外人」
都好似自己咁呢?唔好講自己,我對自己伴侶點
都好過隔離街三姑個四叔個仔個小學同學吧!所
以我認為應以保障人基本需要和伸張公義來理解
愛人如己的要求,即係「視人為人」!對信仰的
理解,的確不必然限制於充滿「權鬥」的「大公
會議」之中,但於我而言信仰至少的要求是「合
理」。這不是說信仰是純理性的結果,而是說若
連如一貫性等最基本的理性要求也達不到的教條
信不過。
對「基督信仰」的不同「宗派」,我認為只有以
最大公因素去理解。講合一非一的前題是先理解
「合一」的條件,是為是,非為非。任何信仰群
組都有其源流、傳統;當某不符該群體基本條件
的人硬要自稱是群體的一份子是無稽的。舉例有
一個白種西人,中文字又唔識,華夏文化又唔
識,上N代都是純歐洲人種,硬是要說自己是華
人(卻連丁點亞裔的DNA也沒有),我們說他不
能被叫作華人,卻有人走來說我們武斷、霸道;
我相信明白事理的人都會說那白人和其擁護是亂
來的。
一個群體的「名」是有「指示性」的,指向了某
承傳了特定意義的族群;你可以認為有一套所謂
「正信」的理解,但卻不必然要搶奪別人的「
名」。如那位白人可以稱自己為「嘩人」(真係
搞到人嘩一聲的人)!要更改一個「名」的指示
性意義不是絕不可能,但在不重複權鬥之錯誤的
原則下,你要合理的指出該名的新指示性意義,
責任是在你身上哦。我們必需明白,無限開放的
「名」簡單來講是沒有內容的廢話。在這統合的
理解下,對於不相信耶穌是主基督的,我實在無
法稱之為基督徒。如甚麼UU(Unitarian Uni-
versalism)基督徒,我真係接受唔到囉!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5 -
而對一些聲稱信仰主基督,但生活卻是「嘴砲主
導」的「便宜宗教模式」的(簡單講就係星期天
咪返自己堂口參與下崇拜團契、開口埋口主啊甚
麼甚麼、愛講那些多謝袮讓我大便come out(出
櫃)的「感恩見證」、不理解不理會身邊世界只
躲在四面牆中,而平日你卻見不到那愛神愛人的
一面的那些人),我也極懷疑他(們)到底是否
真Jesus follower(s)(聖經都話唔係叫主啊!
主啊!的都能「進天國」)。如上所說,信仰是
對生活有要求的,講嘅並非教條規律,而是你點
對待「鄰舍」。你講到天花龍鳳是沒用的,正如
一邊叫著耶穌愛你一邊向我揮拳一樣,最終我也
是由你的行為來了解、認識你。
基督徒常說「天國」,我不太以甚麼「在天的」
、「美麗的」、「白雪雪的」童話場景來理解,
我認為它不是一個「地方」,而是空間的一個「
狀態」!一個視人為人、視神為神、公平正義、
以心愛鄰的「共同生活狀態」。天國運動就是要
實踐「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當
神學家說天國是already but not yet,我們要
小心自己的怠惰會否變成虛偽,令天國在我們手
中變成了not ready and not yet!
信耶穌絕對唔係為咗「得水牛」(得永生)咁簡
單!
時間有限,寫住咁多先。
寬廣釋放的大公信仰
文:鍾曉芬
我都沒有看過那個舞台劇,老實說,對靈知派也
一知半解,這次莫名其妙被攻擊,實在覺得很擾
人。
我還是會稱自己是基督徒,無它,因為我在基督
教有經歷,這是我自己不能否定的東西。但我必
須說,這與SCM是真的有關,但我也覺得小時候
讀教會學校對我成為基督徒也是有關。以前常聽
其他基督徒說「看見耶穌」,我實在聽不懂也不
相信,但我第一次去SCM的國外活動(那時我只
認識SCM半年而已)時,有一刻我看著在開會的
SCM朋友,我心裡就說:耶穌不就在這兒嗎?很
實在的感到在地生活終於跟信仰連起來。我不是
在這推銷SCM有多好,但我想說SCM是一個大公
ecumenical的基督教團體,我相信的就是ecu-
menical的基督教,只是透過SCM去認識和實踐。
那次回港後,我上教會崇拜去,還是會被一般對
聖經的了解和教會教導有影響,例如說,有一次
我和我媽不知道說到什麼生生死死的問題,我媽
叮囑我說:「就算你信什麼,我死了你一定一定
要給我拜拜上香,不然我在下面吃什麼?」那時
我真的會懷疑說聖經不是說不可以拜偶像嗎??
不可以上香和拜拜呢……現在的我在SCM混了好
幾年當然是覺得ok啦!就是因為會愈來愈覺得
ecumenism真的很寬,了解更多後我愈釋放,現
在叫我拜拜上香都ok!
反正基督教裡面的宗派這麼多,宗派裡面又十分
多元,我只是覺得不管信什麼不信什麼,對於自
己感覺良好,不就好了嗎?有時候我都會覺得其
他宗教的概念也很好用,我就也相信緣呀!也有
想過搞不好這個世界原本就只有一個「宗教」/
「信仰」,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演繹,就化身成
上帝呀耶穌呀佛呀黃大仙呀阿拉呀……
先這樣,見面再補充!
- 16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信仰反思
文:盧家怡
我沒有看該舞台劇,亦未曾與靈知派信徒討論過
信仰,所以對於今次事件,我只是從大家口中略
知一二,對於靈知派是什麼,大家討論過什麼題
目,我沒有很了解。以下是我對自己信仰的理
解,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你問我為何選擇這信仰,我覺得是因為我在
基督裡找到平安和盼望,都是一些個人經歷。我
覺得在人生低谷時,我的依靠是上帝,有時很理
性的去解釋這份感動,我亦覺得信仰經歷不需要
被justify。兒時我會想,我從哪裡來呢?生命
的起源是什麼?有什麼可以解釋到世上萬物的出
現?我相信造物者的存在,有人會問,造物者是
否一定就是我相信的那位上帝呢,但我就是相信
生命是來自上帝。
有時我會想,或者是因為我早期接觸基督教的機
會多,所以我才會相信它,其實有時我都懷疑
過,我一生有沒有機會與其他宗教相遇?曾經
跟其他宗教的朋友談信仰,大家信的對象是不同
的,但有某些理念是互相呼應的。有時我又會
想,基督教叫人行公義好憐憫和愛人如己,但其他宗教亦可能有同樣的元素,佛教徒一樣可以追
求公義人權,追求平等的理念,而且積極行動,
所以我會問自己,如果我一樣Buy這種精神,為何
我信的不是佛教呢?但其實各大宗教都可以有某
些共通的性質,但核心是不同的,而我相信的應
該就是那些核心,我覺得基督教對我而言,就是
說上帝/基督是生命的終極依靠,這點我覺得是
它跟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我覺得跨宗派/跨宗教對談是必要的,因為宗教
有很多人的元素,如文化、權力、解讀等。人的
知識和對世界的了解有限,批判和討論或者會令
大家明白更多。我又相信宗教應該是多元的,如
果世界上只有一種宗教,容易會有單一的價值
觀,有時我覺得宗教間的互相批判可能是一種權
力互相制衡。
我常問自己信什麼,有些基督教/神學的概念我
是不明白的,但信仰是不是需要明白了解所有概
念,覺得它們是valid的,才可以相信?信仰就是
有點超乎常理,亦不一定令人感覺良好,但你都
願意相信的。至於每個人憑什麼有這樣的信心,
又是另一個題目了。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7 -
對話交流,為要找尋信仰
文:胡天賜
在香港基督教圈子的信仰交流風氣淡薄,無論是跨
文化、跨宗派、跨宗教、甚至學科交流都好像不太
多。遇上這些交流,總有人感到摸不著頭而不知所
措。
印象中,自初期教會成立後,教會成長和分裂都是
同步進行,一千幾百多年來從未停止,教會千瘡
百孔。各人自有個人的信仰感動、理解和堅持。一
個人的信仰觀有時好像世界觀、美學、價值觀、政
治立場、愛惡等一樣沒有多大爭辯空間,誰也證明
不了對錯。然而物以類聚,人性是人喜歡與自己相
近的人相處,信仰群體通常內聚且排他。多年來基
督教憑本身的魅力有時也掌握了歷史機遇,得到政
權祝福成為國教,基督教社群整體持續在成長中分
化,分化中繼續增長,形成龐雜多元的信仰光譜。
今天的正統就是經達爾文式篩選的出勝者們,曾經
競爭慘烈到生死存亡之際,成王敗寇,失敗的不
是苟且偷生艱苦經營,就是成為離經叛道、異端
邪說的異教徒(有興趣可看電影《穹蒼下的女神
Agora》、《伊利沙伯Elizabeth》等,講述基督教
如何生根的歷史)。宗教歷史裡發生過太多水火不
容,誓要互相消滅的場面,信仰交流和合一運動便
更顯重要。
從生活經驗出發,愈多旅遊經驗的人就愈懂尊重和
接受文化差異。當基督徒也知道人家是在看見貼金
聖像畫背後代表的基督榮光,就不會大驚小怪指著
人家說不要拜偶像。要解決這些誤會,互相認識是
非常重要。
天主教有念經傳統。玫瑰經念珠有長短兩種,短的
54粒;長的是兩倍,共108粒,中間還加上幾粒分
隔珠。印象中無論舊約新約都好像較多講什麼什麼
祭禮、爭論靠行為或信心得救,頌經以乎鮮有提
及。然而印度教和佛教念珠也剛好是108粒成串,寓
意圓滿吉祥。一些考據就提議,天主教玫瑰經念珠
是來自十字軍東征時,看到印度教僧侶的修煉方法
啟發,他們發現用念珠頌經的體驗良好,便從印度
引入。有多少人介意這些方法太「印度」就無從稽
考。可是這些交流的效果令人意外,不論天主教、
正教、錫克教和穆斯林都有類似的頌經傳統。
別的宗派裡也許有你合適的信仰元素,提起勇氣參
觀一下別人的信仰天地也許有番新體驗。有時自己
的信仰,在別的信仰對照下更易顯明,畢竟就是太
多習以為常和自己漫不經心的細節。來一點互相認
識也許對信仰和知性上都有點益處。這樣的交流不
是人人受得住,畢竟,大公傳統(Ecumenicalism)
就是有這樣的胸襟。
- 18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行動紀實 2012年9月-2013年3月
1.院校事工:
中大SCM活動包括:迎新夜(9月25日)、討論水
貨客現象(10月3日)、查經:同志/同性戀(10
月16日)、參加Queer Affirming Fellowship的
O’night(10月30日)、查經:同志/同性戀(2)
(11月7日)、舉辦會員大會(1月29日)、邀得秦晞
輝分享題目基督教右派(3月6日)、查經水變酒(3
月21日)。
理大SCM活動包括:迎新晚會(10月3日)、查經:
耶穌有弟弟?!(10月9日)、查經:雅各書(10
月19日)、查經:抹大拉馬利亞(10月26日)、查
經:凱撒歸凱撒,上帝歸上帝?!(10月31日)
、查經:猶大出賣耶穌之謎(11月9日),於12月
17-21日舉行MEGA SALE展銷會,邀請社企、非牟
利團體擺檔售賣自製物品和出版書本等,約十幾
間機構參加。
2.九月繼續政治神學課程「從國民教育到政治神
學:香港本土政治神學如何可能?」,平均十人
出席,包括:
第4課:國家化過程:神學如何作為知識政治(9
月13日)
第5課:學校是公民社會嗎?教會又是公民社會
嗎?(9月20日)
第6課:我們信任教師,不信任制度(10月4日)
第7課:學‧民‧思‧潮──基督徒的學生運
動?(10月11日)
第8課:主體與神學反思──國民教育中的「閣
下」(10月18日)
第9課:基督徒的神學思考為何重要;國民教育
作為補習班?(10月25日)
結論:國家就是神的世俗化?ekklesia就是天國
降臨在地上?(11月1日)
3.繼政治神學課程後,開辦政治神學讀書組,包
括:11月16日第一種政治神學:Paul Tillich
〈基督教國家社會的崩潰〉,《當代政治神學
文選》,頁41-58。11月21日第二種政治神
學:Johan-Baptist Metz〈對耶穌基督的自由
之危險回憶:論教會在社會中的臨在〉,《歷史
社會中的信仰》,頁94-105。12月12日第三種
政治神學(I):Carl Schmitt Political Theol-
ogy: Four Chapters of the concept of Sover-
eignty(政治神學:主權四論)。
4.舉辦查經活動,包括:聖餐之由來?(11月19
日)、洗禮之由來?!(11月28日)、天國是什麼
(12月4日)、天國II--筵席的比喻(12月15日)、
所多瑪被滅因為同性戀?(1月18日)、查考羅馬
書一章:逆性的用處(2月1日)、查考使徒行傳5
章:「親男色」的問題在於……(3月1日)、召妓
老爺搞家嫂@奇趣聖經家庭系列(3月15日)、私自
留銀欺哄神和人的下場……(3月29日)。劍玲把
查經紀錄記下並於1月30日發表文章〈所多瑪被
滅因為同性戀?十二個對經文的創意解讀〉,刊
於普世頻道。
5.舉辦SCM新知舊雨系列,連繫老鬼與會員。邀
請友好楊穎仁分享「巴勒斯坦:基督徒必撐以色
列?」(12月12日)、邀請曾參加WSCF-AP交流訓
練的會員Kastie, Natalie, Nicole分享台灣、
斯里蘭卡體驗(1月7日)、邀請友好Aileen分享「
中環(的)價值與聯繫匯率」(2月13日年初四)。
之後劍玲獲台灣新竹SCM邀請,撰稿〈誰是我的
鄰舍?──以巴衝突中的好撒瑪利亞人〉並刊於
〈TCM月刊二月號〉,文章亦上載普世頻道。
6.舉辦「社會科學研習系列之正向心理學的功能
與限制」,研讀《失控的正向思考》,逐章讀書
滙報討論,第一次在3月14日舉行,15人出席。
7.邀得台灣女性主義神學家陳文珊,於3月3日主
講「還需要女性主義神學嗎?」文珊老師主要分
享有關修復式正義的概念,及其與女性主義神學
的關係,約15人參加。
8.於9月29日在實現會社舉辦《反抗就是罪名》
刑責新書會,陳可樂任主持,邀得受訪者泰歷、
王浩賢和訪問員Nicole Siu分享。書本預計於五
月出版。
9.舉辦禪行籌款,於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在
港島區金督馳馬徑舉行,為SCM籌務日常經費。
10.會員大會順利於11月18日舉行,二十多人出
席,並選出新一屆執委。
11. WSCF-AP亞太區執委於三月中來香港開會,
並於3月20日晚在九龍佑寧堂聚會,讓香港SCM友
好與亞太區執委交流。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9 -
12.會員Kastie於12月7-13日參加WSCF-AP在斯里
蘭卡舉辦的Human Rights Program,分享文章見
本刊第4頁。
13.會員Nicole, Natalie, Phoebe於11月26-30
日到台灣,參加WSCF-AP舉辦的Women Doing
Theology-North East Asia Progam,分享文章
見本刊第3頁。
14.EASY-NET活動:於2012年12月16日探訪俄羅
斯東正教會,約二十幾人參加;於2013年1月26
日(六)至1月27日(日)舉辦靈修體驗分享營,來
自不同宗派青年共17人參加。
15.SCM參加11月10日香港同志遊行2012,約十名
會員參加。
16.於1月1日參加元旦大遊行,呼籲梁振英下
台,並舉行流動論壇,題目「新年快樂 振英下
台 普選自主 平等香港」。
17.外傭團體舉辦Open Kitchen活動,SCM會員於
3月27日參加最後一次活動,認識外傭和聆聽他
們的故事。
18.團牧吳國偉獲邀出席9月21日80後社會大學第
9堂:靈性、宗教和社運,擔任講者。
19.團牧吳國偉於2月24日獲邀到藍田循道衛理教
會主日學分享題目「基督徒應否反對反性傾向歧
視立法諮詢」,出席人數達20人以上,討論反應
激烈,SCM成員亦有出席。
20.反對國民教育大型運動,SCM於911大專罷課
日發佈〈要求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聲明〉,在
政總大型集會之時SCM成員到場參與;獲實現會
社邀請,團牧吳國偉於9月6/7日佔領政總深夜書
堂(三)分享《基督教與民國知識份子》,劍玲則
於9月7/8日深夜讀堂(四)分享題目金庸武俠小說
中的國民教育。團牧吳國偉又於80後社會大學9
月14日特別課發言談國教。普世頻道則有以下文
章支持反國教:〈謊舟教育 vs 國民海盜?〉、
〈以德育校訓抵抗國民教育〉、〈社工與國民教
育的關係〉、〈教育主日反思──反國民教育、
非基運動與「中華的」基督教會〉。
21.支持碼頭罷工工人,SCM和春天教會於3月
31日到六號貨櫃碼頭探望工人,4月7日從維園
遊行到長江中心支持罷工,期間進行流動論
壇。Frankie和劍玲分別撰文〈葵涌碼頭的男人
煉成〉和〈碼頭工人和我的爸爸〉,刊於普世頻
道、時代論壇、主場新聞,Frankie文章更翻譯
成英文。亦有會員投稿〈將人視之為人的基督信
仰— 呼籲基督信徒奉獻支持罷工的碼頭工人〉
到普世頻道。
15
14
5
21
- 20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of Hong Kong
地址:九龍旺角砵蘭街 280 號砵蘭街商業大廈 18 樓 1-2 室
電話:23843932
傳真:27823980
電郵:scmhk2007@gmail.com
本通訊承蒙世界傳道會/那打素基金贊助
文:吳麗燕
12月8日,星期六。我代表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到立
法會就新界東北規劃發言。這是我第一次到立法會
發言,更是代表香港學生基督徒運動,表達本會的
意見,心情難免緊張。雖然上星期日特意到打鼓嶺
參加由非原居民作導遊的導賞團,亦參考了新聞資
料及時事節目,但心知道自己的了解仍很有限。而
且,我們只是社會上微小的一群,地位、聲音也很
微小。雖然如此,但我相信我們的力量是強大,因
為我們是拿著公義的盾牌、愛心的寶劍。
開始發言的是一些較有份量的組織,然後就是一批
專業的人士,最後就是個別人士如村民。開始發言
時,大家都很「理性」地論及排污水的問題、規劃
的問題、城市發展的問題。然後就到我了,眼見自
己的講稿沒有一些很「專業」、「體面」的字眼,
一時語梗,不斷「食螺絲」。但當說到自己感想的
時候,然後想起當日村民的不捨、無助的臉,勇氣
就突然湧起,擲地有聲地講出自己的感想。
在這件事上,我不是憑著自己的說話技巧去說服
人,不是因為有充足的預備,而是當我們知道曉得
真理、公義、愛心的時候,我們的力量就不再微
小,因為我們是披帶基督的。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
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
前書四:12)
立法會發言後有感

Mais conteúdo relacionado

Mais de 可樂 陳

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
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
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可樂 陳
 
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
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
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可樂 陳
 
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
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
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可樂 陳
 
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
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
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可樂 陳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可樂 陳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可樂 陳
 
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
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
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可樂 陳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可樂 陳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可樂 陳
 
WSCF Redbook 2015
WSCF Redbook 2015WSCF Redbook 2015
WSCF Redbook 2015可樂 陳
 
SCMHK newletter 2015 DEC
SCMHK newletter 2015 DECSCMHK newletter 2015 DEC
SCMHK newletter 2015 DEC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
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
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
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
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
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
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
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
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可樂 陳
 
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
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
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可樂 陳
 

Mais de 可樂 陳 (20)

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
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
HK 01 interview Holok 20170328
 
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
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
WSCF Federation news Jan 2017
 
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
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
Liturgy Universal Day of Prayer for Students 2017
 
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
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
Park Geun Hye gate (Ousting of Korean President)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Hk Umbrella Movement (Part 1)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
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
帶刺的綠︰SCMHK同志遊行2017特刊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WSCF AP annual report 2015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Current status of assistance policies for the homeless in seoul, hong kong, a...
 
WSCF Redbook 2015
WSCF Redbook 2015WSCF Redbook 2015
WSCF Redbook 2015
 
SCMHK newletter 2015 DEC
SCMHK newletter 2015 DECSCMHK newletter 2015 DEC
SCMHK newletter 2015 DEC
 
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
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
SCMHK newsletter 2014 DEC
 
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
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
SCMHK newsletter 2014 JUN
 
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3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2 AUG
 
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2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
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
SCMHK newsletter 2011 APR
 
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
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
SCMHK newsletter 2011 SEP
 
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0 MAR
 
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
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
SCMHK newsletter 2010 NOV
 

SCMHK newsletter 2013 MAY

  • 1.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of Hong Kong 通訊:二零一二年九月至二零一三年三月 碼頭工人和我的爸爸 這幾個月搬到元朗,天天駕車回家,一定經過葵涌 貨櫃碼頭。一排排的塔架和龍門架,排列整齊的燈 光,一點點的掛在支架上,很有一種工程機械的 美。由於在三號幹線,橋上的角度看得更清楚,那 一排排的燈光,在你的左面;如果用昂船洲大橋和 八號幹線,整組貨櫃碼頭會在你的右面,然後左面 是大海,還有海水的氣味。每次都看到「1至8號貨 櫃碼頭」的公路出口,今次終於有機會駛進了。 真摯的「啦繩員」發哥 罷工頭幾天,都有去探望碼頭工人,跟他們聊聊 天,認識了工人發哥。發哥不擅辭令,但非常用心 向我解釋。發哥是結紮員,做「啦繩」的(這是圍 在旁的工人們教的正確讀音,不是拉繩而是啦繩, 「呢像laughing哥個音呀」實在笑死我),負責用 幾十磅的鐵枝穩住貨櫃,有多辛苦難以想象。談到 休息時間,發哥說「揭蓋」時可以休息一下。甚麼 是「揭蓋」?發哥努力回答我還是不得要領,要靠 在旁的陳生解釋。原來蓋就是甲板,甲板下的船倉 也裝了大量貨櫃,如果船上有7高x18長x11闊=1386 個貨櫃的話,揭開甲板的蓋,船倉裏最多可以有相 同數目的貨櫃!終於明白小學常識書講的「水深港 闊」是什麼意思,原來貨櫃船真的很大很深! 發哥有一個十歲女兒,笑他用的手機型號古老。不 知為何發哥談到手機,經我一輪追問,原來發哥想 告訴我,因為他們常常24小時工作,甚至48和72小 時,手機充電是一個問題;我就想到智能手機耗電 量高,還不及捱三、四天也不用充電的諾基亞。還 有打風下雨全身濕,還是用便宜普通的手機好。如 果發明能抵受水浸又長電效達一百小時的手機,應 該很受工人歡迎! 臨離開時,天又下起雨來,我隨便說一句:「呀, 沒有帶傘」發哥就把他手上的摺叠傘塞進我的手 裏,我還未及回應,他便說:「給你呀,你用吧」 簡單兩句,讓我深深感受到,發哥是用心與我們交 往的。發哥常常對著貨櫃和機器,說話不多,就像 我爸爸;但他的心火熱,真摯情感遠超言語表達。 八面玲瓏的陳生 相反,擔當橋邊理貨員的陳生,口齒伶俐八面玲 瓏,皆因他的工作多門多樣,「百足咁多爪」。陳 生講解其工作條理分明:橋邊理貨員,又稱「Check 架」,工作包括:一、安排貨櫃降落正確位置,要 核對船和貨櫃的編號,因為船上貨櫃不全是來香港 的,有些去新加坡去馬來西亞,所以要檢查清楚; 二、快速替貨櫃上「菠蘿頭」,每個櫃底部上四個 菠蘿頭,待貨櫃叠著時菠蘿頭自動鎖緊,菠蘿頭每 個約十斤重,有些貨櫃更要上八個,全部在一兩分 鐘內完成;三、隨時在對講機與控制塔通話;四、 以手提電腦輸入數據,通知已辦妥這個貨櫃。試過 一小時最高峰做四、五十個貨櫃(嘩,簡直是超 人!)後來陳生也說真的「頂唔順」向公司強烈反 映後,現在是平均一小時做二十幾個貨櫃,所以陳 生說他「勁多野做」,又不能出錯,精神壓力非常 大。做Check架的最怕下雨,因為走來走去成身濕, 又要保護手提電腦。 文:劉劍玲
  • 2. - 2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想起當苦力的爸爸 跟碼頭工人聊天,讓我想起爸爸。小時候,爸爸做苦 力(小學填表格時寫「運輸工人」),負責把貨物塞進 貨櫃裏。爸爸在上格床板即下格床天花,寫上二十六 個英文字母:A、B、C、D……,有時候早下班,飯後 便睡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溫習。有時爸爸會問我:「 阿女,呢個英文字點讀架?」我解答時賣弄一下小聰 明:「不如我教埋你小楷點寫丫?」爸爸說「不用 啦」。看來爸爸就如陳生般,要核對貨櫃的編號,而 編號大概只用大楷英文字母。 我還知道爸爸常常要運算體積的加減乘除法,例如 貨物尺碼為0.70米x 0.95米x 0.80米,裝進6.10米x 2.44 米x 2.59米貨櫃中,可以裝多少箱貨物?要怎 樣擺放才能裝最多?原來小學時讀數學科是有用的, 幸好爸爸在大陸讀到小四。 媽媽不時抱怨爸爸把工作時的臭衫帶回家洗,著爸爸 應該在公司洗衫然後掛好,第二天上班時再穿那些臭 衫,放工時又再換回原來的衣衫不就好了嗎?為什麼 都把臭衫帶回家洗?媽說:「你那些臭衫和我們其他 無咁臭的衫一齊洗,其他衫都臭哂,又要買更勁的洗 衣機洗你的臭衫,又用多D洗衣粉……」爸通常都不 作聲。從碼頭工人的口述故事看到,日曬雨淋的做到 汗流浹背,衫一定是臭的,偏偏公司不准員工晾曬衣 物,指會影響貨櫃碼頭形象云云。和諧了貨櫃碼頭, 就為工人家庭帶來不和諧的臭衫,吼! 工作不穩定,也意味著工資的不穩定。碼頭工人告訴 我,前幾年貨流少,淡季時一個月可能只得八千元。 淡季是指新年後到五月期間,跟我爸爸那時一樣。一 過年,媽就憂心忡忡,因為知道爸之後很有可能整個 月坐在家中。我跟小學同學煲電話粥,媽媽看到一定 會強烈指責:「衰女,你老豆要等電話開工呀,唔使 食呀?!」 最有趣的是,近幾年才從爸爸口中得知,當年爸爸是 工會的活躍份子。爸爸說他拿表格去給工人,叫大家 填表加入工會,工會是替大家爭權益的。我不記得爸 爸有沒有罷過工了,記憶有點模糊,待下次回老家再 問爸,但記得他總是「嫻姐」前「嫻姐」後的說工會 曾經為他們爭取過什麼。到今天碼頭工人罷工,面書 傳來一句:「碼頭工人今猶在,不見工聯六子來!」 我也有點感觸。工聯會曾替爸爸爭取加人工,也惠及 小時候的我,我很感恩;如今與工聯會的關係,只剩 下看病洗牙報讀課程的優惠,和選舉前夕打電話來囑 咐爸爸投票給誰。我爸五十幾歲時,也沒有做苦力多 年了,因為經濟轉型先後轉了做地盤工和保安,但工 會還打電話來邀請他做理事,我問爸為何婉拒,他爽 快地說:「我都無做倉十幾年啦,仲叫我做理事?梗 係唔做啦。」 寬容的工人教仔哲學 跟碼頭工人陳伯聊天,他跟我說兒子考上了警察又不 做,這次考到海關又不做,真拿他沒有辦法:「由得 佢囉,佢大個仔識諗架啦」我爸爸也是這樣的。選哪 間中學,高中選文、理還是商科,大學修甚麼系,畢 業後找甚麼工作,全都是我自己決定,爸爸從不過 問。做行政那年我最痛苦,幾乎是今天返工明天便知 道同事間如何評價我的衣著,爸爸同樣受不了這些「 辦公室政治」:他在大公司任保安,閉路電視拍攝到 他倚著欄杆,爸爸被「三柴」上司罵有損公司形象而 獲發警告信一封,兩父女在飯桌上互吐苦水。後來爸 爸受不了辭職,我又受不了辭職,媽媽半笑半罵:「 車,個個都咁有性格,唔使搵食的」。碼頭工人、苦 力、保安、行政人員,就是這麼遇上了,因為我們都 是打工仔女。 走到貨櫃碼頭,走向工人跟他們聊天,我好像重遇 兒時的爸爸。我恍惚回到小時候,坐在旅遊巴經過 觀塘繞道,媽媽抱著我指著窗外說:「爸爸就是在這 個倉上班的」。兒時的我每逢坐車經過,看著那外牆 啡色、一圈又一圈的通風停車場通道和那些貨櫃車, 就會想起「爸爸是在這裏上班的」;經歷碼頭工人罷 工,現在的我每逢經過葵涌貨櫃碼頭,就會想起碼頭 工人,想起在老家的爸爸,祈求上天保佑他們都平 安。 支持碼頭工人罷工,可以: 1) 到六號碼頭探訪工人,跟他們聊天,送物資 如飲品食物 2) 告訴你身邊家人朋友有關碼頭工人的事 3) 捐款: 職工盟(HKCTU)「碼頭工人罷工基金」捐款戶 口: 帳號:恆生銀行  295-8067833 戶口名稱:香港職工會聯盟
  • 3.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3 - 在Women Doing Theology(WDT)研討會 中,大會邀得台灣、香港和韓國的社會 工作者講解當地的女權發展情況,當中 主要集中探討移民女性面對的情況。由 於三地的移民女性身處於不同的地區, 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政制下,因此面 臨的具體遭遇都不一樣。然而,她們都 同樣遭受到移居地的本地人(當地)的 歧視。 一位約在八年前移民台灣的越南女性向 我們分享了自己和其他台灣移民女性的 故事,從中讓我看到很多對新移民的歧 視或偏見,都是基於對新移民的不了 解。該位女士指出來自東南亞的台灣婚 姻移民女性,會被部分台灣本地人視為 因貪財,才會嫁給台灣人;搬到台灣後 會分薄本地人的社會福利等等。反觀香 港,不少香港人對新移民也有相近的歧 視,以至出現對「蝗蟲」和內地孕婦的 指控。自己作為香港人,每天接收著報 章鋪天蓋地對新移民的負面報道,我即 使知道人人應得平等對待的道理,但坦 白說,情感上也難免會覺得有「外人」 來分薄「我們」的資源。然而,聽過她 向我們述說自己的故事後,令我對移民 女性有更大的同理心。她們為了跟丈夫 一起,離鄉別井到另一個地方生活,面 對適應新環境的壓力之餘,更往往因為 政策問題,需要長時間輪候居留權和入 籍申請。經過這一切,終於能夠合法地 居留在移居地後,卻又要承受當地人的 歧視,只因為她原本的國族身份,而要 被貼上許許多多的標籤。她指出有鄰居 問她:「你的丈夫用多少錢把你買回 來?」甚至連她丈夫的家人都對她有偏 見,覺得她嫁進來是為了錢,常在背後 說她會把多少從丈夫得來的錢寄回娘 家;家裡有東西不見了,即使只是一雙 鞋子,也會借故問她是否把鞋偷了寄給 家人,令她難堪。 當真愛被視為與金錢掛鉤,當然令人氣 憤。她的故事讓我學會不要因偏見而向 新移民扣帽子。另一方面,每一個人移 民的原因都不一樣,我想不能排除有人 嫁娶到外地是為了錢財,然而即使如 此,也不能論斷他們這些行為是對或 錯。找尋更好的生活,是每一個人都會 追求的事。如果說他們因本屬「外地」 因此不能到「我們」的地方得到資源, 請想想這些屬於「我們」的一切,其實 都不是單靠我們的努力而得來,在跨境 搜集資源和生產的過程,當中有多少剝 削在背後;即使不論這些,即使都是上 帝的恩惠,我們可否把這些東西也與「 外地」的鄰舍分享呢?如果想想我們能 出生在較發達的地方,有富裕的生活, 都非靠自己的努力爭取回來,只是運氣 好一點罷了,我們願意把這些僥倖得來 的「成果」與欠運氣的一群分享嗎? 文:吳鎧同 探訪南洋台灣姐妹會 參加者在布上簽名或打上手印,表示反對打 壓女性的軍事行動和暴力 放下對移民婦女的標籤── 參加WDT後感
  • 4. - 4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A forbidden area, Human Rights, Justice & Peace in Sri Lanka By Kastie Leung Straight after the start of my Christmas holi- day (it is really straight after as I was still working in the morning on the day I flew), I joined the Human Rights, Justice and Peace programme (HRJP) organised by the WSCF-AP, and our destination is …… Sri Lanka. Prior to joining this programme, I had no idea about this country at all, except that it is to the South of India and it is an island country. What shocked me the most during the trip was the two days that we spent in the post-war zone in the north of Sri Lanka, called Jaffna. Even within the same country, when we were to go through the A9 (their main highway, yet it looked like a country road in Hong Kong), we had to show our passports to the soldiers at the “border” before we were allowed to go through in both directions. The atmosphere up in the north is so tight that photographs of military buildings and soldiers are strictly for- bidden. The local host managed to find child soldiers who fought in the war to share with us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field. It was a painful experience and seemed to me a hope- less one to them, yet they are still standing strong in the lives now and hoping to work for a better future for themselves if possible. I have never thought that war can be that near to me in my life, and I could see how much they have suffered from the 26 years of war, and how much more is needed for this nation to reconcile the people with those who govern them. A monument built by the government army which symbolise their occupation of the heart of Jaffna, Sri Lanka. The whole area behind the road are filled with landmills. It took 3 months to bury, but another 30+ years to be cleared. Group photo
  • 5.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5 - 我又要投!! 這絕不是小朋友玩泥沙。 十二月正是韓國第十八屆總統選舉的月份,到步韓國 時已經感受到濃濃的選舉氣氛。身為一個沒有投票資 格的外國人,又出身在一個沒有普選的地方,為了更 投入參與別人的選舉,我決定我暫時想像「我是韓國 人,我可以投票選自己的總統」來滿足一下我好想自 己選總統(選特首)的慾望。 我沒有打算要詳細介紹這次的選舉,因為說來話長( 而且我又沒有很緊貼選情),簡單一點說這次選舉有 兩個主要候選人:保守派代表朴謹惠,也即是六、七 十年代南韓獨裁統治者朴正熙的大女兒;另一個是民 主派代表文在寅,他是人權律師,也在朴正熙時代因 參與學生運動而被捕入獄,後來在盧武鉉政府身居要 職。其實還有其他幾位的候選人,不過她/他們的支 持度不足1%,有兩位更在選舉日前退選(無錯,只是 幾日前,這舉動令我非常驚訝!我問過韓國的朋友, 她們說是合法的,就算是選前數天)。關於兩位候選 人的政綱及政治取向,請自行在網絡查找,因為不是 這篇文章的討論重點。 當進入大選的那個星期,氣氛愈來愈緊張,其實我自 己早就決定了一定不會投給朴謹惠(如果我有票的話 ~~),你怎麼想也不會想獨裁者的後代再統治自己的 國家吧?而且我很討厭她濫用女性的身份「博同情」 ,第一任女總統又如何?又不是真的為女性做出什麼 來,只是一個身體是女性的人而已!那這麼說,我是 會投給文在寅的。文在寅至少有大力改革的決心,在 目前我認識的韓國社會和經濟的狀態(其實很像香 港,各位想像一下香港的情況就會懂)必須要政黨更 換才有改變的可能(目前李明博總統也是來自保守派 的,跟朴謹惠同黨),所以我要投給他。 選舉那一天,就是12月19日,部份機構不用上班讓員 工盡公民責任去投票,我也順理成章休假一天,早上 在心裡投了文在寅一票後就上網看看選情,投票率好 高喔!對於沒有普選的香港來說,看到這些高投票率 讓我感到非常高興!真的!而且輿論都說高投票率對 文在寅比較有利(朴和文的民調到後來沒差兩、三個 百分點而已)。投票時間到晚上六點截止,整體的投 票率有百分之七十五點幾,比過去兩屆的總統選舉都 要高,本來以為文在寅真的有勝出的機會,但原來韓 國三家電視台早在下午五點多公佈選舉預測朴謹惠會 勝出(比文在寅高兩點多個百分比),不會吧……這 句「不會吧」一直持續到凌晨,「不會吧,朴謹惠真 的勝出了?不會吧?」朋友下班回家後,我們兩個一 直看著網上的新聞更新,直到睡前,我再看一次,「 已經開票過八成囉,朴謹惠真的贏了……」朋友倒抽 一口氣,然後突然彈起來吼了一句「為什麼會是她? ?!」……對呀,為什麼會是她? 大選翌日,辦公室一片平靜,午餐時問其中一位同 事:「朴謹惠當選後你們不就會更忙嘛?」那個同事 非常非常傷心,然後她說:「……不只是失望,是無 希望」。晚上再跟另外一位前輩朋友吃飯,他問我有 沒有看結果,我說當然有,然後大家就深深地長嘆了 一口氣,後來侍應送來圍裙讓我們用,紅色的,我的 前輩朋友有點火大,說:「不想看到紅色,不想用」 ,因為朴謹惠用紅色代表她。晚餐回家後看到室友, 她說:「真想這是一場夢,不是真的結果。」對呀對 呀!我也多希望這不是真的結果。 奇怪,為什麼我會跟著韓國人一起失望? 除了是因為我對韓國的認識,我想也是因為我有嘗試 「參與」在這次「一人一票」的選舉裡面,也反映著 我有多希望能有自己的一票,選出自己想要的統治者 ──就算我支持的人落敗,我多討厭的候選人勝出, 也是我有權選出來的。另一邊廂,看著香港的梁特首 有多厚顏無恥地辯護僭建、長者生活津貼又被無賴地 通過了、還有那些不知所謂亂七八糟的官員議員所作 所為……好想吐……這就是沒有民主下的無.可. 奈.何。 我又要投!韓國總統選舉後感 文:鍾曉芬
  • 6. - 6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牧養陳振聰──論認真的決志、 洗禮、得救與廣播見證 文:吳國偉宣教師 城中著名爭產案涉案人陳振聰信主,「天上也要這樣 為他歡喜」(路15:7)。但是堂會應否給予洗禮, 以及何時才為他洗禮,卻是嚴肅的牧養問題。地方堂 會及香港教會必須關注。 決志 決志,是個人與上主之間的事,卻不只是他與上主之 間的事。 電影《密陽》講一個母親與殺死自己兒子的兇手的故 事。兒子被謀殺,兇手被判入獄。後來她信了主,成 為虔誠的信徒,她打算親自向這個兇手表達基督的寬 恕。當她再次面對這個男人,卻發現他也在獄中信了 主;現在的他深信已經得到神的原諒,展示出不再被 定罪的靈魂的自由喜樂。面對完全不需要她的寬恕的 「主內弟兄」,母親整個人崩潰了,心中的怨恨吃掉 了她的靈魂。 決志是人決定與神和好,也要與人和好。耶穌解釋十 誡說是愛主愛人,就是這個意思。 受洗與授洗 陳振聰準備好與人和好了嗎?他打算如何面對過去? 決志與洗禮之間通常要有一段長的時間,讓決志者可 以在信仰群體中,有足夠時間及空間,去深入體悟這 個決志的意義。據說陳振聰信主不足一年,假如他在 其他堂會,多數不會進行洗禮。一般堂會要求信徒決 志之後定期參與教會活動一年或兩年,才會接受信徒 參加三個月的洗禮班。有些洗禮班還長達一年。 例外的情況有時是因為在病床前,有時是因為他目不 識丁。這些例外,其理自明。 陳振聰的案件涉及偽造遺囑,他願意與對方坦白以及 尋求和解嗎?協助決志者以信仰角度面對自己整理過 去,是牧者的第一責任。他準備好了? 洗禮是公開的認信,秘密洗禮必須有足夠理由。例如 在敵意環境,洗禮會構成人身安全的話,堂會可以秘 密洗禮。在香港,即或是名人的洗禮,似乎無此需要。
  • 7.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7 - 得救 值得關注的是陳振聰洗禮後的見證分享。他的分 享出現福音派已公開否定的成功神學,甚至可能 涉及他是否得救。 陳振聰在他的見證中一味強調今天的快樂,卻隻 字不提信主之後有能力勇於承擔過去的破碎: 「今天,我的生命真的改變了,快樂的時間多 了。3年前,2010年2月2日,法庭的判決,我開 始走上一條崎嶇的路。這樣痛的日子,又怎能忘 記呢?但我真的忘記了」強調信主得到的輕省及 無責任無承擔的「廉價恩典」,這些都是成功神 學的特色。 他又說:「人是不能預知明天的,一切透過預知 而得到的幸運、金錢財富,都是魔鬼的引誘。風 水不靈驗,你的損失只是幾千蚊幾萬蚊;但如果 風水靈驗的話,則更要小心,因為這是魔鬼的動 機,製造靈驗的效果引誘人們歸向撒旦。」他又 說:「我的過去,是神不喜悅的生活方式,於是 就無法接觸上帝,神要用一條苦難的路,安排我 走過。」將過去的錯誤歸咎於魔鬼的引誘,同時 卻又說這個經歷是神的安排,避開個人選擇這一 個浸信會傳統最為寶貝的神學特色。 其實不同宗派會有不同的救贖觀念。比如聖公會 會接受上主的恩典臨到身處群體中的個人身上, 因此他們接受嬰孩洗禮,而得救亦不在一次決志 又或是洗禮的儀式決定,教會接受近乎普救的觀 念。加爾文宗因為相信雙重預定論,即上帝全權 決定哪些人上天堂、哪些人落地獄,信徒更不會 確定自己已經得救。重視個人自由意志的重洗 派,非常重視個人信仰的轉向的決定,甚至認為 既然神的救恩已經準備,關鍵是自己是否決定接 受,而決定之後肯定可以得永生上天堂。不同的 宗派帶來的是不同宗派特色的信徒,教會合一運 動同等尊重這些傳統。然而平等多元不等於接納 混雜及不一致的信仰。 陳振聰的見證裡面多次強調上主的異能臨到他身 上,個人意志表述並不明顯,反映的救贖觀是近 乎聖公會式的信仰;然而為他提供信仰課程、進 行洗禮及他加入的宗派,卻都是強調自由意志的 浸信會傳統。這種混雜的問題最終會否令陳振聰 的救恩失效?這是他與上主之間的關係,然而他 的公開見證是否與他的內心感通?他的信仰是否 使他得著有誠信(integrity)的生命?牧者及 堂會提供的牧養是否太漫不經心,而讓他的信仰 生命扭曲了?這些卻是嚴肅的靈性及牧養問題。 廣播見證 要求堂會及每一個信徒在一年時間充份明白及認 同某些的神學分析才可以受洗,又或者要信徒立 時公開坦白過去涉及刑事的案情,未必是最好最 合理的要求。於是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何必太 急?何必如此高調? 堂會太高調將陳的洗禮及見證在社交網絡廣播, 與其他洗禮的信徒有明顯的差別對待,這種對信 徒不公平所反映的,是堂會牧者別有用心嗎?洗 禮片段在林以諾剛脫手的網台「獨家轉播」,當 中是否涉及人為的操縱以收宣傳之利?網上的輿 論似乎已使之成為「反見證」,於堂會於陳振聰 又有何益? 從決志到公開見證,名人的牧養及靈性問題,從 未如此嚴峻。 神學教室
  • 8. - 8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所多瑪蛾摩拉,長久以來背負著同性戀的罪名,被指全城同性戀得無藥可救,在神面前「罪大惡極」,而遭天火焚城的 厄運。到底所多瑪蛾摩拉,是否真的全城同性戀?這城的罪惡,又會是什麼?其實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因著近年基督教 對同志的壓逼越演越烈,及至近日幾間新型巨型教會(Mega Church)在政總公民廣場舉行反同大集會,實在有必要重 回聖經,仔細看看這些信仰理據是否站得著腳。 有關所多瑪蛾摩拉被滅的故事,記載在創世記第19章(註1)。故事講到,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的姪兒羅得, 與亞伯拉罕分開後就住在所多瑪。一天有兩位天使到來,羅得接應到家中。然而所多瑪城裏的人圍攻羅得家,希望羅得 交出兩位外來客。羅得不願,反建議交出兩位處女女兒。天使讓眾人兩眼昏花找不到房門口,並指所多瑪罪大惡極耶和 華要毀滅之,然後帶羅得一家離開所多瑪。離開之時,已是天火焚城,羅得妻子回頭一望,就變了鹽柱。羅得與兩位女 兒逃到山上,女兒怕父親無後,灌醉父親後與之交合生出下一代。 到底所多瑪犯了什麼罪?是這次查經的重點之一。聖經如此形容所多瑪城裏的人:「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 都來圍住那房子,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而羅得的回應則 是:「眾弟兄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 我舍下,不要向他們作甚麼。」然而所多瑪城的人並不滿意:「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 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就是這幾句對答,令某些教會和信徒,理解所多瑪城的罪行與性有關; 加上假設天使以男性身份出現,攻房門的又是「眾弟兄」,罪行就直指同性戀。 有些中文譯本,將19:5譯為:要和他們同房(呂振中譯本)、好跟他們睡覺(現代中文譯本),譯出性意味;而思高 譯本,則是「叫我們好認識他們」,與和合本「任我們所為」一樣保有非性的空間(註2)。譯本的不同打開一個缺 口:或許這段經文與同性戀無關?於是我們廣邀良朋,進行了一次快樂又深入的查經。 所多瑪被滅因為同性戀?十二個對經文的創意解讀(節錄) 文:劉劍玲 創意解讀一:性暴力與輪姦說 如果所多瑪人真的為來了「兩件新鮮的肥豬肉」,而 不惜攻破房門,他們實在是太殘忍了,而他們的罪行 是性暴力和意圖輪姦。近月印度輪姦致少女慘死的案 件引起公憤,我們無論如何也要維護每一個人的尊 嚴,絕不容忍性暴力和輪姦。於是這段經文反映的, 是耶和華不喜悅性暴力和輪姦,而不是發乎內心並為 雙方自願的同性戀愛。 創意解讀二:雙性性傾向說 就算勉強地要連性傾向也計算在內,也是雙性性傾向 而不是同性性傾向。因為羅得在所多瑪城人攻房門之 時,是建議以兩個處女女兒作交易,而不是自己或家 中其他男人。除非羅得愚蠢得不知道同性戀者只喜歡 同性,或以為男同志有時都會想搞下處女。倘若羅得 估計處女有可能擺平事件的話,即羅得知道所多瑪城 的人喜歡搞男人又喜歡搞女人,是雙性的性傾向。當 然我們還是認為耶和華不喜悅性暴力,而非出於自願 的雙性戀愛。 創意解讀四:跨物種性愛說 這個可謂今次查經的最爆亮點!為何不是與「天使」 做愛是問題?為何一定要理解所多瑪人不懂分辨那兩 個人就是天使?既然羅得認得出他們,其他人也可能 認得出呀!那麼這就不是同性戀,而是與其他物種交 合! 繼續搜尋詞組「所多瑪」,會發現在聖經其他書卷, 有些是有列明所多瑪蛾摩拉的罪行是什麼的。猶大書 1:6-7有如此記錄:「又有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 的天使,主用鎖鍊把他們永遠拘留在黑暗裡,等候大 日的審判。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 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 刑罰,作為鑑戒。」……(省略) 猶大書列明所多瑪的罪行,是「逆性的情慾」,或是 新譯本的「反常的情慾」,究竟是指什麼?我們一 起看看其他譯本,在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NASB)的用字是「went after strange fresh」, 而在Orthodox Jewish Bible (OJB)的用字是「go- ing after alien flesh」。組員更提供資料,指在《 聖經原文逐字中譯》中,這個翻譯是「另一種肉體」 ,更加確定所多瑪所犯的罪行,是由於天使與人類交 合……(省略) 創意解讀六:沒有扶助困苦說 以西結書16:49講述所多瑪的罪行:「看哪,你妹妹 所多瑪的罪孽是這樣,他和他的眾女都心驕氣傲、糧 食飽足、大享安逸,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 」莫非天使要在街上過夜,就是為了假扮露宿者,看 看所多瑪有沒有伸手扶助弱小和客旅?Oh, No!如 果不扶助困苦和窮乏人就要被滅,香港就一定難逃 厄運了,因為移民要居港七年才可以領取綜援和申 請公屋,令不少新來港婦女捱窮;而食環處又層出不 窮地對付露宿者、拾荒者和小販,基層連搵食和不交 租金的機會都無,詳見Benson Tsang的相簿(註3) ,剛才又看到他share一位老婆婆地攤被食環署職員 清理,婆婆躲在排檔後抓住鐡網哭泣的相片報導,真 是令人心痛又憤慨……(省略)香港貧苦人的生活狀 況,不是快手天火焚城,而是慢火溫水煮蛙,結局都 是一樣:塗炭生靈。
  • 9.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9 - 創意解讀九:歌頌亞伯拉罕說 順延記錄是由勝利者一方壟斷的思考,其實整個故 事,羅得不是贏家。如果在創世記13章,羅得與亞伯 拉罕不論在家財還是人丁上都平分秋色的話;經歷所 多瑪一劫之後,羅得的基業盡毀,還要淪落到在山洞 裏與兩個女兒交合才有下一代,之後發展成摩押人和 亞捫人。難怪有網上查經資料形容羅得為「失敗的義 人」。終極勝利,是屬於亞伯拉罕的。 整段羅得與亞伯拉罕互動的記載,給大家的印象就 是:亞伯拉罕對羅得非常寬厚和照顧。明明是爭地 盤,但亞伯拉罕甘心讓羅得先選擇肥沃的土地(創世 記13章);不關亞伯拉罕的事本來不用冒險,但他帶 家丁打敗基大老瑪救回羅得(創世記14章);耶和華 要滅所多瑪,亞伯拉罕替羅得求情跟耶和華談判,最 後爭取到若有十個義人耶和華也不要滅城。 於是整幅圖畫就是:亞伯拉罕慈悲又有實力,是強勁 偉大又公義的人;而羅得則需要被救援和較次等…… (省略) 創意解讀十一:性倫理問題之冠→亂倫 從性開始,讓我們也從性收結。縱觀整個創世記19章 的描述,以現在的標準,唯一能找到清楚明確的性倫 理問題,就是亂倫。女兒在山洞主動灌醉父親羅得與 之性交,像這樣的事可能曾發生過,逃命後女兒才會 有這樣的聯想和舉動,什麼女兒是處女之說,極可能 是羅得在掩飾其行。如今有教會領袖引用這段經文來 反對同性戀,卻隻字不提亂倫的問題,是雙重標準。 這樣的處理同樣帶出一個大矛盾:為何會亂倫的羅 得平安無事,所多瑪城人卻不清不楚地遭滅城的厄 運?……(省略) 創意解讀十二:母系社會群婚說 還有一個可能,我們沒有想過,就是古時社會的婚姻 制度,是與現在不同的。如果你細心看整本聖經,多 是兄終弟及制或一夫多妻的情況,自由戀愛一夫一妻 反而十分罕見,尤其在舊約。如此這般,我們對所多 瑪的想象將全不一樣。 會不會所多瑪是實行群婚制?母系社會中,如果所生 子女是跟媽媽長大的話,父親是誰並不重要;而世上 僅存的母系社會雲南摩梭族的走婚制給我們具體的示 範:舅父姨母媽媽一起照顧子女,可以知道父親是 誰,但父親並不參與供養子女,而是供養他的姊妹們 生的子女,即我們叫的外甥。於是圍繞羅得房門想跟 天使愛愛的,也包括女人嗎?她們會不會是想跟外來 男子交合,生一個俊俏的「混血兒」? 人類學的研究指出,多數社會經歷由母系變成父系社 會的過程。好端端的為什麼會改變?這個過程到底是 自然而然,還是暴力打壓?聖經記載的,也包括這個 變化嗎?……(省略) 古經今解 古經今解,甚至引申為政策討論,需要小心處理。就如今次查考的所多瑪蛾摩拉,就算是因為什麼原因被天 火焚城;難道我們又相信今天發生的災害,都與當地人的某些罪惡直接相關嗎?那種關聯又是怎樣連繫起上 來的?每次災害,總有人跑出來說:「因為那裏的人不信上帝」或者「因為他們搞同性戀」,我們真的如此 相信嗎?福島核洩,與整個核電生產的利益、日本的戰略考慮有關,就算是罪惡,都是這一種罪惡,而絕不 能接受是什麼不信上帝;如果某個西歐國家有天災,是全球暖化的問題,或純粹飛來橫禍,而不是同性婚 姻。持這種想法的信徒,要檢視想法背後的迷信和嚴重讀入的問題,這只會令基督徒更加乞人憎。 聖經裏有些關於所多瑪蛾摩拉的描述,其實是以色列民在自我反省,或在指控當權者。例如以西結書16:49 指所多瑪「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但在16:51隨即指出耶路撒冷「行可憎的事比他更多」,甚至令 所多瑪「倒顯為義」,要耶路撒冷「抱愧擔當自己的羞辱」。手指不是指向別人,正是自己;或者是在指罵 當權者,統治耶路撒冷的人。如果要在今天應用,應該是基督教反省己過,是否藉同性戀議題,在公民廣場 集會淡化梁振英的傾斜施政;或是應該指向當權者,去保障每一個人包括不同性傾向的人權。 結語 經過二小時的快樂查經,八千字嘔心瀝血的記錄,希望信徒們明白,聖經和我們的信仰都需要被認真看待。 拒絕人云亦云,讓聖靈充滿在我們當中,自己拿起聖經,與你的信仰群體一起快樂、認真、從下而上地解放 查經吧!你會發現無窮的樂趣,信仰的深化,更認識與你同行的上帝。 註1:本查經記錄所引之經文,如無特別註明,均出自和合本 註2:本文參考不同聖經譯本,譯本可在這些網站找到: http://www.biblegateway.com/versions/ http://www.chioulaoshi.org/EXG/bibles.html 解放查經 註3:詳見Benson Tsang趕盡殺絕之「潔癖都市」系列相片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301175344934&se t=a.10150356924129934.358809.572574933&type=1&theater 編按:由於這查經實在太詳盡了,有限篇幅不能盡錄,如有興趣閱讀 全文,請到以下網頁:http://www.ecumenicalchannel.net/?p=563
  • 10. - 10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新莊介 朱啟正Jeremy(主席) 我是一個在信仰思途中走鋼線的基督徒,可能有點 像聖經中的多馬,我追求的是自行反思過的一手信 仰,對流行那即食的、三手的堅決說不! 梁穎恩Kastie(副主席) 我是一個不能被壓迫的?!?!?信徒。 自出娘胎就在教會界出出入入,曾經因為修讀英國會考中 的基督宗教研究而走訪過大大小小不同的教堂。之後發現 了世界之大,一定沒可能只有一種基督教的聲音,之後變 成「問題兒童」,每件事都去問,誓言打爛沙盤問到篤。 在一次與某大學團契(唔使估啦!我唔係係香港讀大學 嫁!)抗爭中被標籤為迷失之後,在重新上路的過程中發 現了SCM有另一方向的思考方式,不再是以往的一言堂, 可以令我在信仰探索的旅程上有更大發揮。 張浚軒Kenef(出版) 我是一個平信徒。 由細返教會大,在教會學校讀書,可以毫不誇張咁講,直到大學才有非教徒的朋友圈子,然後開始不喜歡教會——可以話係受人影響,又可以話係人大咗開始識諗野:一係覺得信神,至少係佢地講果種神,係一種對理性的侮辱;二係見到信仰根本解釋唔到社會,亦都改變唔到社會。依然留在教會,係覺得大家都係人一個,自己都無乜分別,在教會強勁的洗腦下盲信都係人之常情啫,相信藉上帝的恩典,耶能也改變。現正在尋找一種不是鴉片的信仰,當然很可能只是徒勞。 黃晞嵐Sunny(宣傳) 我是一個今年廿二歲卻上了廿三年教會的基督徒。 在母親懷裡到現在多年的教會生活,別人想像中那樣子的孩子。成長後也 能待在教會定必很乖,信仰生活、教會生活和事奉也非常穩定。可是我的 經驗正要相反,就是因為覺得教會生活很枯燥,有太多例行公事和沒營養 的講道,更甚是與世界保持著距離。這樣使我四處涉獵其他宗派,甚至異 教和社會運動團體。一度對信仰懷疑和質疑,最後亦因為透過SCM認識了 大公神學工作室,後來我們更組成春天教會。對聖經成書、宗派歷史和建 構神學有了更多的認識後,方了解到自己廿多年在信什麼,但亦因此重燃 起我作為改革宗信徒的使命──堅持信徒使命改革教會的熱心。
  • 11.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1 - 介紹 盧家怡(文書) 我是一個間歇性非典型(??!)信徒。 很難用幾個形容詞去概括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信徒。或者在教 會裡我有點非典型,對教導不會照單全收,喜歡思考實踐再 反省。本來可以「順服」地聽著教導,但發現它與自己的信 仰和生活理解太不一致。幸好發現了信仰的另一路向,找尋 答案的過程又發現更多問題,為自己的信仰增加了活力。 李美善Fiona(聯絡) There were lots moments of embarrassment and grievance when working alone outside of Hong Kong. I was like “Shit! Why am I here?” when life did not grant me dignity. Call it “Holy Spirit comes to me” or “Just Coincidence” that I thought of Christ and this say- ing “What would Jesus do?” whenever times were tough. Then I felt simply relieved. My act of faith is simple, and my testimony is self-explanatory. I don’t really like people over-arguing stubborn rituals and rules of those fancy biblical terms. The present world complicates our religion by interpreting new yet dead doctrines that really suffocates believ- ers. I have never been a super holistic or spiritual “Christian”, but here in SCM, I can finally embark on a journey of finding dignity in my faith. 陳君明Kelvin(總務) 我是一個想更多人關心社會的基督徒。 信左主好多年,一直都是乖乖仔。五區公投運動期間,發現香港某些教會/某些牧師利用宗教力量呼籲教徒投白票,做順民。慢慢發覺唔可以俾佢地代表自己,佢地唔係啱晒。機緣下參加了SCM活動,一班人認真地對待信仰,而且係會有行動去關心社會、踐行公義,覺得好正,唔會不問是非,只叫人順服。 胡天賜WIlson(財政) 我是一個在尋尋覓覓的基督徒。 我愛看著光線穿過巨型玻璃彩繪,你會發現耶穌頭上的光環真的會發光!可是 教堂外基督的榮光在哪裡?見過口裡承認心裡相信的信徒,信仰生命卻走不出 教會。基督的腳蹤在哪裡?見過委身基督,安貧、獨身、順服的修士;也見過 無信仰或有其他信仰的大義工照顧弱小不收分毫,是極端利他主義者?還是基 督在這裡?我很難接受耶穌像法老一樣肉身復活,也想象不到神如何像奶茶一 樣可以三合一,理性能理解的基督在哪裡?小時最愛看四福音裡又超越又會行 神蹟的耶穌,很神又會接納人,叫人安慰、有安全感。學過布特曼的「解神話 化」(Demythologizing),神話可通通被理性解掉…過得理性,超越的神在哪 裡?學像耶穌追求公義,搞搞遊行抗議,耶穌都是這裡嗎?… 也許,基督都在這裡。信仰基督有超多面向,像個做玻璃彩繪彩的藝術家,將 片片色彩斑斕玻璃解構再重構,通通都合併起來,你仰望耶穌也許就左這裡。
  • 12. - 12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SCM如是我信…… 此信思集,源莫名網襲,撼口出於佗,吾等無能阻 之。唯以之為機,共證天路,與卿分享未達之道。 七十億人有七十億種信仰 文:蔡思琪 SCM因為拉隊看改編自靈知派古卷的舞台劇和查 考多馬福音而被說是「SCM推廣靈智派和讚歎『 耶穌有老婆』」,感覺就好像吃了幾頓西餐就 被說成是崇洋媚外。感覺或者有點不爽,但口生 在別人的臉上,我們能控制嗎?然而作為一個機 構,還是得對外回應。 難得執委為這評論聚了一次,對事件大家馬上達 到的共識就是我們否定以上的評論,要不要回覆 還是其次,而接下來更重要的是,我們這群信念 普世合一價值的人怎樣看待靈知派,或者廣義一 點我們個人如何再去看待我們所相信的。 現在,我該不會稱自己為基督徒了,因為沒有人 能給基督徒下定義,或者我們都沒有這樣的權 利。在這裏,我也厭倦了無數對「真理」的爭 辯,認真的、無休止的、沒有答案的。「真理」 只是所在環境所給予我們謹有的選擇,奮不顧身 尋求「真理」的結果,也只是我們到最終所選擇 深信的其中之一。「真理」只在形而上,與生活 無關。 信仰應該離生活近一點,如果這些信仰與我的生 活有較大的關連,應是實際的,讓我這在此世的 人能多造就他人,讓在世的人得到幸福。 我相信,七十億人都是獨特的,所以世界上該有 七十億種信仰,七十億種對生命的定義。 因此,靈知派是什麼、耶穌有沒有老婆、我是不 是基督徒、真理是什麼……我們對話,互相了 解、尊重就好了。 當我身旁的女生因為受到伊甸禁章的「震撼」而 驚怕信心有所搖動之時,我卻在想為什麼這舞台 劇像似亞洲先生選舉,台上台下有多少「會員」 ,我們各人所看到的又是什麼? 吃什麼、說什麼、寫什麼、信什麼都是個人的選 擇,如果我的選擇對你產生了作用,你是否該反 思一下你所信仰的?這可是件好事,就像現在。
  • 13.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3 - 信仰,是要實踐出來的 文:李子立(波子) 我也沒有看過該舞台劇,然而對我而言,SCM內 有很多不同的信仰觀,是應當要處理的,我早前 和Jeremy有討論過,認為今年SCM正正欠缺大家 坐下來討論自己的信仰觀,因此我建議以後可以 多辦一點。 對我而言,基督教的規條說多可以多,說少可以 少,但我認為最基本必然是認耶穌有釘十架,為 我們而死。這是很基本的認受。我認為世界有原 罪(但有時候我又覺得有點難接受),認罪是必 然的。其實簡單點,認信《尼西亞信經》是最基 本的我覺得。然而,唯一一點我自己覺得無所謂 的,是死後生命,有否來世對我而言,其實真的 不太重要,我覺得活好今世已經非常感恩。 選擇基督教,多少是很偶然,回顧個人的經歷, 很玄的我覺得「與主有緣」(相當佛教的講法) 而信,但這種偶然我在後來卻發現其實很多人都 會遇到。至於選擇大公宗,是因為受夠了很多教 內的「膠言膠語」(大家都有碰過吧…),過不 了理性,很難接受,加上認識社運朋友,本身就 有反抗性,大公宗相對入世及包容性較強的信仰 觀比較適合我。 提到社運,我個人認為信仰與社會是必然有連結 的,這是一種呼應主耶穌十架苦難的行動,也是 把「神愛世人」/「愛神如己」這類說法真正付 諸實行的明證。所以我參加運動和平等分享。恩 典並不廉價,我不相信躲在堂會中狂呼上主就能 上天國。光說不練的信仰絕不是我所能接受的( 當然,我非常不知道要如何向人「傳教」)。然 而,我不是上帝,我認為我對其他人的愛是像同 心圓式的,由親到疏的向外擴散。 我同意巴特的「上帝就是上帝」,因此我無法猜 測上主的心意,但我也很同意潘霍華及後來很多 解放神學家的說法,我不認為上主會對地上不公 義之事視而不見,而且也是要我們主動出來行動 去表明上主的臨在。政治方面,我認為主耶穌釘 十架,就是政治逼迫,所以我也無法同意「政教 分離」的說法。 理性是我認為信仰中非常要強調的部分,如果解 得通,意見不同我也會尊重(不表示同意),但 是如果無法解通,我無法接受,我很基本的要求 還是要符合基本的理性,看著一些數千年前的經 文被亂用亂套亂解,實在很難啃(大家都有很多 經驗吧,不贅),無法接受。 我能夠接受不同宗派之間的對話,所以,如果以 支持宗派間的對談,我認為SCM即使捐款/贊助 其他宗派亦無不可。但問題是我並不是完全擁抱 對方的價值或信仰觀。然而,參加過一次靈知派 的活動,第一感覺是很shock,覺得有點道理, 但後來回去想想後發現怪怪的,無法接受這種太 過顛覆我以往對信仰的理解,因而沒有再出席。 個人而言是不會把靈知當作基督教其中一個宗派 的。
  • 14. - 14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Jeremy之信 文:朱啟正 對我來說,信仰基督,或跟隨基督到底是甚麼一 回事呢? 對基督信仰我其實有好多睇法,但因自覺這些都 是不成熟的睇法所以好像又沒甚麼睇法。或許我 們應回到起點,看看一些所謂的核心信仰概念。 當我們說信耶穌,其實並非信一套觀念,而是一 個叫耶穌的對象。信這個對象的甚麼呢?不就是 道成肉身、教導一些行事原則、為罪而死、復 活、宣告天國運動開波嗎?我認為基督信仰的最 大公因素就是:耶穌是基督、基督是主、主帶來 福音、福音持續不斷的改變我們與將天國實現。 而對這個信仰對象的思考就進入到神學的範疇 了。 曾有人問我,哲學是甚麼?那時我想了幾個月, 最後我得出的答案為:哲學是對思、生、死概念 的追尋,和就這些概念之理解作的生活方式。對 於神學,我的理解也差不多,神學是對信仰對象 的啟示、經典、傳統之委身生活的合理化過程。 他不單是一種知識上的學問,而是一種不斷升華 的生活方式。 哪眾多宗教之中,為何又選中了基督教呢?老老 實實,我對很多其他宗教的認識都非常皮毛(佛 教算識多點,不過都止於「三寶、六道」那些)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有人傳比我 囉」。 以主流宗教來說,當代的基督新教(Protes- tants)真的比其他信仰宗教群體更著重「傳 教」。但唔係人傳乜你就信乜的,所以傳教都只 是一個必需條件,而非充份條件。我自己係返教 會一、兩年才信耶穌那些人,你問有無特別原因 其實又無乜,只是忽然(聖靈的感動?)驚歎世 界之大,人之渺小;但渺小的人竟可思考世界之 大,咁就信了。當然,裡面還有一些更複雜的思 辨曾進行過,如在完全唯物的世界我們能否有所 謂的「自由」?神是否已預定一切然後老屈人有 犯罪的責任?等等。信耶穌,我相信當中除了「 我」的決定外,還有所謂「歷史的偶然」。 當我講(認信)耶穌是主的時候,是一個委身的 宣告。基督的信仰比較變態的地方是:佢唔係叫 你feel good而去信佢,佢係叫你背起十字架來 跟從祂。十字架是刑具,所以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直接的講: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的時 候,祂是叫人來死。恩典是重價的。 咁到底信耶穌應該點死法?除了不拜偶像,其實 基督教好似無乜規條,明顯的只有愛神與愛人如 己。好似好簡單,其實兩樣都好含糊。首先,點 先為之愛神?唱下歌、祈下禱、讀下經就叫愛 神?舊約聖經其實多講敬神,新約就轉化為愛 神。我認為是由宗教禮祭發展到信仰生活的進 步。愛神就是盡心、盡性、盡意放上主為首,這 不是問阿媽和老婆跌落海救邊個先的問題,而是 窮人無飯食你要比佢食、佢無衫著你要比件佢的 自發之行。 愛人如己又係好麻煩,邊有可能愛「每個外人」 都好似自己咁呢?唔好講自己,我對自己伴侶點 都好過隔離街三姑個四叔個仔個小學同學吧!所 以我認為應以保障人基本需要和伸張公義來理解 愛人如己的要求,即係「視人為人」!對信仰的 理解,的確不必然限制於充滿「權鬥」的「大公 會議」之中,但於我而言信仰至少的要求是「合 理」。這不是說信仰是純理性的結果,而是說若 連如一貫性等最基本的理性要求也達不到的教條 信不過。 對「基督信仰」的不同「宗派」,我認為只有以 最大公因素去理解。講合一非一的前題是先理解 「合一」的條件,是為是,非為非。任何信仰群 組都有其源流、傳統;當某不符該群體基本條件 的人硬要自稱是群體的一份子是無稽的。舉例有 一個白種西人,中文字又唔識,華夏文化又唔 識,上N代都是純歐洲人種,硬是要說自己是華 人(卻連丁點亞裔的DNA也沒有),我們說他不 能被叫作華人,卻有人走來說我們武斷、霸道; 我相信明白事理的人都會說那白人和其擁護是亂 來的。 一個群體的「名」是有「指示性」的,指向了某 承傳了特定意義的族群;你可以認為有一套所謂 「正信」的理解,但卻不必然要搶奪別人的「 名」。如那位白人可以稱自己為「嘩人」(真係 搞到人嘩一聲的人)!要更改一個「名」的指示 性意義不是絕不可能,但在不重複權鬥之錯誤的 原則下,你要合理的指出該名的新指示性意義, 責任是在你身上哦。我們必需明白,無限開放的 「名」簡單來講是沒有內容的廢話。在這統合的 理解下,對於不相信耶穌是主基督的,我實在無 法稱之為基督徒。如甚麼UU(Unitarian Uni- versalism)基督徒,我真係接受唔到囉!
  • 15.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5 - 而對一些聲稱信仰主基督,但生活卻是「嘴砲主 導」的「便宜宗教模式」的(簡單講就係星期天 咪返自己堂口參與下崇拜團契、開口埋口主啊甚 麼甚麼、愛講那些多謝袮讓我大便come out(出 櫃)的「感恩見證」、不理解不理會身邊世界只 躲在四面牆中,而平日你卻見不到那愛神愛人的 一面的那些人),我也極懷疑他(們)到底是否 真Jesus follower(s)(聖經都話唔係叫主啊! 主啊!的都能「進天國」)。如上所說,信仰是 對生活有要求的,講嘅並非教條規律,而是你點 對待「鄰舍」。你講到天花龍鳳是沒用的,正如 一邊叫著耶穌愛你一邊向我揮拳一樣,最終我也 是由你的行為來了解、認識你。 基督徒常說「天國」,我不太以甚麼「在天的」 、「美麗的」、「白雪雪的」童話場景來理解, 我認為它不是一個「地方」,而是空間的一個「 狀態」!一個視人為人、視神為神、公平正義、 以心愛鄰的「共同生活狀態」。天國運動就是要 實踐「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當 神學家說天國是already but not yet,我們要 小心自己的怠惰會否變成虛偽,令天國在我們手 中變成了not ready and not yet! 信耶穌絕對唔係為咗「得水牛」(得永生)咁簡 單! 時間有限,寫住咁多先。 寬廣釋放的大公信仰 文:鍾曉芬 我都沒有看過那個舞台劇,老實說,對靈知派也 一知半解,這次莫名其妙被攻擊,實在覺得很擾 人。 我還是會稱自己是基督徒,無它,因為我在基督 教有經歷,這是我自己不能否定的東西。但我必 須說,這與SCM是真的有關,但我也覺得小時候 讀教會學校對我成為基督徒也是有關。以前常聽 其他基督徒說「看見耶穌」,我實在聽不懂也不 相信,但我第一次去SCM的國外活動(那時我只 認識SCM半年而已)時,有一刻我看著在開會的 SCM朋友,我心裡就說:耶穌不就在這兒嗎?很 實在的感到在地生活終於跟信仰連起來。我不是 在這推銷SCM有多好,但我想說SCM是一個大公 ecumenical的基督教團體,我相信的就是ecu- menical的基督教,只是透過SCM去認識和實踐。 那次回港後,我上教會崇拜去,還是會被一般對 聖經的了解和教會教導有影響,例如說,有一次 我和我媽不知道說到什麼生生死死的問題,我媽 叮囑我說:「就算你信什麼,我死了你一定一定 要給我拜拜上香,不然我在下面吃什麼?」那時 我真的會懷疑說聖經不是說不可以拜偶像嗎?? 不可以上香和拜拜呢……現在的我在SCM混了好 幾年當然是覺得ok啦!就是因為會愈來愈覺得 ecumenism真的很寬,了解更多後我愈釋放,現 在叫我拜拜上香都ok! 反正基督教裡面的宗派這麼多,宗派裡面又十分 多元,我只是覺得不管信什麼不信什麼,對於自 己感覺良好,不就好了嗎?有時候我都會覺得其 他宗教的概念也很好用,我就也相信緣呀!也有 想過搞不好這個世界原本就只有一個「宗教」/ 「信仰」,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演繹,就化身成 上帝呀耶穌呀佛呀黃大仙呀阿拉呀…… 先這樣,見面再補充!
  • 16. - 16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信仰反思 文:盧家怡 我沒有看該舞台劇,亦未曾與靈知派信徒討論過 信仰,所以對於今次事件,我只是從大家口中略 知一二,對於靈知派是什麼,大家討論過什麼題 目,我沒有很了解。以下是我對自己信仰的理 解,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你問我為何選擇這信仰,我覺得是因為我在 基督裡找到平安和盼望,都是一些個人經歷。我 覺得在人生低谷時,我的依靠是上帝,有時很理 性的去解釋這份感動,我亦覺得信仰經歷不需要 被justify。兒時我會想,我從哪裡來呢?生命 的起源是什麼?有什麼可以解釋到世上萬物的出 現?我相信造物者的存在,有人會問,造物者是 否一定就是我相信的那位上帝呢,但我就是相信 生命是來自上帝。 有時我會想,或者是因為我早期接觸基督教的機 會多,所以我才會相信它,其實有時我都懷疑 過,我一生有沒有機會與其他宗教相遇?曾經 跟其他宗教的朋友談信仰,大家信的對象是不同 的,但有某些理念是互相呼應的。有時我又會 想,基督教叫人行公義好憐憫和愛人如己,但其他宗教亦可能有同樣的元素,佛教徒一樣可以追 求公義人權,追求平等的理念,而且積極行動, 所以我會問自己,如果我一樣Buy這種精神,為何 我信的不是佛教呢?但其實各大宗教都可以有某 些共通的性質,但核心是不同的,而我相信的應 該就是那些核心,我覺得基督教對我而言,就是 說上帝/基督是生命的終極依靠,這點我覺得是 它跟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我覺得跨宗派/跨宗教對談是必要的,因為宗教 有很多人的元素,如文化、權力、解讀等。人的 知識和對世界的了解有限,批判和討論或者會令 大家明白更多。我又相信宗教應該是多元的,如 果世界上只有一種宗教,容易會有單一的價值 觀,有時我覺得宗教間的互相批判可能是一種權 力互相制衡。 我常問自己信什麼,有些基督教/神學的概念我 是不明白的,但信仰是不是需要明白了解所有概 念,覺得它們是valid的,才可以相信?信仰就是 有點超乎常理,亦不一定令人感覺良好,但你都 願意相信的。至於每個人憑什麼有這樣的信心, 又是另一個題目了。
  • 17.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7 - 對話交流,為要找尋信仰 文:胡天賜 在香港基督教圈子的信仰交流風氣淡薄,無論是跨 文化、跨宗派、跨宗教、甚至學科交流都好像不太 多。遇上這些交流,總有人感到摸不著頭而不知所 措。 印象中,自初期教會成立後,教會成長和分裂都是 同步進行,一千幾百多年來從未停止,教會千瘡 百孔。各人自有個人的信仰感動、理解和堅持。一 個人的信仰觀有時好像世界觀、美學、價值觀、政 治立場、愛惡等一樣沒有多大爭辯空間,誰也證明 不了對錯。然而物以類聚,人性是人喜歡與自己相 近的人相處,信仰群體通常內聚且排他。多年來基 督教憑本身的魅力有時也掌握了歷史機遇,得到政 權祝福成為國教,基督教社群整體持續在成長中分 化,分化中繼續增長,形成龐雜多元的信仰光譜。 今天的正統就是經達爾文式篩選的出勝者們,曾經 競爭慘烈到生死存亡之際,成王敗寇,失敗的不 是苟且偷生艱苦經營,就是成為離經叛道、異端 邪說的異教徒(有興趣可看電影《穹蒼下的女神 Agora》、《伊利沙伯Elizabeth》等,講述基督教 如何生根的歷史)。宗教歷史裡發生過太多水火不 容,誓要互相消滅的場面,信仰交流和合一運動便 更顯重要。 從生活經驗出發,愈多旅遊經驗的人就愈懂尊重和 接受文化差異。當基督徒也知道人家是在看見貼金 聖像畫背後代表的基督榮光,就不會大驚小怪指著 人家說不要拜偶像。要解決這些誤會,互相認識是 非常重要。 天主教有念經傳統。玫瑰經念珠有長短兩種,短的 54粒;長的是兩倍,共108粒,中間還加上幾粒分 隔珠。印象中無論舊約新約都好像較多講什麼什麼 祭禮、爭論靠行為或信心得救,頌經以乎鮮有提 及。然而印度教和佛教念珠也剛好是108粒成串,寓 意圓滿吉祥。一些考據就提議,天主教玫瑰經念珠 是來自十字軍東征時,看到印度教僧侶的修煉方法 啟發,他們發現用念珠頌經的體驗良好,便從印度 引入。有多少人介意這些方法太「印度」就無從稽 考。可是這些交流的效果令人意外,不論天主教、 正教、錫克教和穆斯林都有類似的頌經傳統。 別的宗派裡也許有你合適的信仰元素,提起勇氣參 觀一下別人的信仰天地也許有番新體驗。有時自己 的信仰,在別的信仰對照下更易顯明,畢竟就是太 多習以為常和自己漫不經心的細節。來一點互相認 識也許對信仰和知性上都有點益處。這樣的交流不 是人人受得住,畢竟,大公傳統(Ecumenicalism) 就是有這樣的胸襟。
  • 18. - 18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行動紀實 2012年9月-2013年3月 1.院校事工: 中大SCM活動包括:迎新夜(9月25日)、討論水 貨客現象(10月3日)、查經:同志/同性戀(10 月16日)、參加Queer Affirming Fellowship的 O’night(10月30日)、查經:同志/同性戀(2) (11月7日)、舉辦會員大會(1月29日)、邀得秦晞 輝分享題目基督教右派(3月6日)、查經水變酒(3 月21日)。 理大SCM活動包括:迎新晚會(10月3日)、查經: 耶穌有弟弟?!(10月9日)、查經:雅各書(10 月19日)、查經:抹大拉馬利亞(10月26日)、查 經:凱撒歸凱撒,上帝歸上帝?!(10月31日) 、查經:猶大出賣耶穌之謎(11月9日),於12月 17-21日舉行MEGA SALE展銷會,邀請社企、非牟 利團體擺檔售賣自製物品和出版書本等,約十幾 間機構參加。 2.九月繼續政治神學課程「從國民教育到政治神 學:香港本土政治神學如何可能?」,平均十人 出席,包括: 第4課:國家化過程:神學如何作為知識政治(9 月13日) 第5課:學校是公民社會嗎?教會又是公民社會 嗎?(9月20日) 第6課:我們信任教師,不信任制度(10月4日) 第7課:學‧民‧思‧潮──基督徒的學生運 動?(10月11日) 第8課:主體與神學反思──國民教育中的「閣 下」(10月18日) 第9課:基督徒的神學思考為何重要;國民教育 作為補習班?(10月25日) 結論:國家就是神的世俗化?ekklesia就是天國 降臨在地上?(11月1日) 3.繼政治神學課程後,開辦政治神學讀書組,包 括:11月16日第一種政治神學:Paul Tillich 〈基督教國家社會的崩潰〉,《當代政治神學 文選》,頁41-58。11月21日第二種政治神 學:Johan-Baptist Metz〈對耶穌基督的自由 之危險回憶:論教會在社會中的臨在〉,《歷史 社會中的信仰》,頁94-105。12月12日第三種 政治神學(I):Carl Schmitt Political Theol- ogy: Four Chapters of the concept of Sover- eignty(政治神學:主權四論)。 4.舉辦查經活動,包括:聖餐之由來?(11月19 日)、洗禮之由來?!(11月28日)、天國是什麼 (12月4日)、天國II--筵席的比喻(12月15日)、 所多瑪被滅因為同性戀?(1月18日)、查考羅馬 書一章:逆性的用處(2月1日)、查考使徒行傳5 章:「親男色」的問題在於……(3月1日)、召妓 老爺搞家嫂@奇趣聖經家庭系列(3月15日)、私自 留銀欺哄神和人的下場……(3月29日)。劍玲把 查經紀錄記下並於1月30日發表文章〈所多瑪被 滅因為同性戀?十二個對經文的創意解讀〉,刊 於普世頻道。 5.舉辦SCM新知舊雨系列,連繫老鬼與會員。邀 請友好楊穎仁分享「巴勒斯坦:基督徒必撐以色 列?」(12月12日)、邀請曾參加WSCF-AP交流訓 練的會員Kastie, Natalie, Nicole分享台灣、 斯里蘭卡體驗(1月7日)、邀請友好Aileen分享「 中環(的)價值與聯繫匯率」(2月13日年初四)。 之後劍玲獲台灣新竹SCM邀請,撰稿〈誰是我的 鄰舍?──以巴衝突中的好撒瑪利亞人〉並刊於 〈TCM月刊二月號〉,文章亦上載普世頻道。 6.舉辦「社會科學研習系列之正向心理學的功能 與限制」,研讀《失控的正向思考》,逐章讀書 滙報討論,第一次在3月14日舉行,15人出席。 7.邀得台灣女性主義神學家陳文珊,於3月3日主 講「還需要女性主義神學嗎?」文珊老師主要分 享有關修復式正義的概念,及其與女性主義神學 的關係,約15人參加。 8.於9月29日在實現會社舉辦《反抗就是罪名》 刑責新書會,陳可樂任主持,邀得受訪者泰歷、 王浩賢和訪問員Nicole Siu分享。書本預計於五 月出版。 9.舉辦禪行籌款,於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在 港島區金督馳馬徑舉行,為SCM籌務日常經費。 10.會員大會順利於11月18日舉行,二十多人出 席,並選出新一屆執委。 11. WSCF-AP亞太區執委於三月中來香港開會, 並於3月20日晚在九龍佑寧堂聚會,讓香港SCM友 好與亞太區執委交流。
  • 19.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 19 - 12.會員Kastie於12月7-13日參加WSCF-AP在斯里 蘭卡舉辦的Human Rights Program,分享文章見 本刊第4頁。 13.會員Nicole, Natalie, Phoebe於11月26-30 日到台灣,參加WSCF-AP舉辦的Women Doing Theology-North East Asia Progam,分享文章 見本刊第3頁。 14.EASY-NET活動:於2012年12月16日探訪俄羅 斯東正教會,約二十幾人參加;於2013年1月26 日(六)至1月27日(日)舉辦靈修體驗分享營,來 自不同宗派青年共17人參加。 15.SCM參加11月10日香港同志遊行2012,約十名 會員參加。 16.於1月1日參加元旦大遊行,呼籲梁振英下 台,並舉行流動論壇,題目「新年快樂 振英下 台 普選自主 平等香港」。 17.外傭團體舉辦Open Kitchen活動,SCM會員於 3月27日參加最後一次活動,認識外傭和聆聽他 們的故事。 18.團牧吳國偉獲邀出席9月21日80後社會大學第 9堂:靈性、宗教和社運,擔任講者。 19.團牧吳國偉於2月24日獲邀到藍田循道衛理教 會主日學分享題目「基督徒應否反對反性傾向歧 視立法諮詢」,出席人數達20人以上,討論反應 激烈,SCM成員亦有出席。 20.反對國民教育大型運動,SCM於911大專罷課 日發佈〈要求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聲明〉,在 政總大型集會之時SCM成員到場參與;獲實現會 社邀請,團牧吳國偉於9月6/7日佔領政總深夜書 堂(三)分享《基督教與民國知識份子》,劍玲則 於9月7/8日深夜讀堂(四)分享題目金庸武俠小說 中的國民教育。團牧吳國偉又於80後社會大學9 月14日特別課發言談國教。普世頻道則有以下文 章支持反國教:〈謊舟教育 vs 國民海盜?〉、 〈以德育校訓抵抗國民教育〉、〈社工與國民教 育的關係〉、〈教育主日反思──反國民教育、 非基運動與「中華的」基督教會〉。 21.支持碼頭罷工工人,SCM和春天教會於3月 31日到六號貨櫃碼頭探望工人,4月7日從維園 遊行到長江中心支持罷工,期間進行流動論 壇。Frankie和劍玲分別撰文〈葵涌碼頭的男人 煉成〉和〈碼頭工人和我的爸爸〉,刊於普世頻 道、時代論壇、主場新聞,Frankie文章更翻譯 成英文。亦有會員投稿〈將人視之為人的基督信 仰— 呼籲基督信徒奉獻支持罷工的碼頭工人〉 到普世頻道。 15 14 5 21
  • 20. - 20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通訊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of Hong Kong 地址:九龍旺角砵蘭街 280 號砵蘭街商業大廈 18 樓 1-2 室 電話:23843932 傳真:27823980 電郵:scmhk2007@gmail.com 本通訊承蒙世界傳道會/那打素基金贊助 文:吳麗燕 12月8日,星期六。我代表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到立 法會就新界東北規劃發言。這是我第一次到立法會 發言,更是代表香港學生基督徒運動,表達本會的 意見,心情難免緊張。雖然上星期日特意到打鼓嶺 參加由非原居民作導遊的導賞團,亦參考了新聞資 料及時事節目,但心知道自己的了解仍很有限。而 且,我們只是社會上微小的一群,地位、聲音也很 微小。雖然如此,但我相信我們的力量是強大,因 為我們是拿著公義的盾牌、愛心的寶劍。 開始發言的是一些較有份量的組織,然後就是一批 專業的人士,最後就是個別人士如村民。開始發言 時,大家都很「理性」地論及排污水的問題、規劃 的問題、城市發展的問題。然後就到我了,眼見自 己的講稿沒有一些很「專業」、「體面」的字眼, 一時語梗,不斷「食螺絲」。但當說到自己感想的 時候,然後想起當日村民的不捨、無助的臉,勇氣 就突然湧起,擲地有聲地講出自己的感想。 在這件事上,我不是憑著自己的說話技巧去說服 人,不是因為有充足的預備,而是當我們知道曉得 真理、公義、愛心的時候,我們的力量就不再微 小,因為我們是披帶基督的。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 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 前書四:12) 立法會發言後有感